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珍珠
目录
台风珍珠(Chanchu,菲律宾称Caloy,国际编号:0601,JTWC编号: 02W)是06年首个命名的
热带扰动于2006年5月8日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海面形成,向西北移动。5月8日下午9时(世界时,下同)
由于珍珠吹袭菲律宾及中国南部,造成不少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举行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珍珠退役。
2007年2月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举办
由于台风珍珠在5月15日进入南中国海,香港天文台、澳门气象台及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各市气象台均于当晚发出戒备信号,以提醒公众台风所造成的影响。
台风珍珠于香港时间5月15日进入800公里之警戒范围,香港天文台于晚上9时40分发出
珍珠在5月10-12日吹袭菲律宾,造成至少41人死亡,经济损失约1,900,000美元。在中部马斯巴特省对开海域一艘停在岸边的渡轮被浪打沉,最少21人死亡,大部分死者是渡轮乘客,另外18人获救。
在Bicol省,强风水浸带来的房屋倒塌令300家庭无家可归。另在南莱特省索戈的六村庄共1,000人被山泥围困,幸无伤亡。在民都洛岛,台风在5月13日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并造成缺堤,四个村庄淹浸,水深及腰。
此外一邮轮于因大风在塔布拉斯海峡湾附近下锚,但却被大浪及大风把船吹至搁浅。珍珠在菲律宾共造成至少600间房屋倒塌,超过3,500间房屋损毁。
5月17日上午,在海南岛以南约160海里(300公里)上共11艘渔船经过南海时被风浪打沉,298名渔民失踪(分别为广南蚬港176人;广南省籍95人;广义省籍27人),已证实37人死亡,中国驻越南大使胡乾文5月21日指出,中国方面救起约330名船员。由于越南国家气象中心没提出警告说台风会转向,社会大众跟死亡渔民家属都指责气象中心。
当地人称外国众多气象台皆警告台风要转向,只有越南坚称不转向引致灾难;面对指责之下,越南天然资源及环境部于5月30日把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开除并由一名在俄罗斯受训之气象预报员接替。
随着珍珠在5月15日晚上进香港800公里警戒范围,香港天文台在5月15日晚上9时40分发出本年度首个一号戒备讯号,当时珍珠位于香港以南约750公里。
香港的天气随着珍珠的移近而变得不稳定,风势亦逐步增强。5月16日晚上,离岸地区及高地的风力已达至强风的水平。当时,香港天文台并未有发出三号强风讯号,只表示只会考虑在5月17日早上发出三号强风讯号。
5月17日早上7时15分,香港天文台发出三号强风讯号。随着珍珠移近,离岸地区风力进一步增强,市区风力亦不断增强,间中阵风达至强风的水平。而珍珠的外围雨带亦开始为香港带来狂风骤雨。同日晚上,香港风力开始减弱。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讯号,取代三号强风讯号。在5月18日清晨,珍珠已远离香港,香港天气亦好转,香港天文台在上午4时4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讯号。
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强台风“珍珠”在汕头澄海和潮州饶平之间登陆,对汕头市共造成八人死亡其中两名为儿童,两名老人受伤(报道),其中潮南区红场镇红场镇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冲垮三间房屋,救出五名民众,其中一人当场死亡,二人抢救无效死亡。一人受伤仍在医院救治。在通往揭阳之间的北郊公园附近,192座平房出现水浸,水深达1.6米,近3000户共6000多人被困,当局紧急抽调500名官兵疏散居民。共计广东撤离居民32.7万余人;在南澳,数十艘渔船被暴风刮倒。风灾致经济损失25亿5900万元人民币,全市共886,700户受停电影响,至5月20日仍有小部分用户未恢复供电。
5月18日凌晨四时半左右,闽南云霄县和平乡半岭村山体滑坡,两栋房屋倒塌,共8人死亡4人失踪,同日10时50分,漳州市诏安县官陂镇马坑村一山体塌下,造成一排民居倒塌,5人死亡多人受伤。几乎同时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一山体滑坡致房屋压塌,两名女孩死亡。台风合共造成20人死亡、4人失踪、18人受伤。 据省防汛办18日15时初步统计,全省60个县市、425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7亿3000万元人民币,受灾人口3,155,000人,倒塌房屋9,600间,撤离居民709,000人。
5月16日8时~5月18日14时在赣州、抚州两市有20个县市雨量超过50毫米,会昌、瑞金、安远等地雨量超过100毫米,以会昌133.8毫米最大。
没有造成死亡的严重灾情传出,只有1人受轻伤。农作物损失则惨重;台湾农粮署截至5月18日上午11时统计,受害面积约391公顷,损害程度35%,换算为无收获面积是137公顷,损失金额约19,097,000元新台币。受害较多包括高雄县、花莲县及澎湖县。受害农作物主要是西瓜、水稻、芒果及番石榴。受到珍珠影响,中央气象局于5月16日17时30分发出海上台风警报,并于翌日2时30分加发陆上台风警报,随珍珠远离,中央气象局于5月18日17时30分取消所有台风警报。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