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在该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该书是情感伦理学的早期代表作,对现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有重要影响。

目录

《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全书共计7篇,对人类丰富多彩的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译者序第一章 论合宜感
告读者第一节 同情感
第二节 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节 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第四节 续前节
第五节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论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节 论源自身体的感情
第二节 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第三节 论不和乐的感情
第四节 论和乐的感情
第五节 论自爱的感情
第三章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第一节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第二节 论雄心壮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别
第三节 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
第二篇 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第三篇 论我们品评自己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并论义务感
第一章 论功过感第一节 论自许与自责的原理
引言第二节 论喜欢受到赞美及喜欢值得赞美;并论害怕受到谴责及害怕应受谴责
第一节 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对象,似乎都该受奖赏;同样的,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对象,似乎都该受惩罚第三节 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第二节 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第四节 论自欺的性质,并论概括性规则的起源与应用
第三节 如果施惠者的行为未获赞许,则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会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动机未受谴责,则受害者的怨恨便不会有人同情第五节 论概括性道德规则的影响与权威,以及这些规则应当被视为神的法律
第四节 前几节的要点重述第六节 在哪些情况下,义务感应当是我们唯一的行为原则,以及在哪些情况下,它应当获得其他动机的赞许
第五节 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这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节 论正义感、自责感,并论功劳感
第三节 论自然女神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效用
第三章 论运气如何影响人类对于行为功过的感觉
引言
第一节 论运气所以有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论运气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节 论这种感觉出轨的终极原因
第四篇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影响第五篇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赞许与谴责等情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所有工艺品的美,并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第一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美丑概念的影响
第二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并论这种美在何等程度内可以被视为赞许该性格或行为的一个根本要素第二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篇 论好品格第七篇 论道德哲学体系
引言第一章 论道德情感的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其自身幸福的那一面,或论审慎第二章 论各种说明美德之性质的学说
第二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他人幸福的那一面引言
引言第一节 论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一节 论

时代背景

0
《道德情操论》是应运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对

中文译本

翻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国富论》《国富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近代经济学家伦理学家,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发展经验,建构了近代最主要的经济学体系,并就经济与伦理关系提出了创见。亚当·斯密终身未娶,以教学为生,毕生仅完成两部著作:《国富论》(1776)与《道德情操论》(1759)。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埔站    下一篇 葛长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