谭竹青
目录
中文名称 | 谭竹青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 | 出生地 | 吉林 长春 |
出生日期 | 1931年5月 | 逝世日期 | 2005年12月3日 |
主要成就
|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 | 职业 | 社区工作者 |
谭竹青同志是
1948年8月至1956年8月 历任原长春市郊区大屯镇妇女主任,西新乡副乡长、妇女主任;
1956年9月至1957年9月 任长春市朝阳区重庆街道第二居民委员会主任;
1957年10月至1979年2月 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第十居民委员会主任;
1979年2月至2000年2月 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第十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主任;
2000年3月起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谭竹青同志曾兼任中华全国民事调解协会副会长。
谭竹青从事居委会工作50多年,始终坚持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居民群众解难,时时处处心系群众,带领社区干部群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努力发展社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她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先后创办了鞋厂、商店、印刷厂等十几个企业,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幼儿园、卫生服务站等服务场所,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组织开发建设居民住宅楼,拆除棚户区,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把委内街、巷、胡同全部修成了柏油路,方便了居民出行,使东站十委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上世纪80年代初,她拿出自己的微薄积蓄创办社区服务网点。为解决社区居民孩子入托,她无偿把自家住房拆掉一半扩建幼儿园。十几年来,她把政府发给自己的10多万元奖金全部用于社区建设和扶贫帮困,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26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和奖项。
她初来社区时,这里是著名的"老、旧、散"棚户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
她去世时,这里已是栋栋高楼、片片绿地,创办企业17家,年产值达2000万元;
她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呼为谭姨、老妈、谭奶奶……
她的一生获得荣誉170余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5项;
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小巷总理"的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原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的长春,乍暖还寒。在长春市档案局办公室副主任孙伯超和长春市二道区档案局局长
多年来,谭竹青同志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她获得的荣誉称号:
国家级15项:
1995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9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5年11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孺子牛"奖;
1997年12月被评为"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
1989年3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1999年5月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1997年3月被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
1989年荣获司法部一等功;
1988年荣获公安部三等功;
2000年12月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志愿者;
2002年9月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
2004年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
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省、市级荣誉称号160多项(次)。
谭竹青同志是吉林省第六次、七次党代会代表,吉林省第七届、八届、九届人大代表;长春市第八次、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长春市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她,50年情系居民;
她,拥有170项荣誉;
她,被人民誉为"小巷总理";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谭竹青
谭竹青是迄今为止全国社区工作领域中唯一荣获"社区工作者楷模"殊荣的优秀干部。谭竹青的一生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既然选择、无怨无悔"的执著追求。
谭竹青是吉林省长春市人,1931年生,小学文化程度,生前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曾任长春市郊区大屯镇妇女主任,西新乡副乡长、妇女主任,从1956年起,开始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工作。
谭竹青在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工作长达48年。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劲吹,当看到社区居民买早餐排长队的情景时,谭竹青决定发展委办经济。没有资金,谭竹青就把家里仅有的450元积蓄拿出来。为了节约每一分钱,谭竹青带领委里的老干部自己干。他们拉着手推车起早贪黑,走街串巷捡砖头,到河里挖沙子,办起了十委社区第一个买卖--"如意小吃部"。此后,谭竹青带领大家又先后办起了服装厂、制鞋厂、印刷厂、皮革加工厂等大小17个企业,不仅没向国家要一分钱,没向银行贷一笔款,而且还向国家交纳税金几百万元。应得的奖金,谭竹青一分也不拿,全部用在十委社区发展经济和救济困难户上。
上世纪80年代初,十委社区附近还没有一家幼儿园,无人看管的小孩就只能在街道上玩耍打闹,谭竹青看不得孩子们受苦,立即找人设计幼儿园的图纸。然而实地选址测量时,正好需要拆掉她家的半间房,谭竹青家25平方米的房子被拆掉了一半。1984年,十委社区的第一个幼儿园建起来了。1987年,在谭竹青的努力下,长春市第一家由居委会开办的养老院落户在十委社区,解决了孤寡老人生活照顾难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63岁的谭竹青开始为十委社区建房四处奔走。1994年,十委社区被列入棚户区的改造名单。到2005年,已经有近4000户居民住上了新楼房。谭竹青一家随最后一批回迁居民搬入新居。
谭竹青用"燕子垒窝"的精神,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一步步改变着十委社区的面貌。拆除棚户区、修路、种草、栽树、修花坛、盖凉亭,建起社区服务中心、昔日"都市里的村庄"彻底改变了模样。
谭竹青始终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谭竹青所在的十委社区居民中有90%以上都是贫困人群,下岗职工多,接受低保救济的人多。在这种状况下,谭竹青竭尽所能,举办了美容理发、服装裁剪、家政、烹调等培训班,使下岗职工掌握一技之长,在努力拓宽街委企业、社区服务网点等就业渠道的同时,她还鼓励下岗职工自创事业,生产自救,先后安置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使社区居民"虽下岗,不失业",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谭竹青视社区居民为亲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家长里短她调解,贫困人群她接济,失足青年她帮教……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谭竹青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人,被人们亲切誉为"小巷总理"。几十年来,谭竹青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十委社区的居民,有的居民在单位分了新房却不愿意搬走,有搬走的又搬了回来,甚至有不少外区居民专门到十委买房子。
2005年12月3日,谭竹青不幸病逝。长春市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自发为她送行。谭竹青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孺子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170多项称号。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