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勘探总面积256万平方米。通过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东汉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东汉陵园遗址布局也逐渐明晰。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这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2018年4月10日,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入选“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录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项目负责人:严辉 张鸿亮

东汉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均位于河南洛阳境内,分布于邙山和洛南两个陵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勘探总面积256万平方米。已经对七座帝陵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并对朱仓722#、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共计约14000平方米。通过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东汉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东汉陵园遗址布局也逐渐明晰。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文献中记载“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陵园诸要素与考古发现初步对应。通过以上对东汉帝陵的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8年4月10日,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入选“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发掘

东汉王朝共有12座帝陵,除献帝禅陵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其余11座帝陵均位于河南洛阳境内。东汉陵区分为邙山和洛南两个陵区。北陵区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南陵区位于今洛阳市伊滨区、偃师市境内。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并对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朱仓722#、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共计约14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获。

截至目前,勘探总面积256万平方米,已经进行考古勘探工作的帝陵共七座,分别是: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刘家井大冢、朱仓722#、朱仓707#、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在帝陵封土周边发现了大面积的陵园建筑基址。建筑基址规模宏大,集中分布在封土东侧或东北侧。

考古收获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

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西部,地处邙山陵区内。陵园平面略呈方形,边长420米,四周有夯土基槽环绕。陵冢位于陵园的中西部,原始封土呈圆形,直径约136米。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墓道长50、宽8.8~10.4米,墓室东西长28.8、南北宽25米。陵园建筑主要分布于封土东、南部。结合勘探与发掘情况,基本可以确认存在内、外两重陵园。内陵园包括帝陵封土、封土东侧的1号台基建筑单元与封土南侧的建筑单元。外陵园位于内陵园东侧偏北,主要包括2号、3号台基,1号、2号院落建筑单元。针对内、外陵园“垣墙”关键部位进行发掘、解剖,均仅发现夯土基槽而未见墙体。在内陵园东侧发现一处门址,门宽约24.2米,折合汉尺约100尺。

朱仓M722陵园遗址1号台基全景(由南向北)朱仓M722陵园遗址1号台基全景(由南向北)

1号台基建筑单元:建筑单元整体布局略呈方形,南部为夯土台基,台基北侧外围一周为廊道,中间区域为天井。建筑单元东西隔墙间距60.9、北隔墙至台基南缘散水约59.9米。夯土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31.7米。台基南缘东、西对称分布有两处通道,西侧漫道、东侧阶道。台基西缘偏南有一阶道,空心砖踏步。台基北侧、东侧廊道外沿发现有排水设施。

2号台基建筑单元:建筑单元整体布局呈长方形,中心为夯土台基,外围一周为廊道,中间区域为天井。建筑单元东西隔墙间距65.2、南北隔墙复原约57.6米。夯土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1、南北宽23.4米。台基中心东北角残留3个大型柱础坑。台基东、西两侧正中为主门道,分3级阶道,近台基向南北设有空心砖踏步可通至台基上,门道中部有东西向隔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台基北缘偏东设漫道,斜坡状,宽3.7米。台基南缘推测对称分布有东、西两处通道。外围设廊道铺设素面方砖,外沿有卵石散水。西侧南部廊道有门址与1号台基建筑群相通,东侧北部廊道有门址与1号院落相通。台基北侧、西侧廊道外沿发现有排水设施。

朱仓M722陵园遗址祭祀坑牛骨(由西向东)朱仓M722陵园遗址祭祀坑牛骨(由西向东)

3号台基建筑单元:建筑单元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北侧为夯土台基,南侧为天井,环以廊道。建筑单元东西隔墙间距56、南北隔墙复原间距约48米。夯土台基与2号台基北半部相对分布,其北隔墙与2号台基北散水外沿水平,平面长方形,台基东西长约56、南北宽11.4米,东、西、北三面有夯土隔墙。北墙柱础石间距4.1米。台基南侧外沿有廊道。南侧天井铺设条形大砖,中间有南北向隔墙,分东西两部分。台基北侧、东侧、南侧东部廊道外沿发现有排水设施。

1号院落单元:平面南北呈长方形,东、西两排房屋对称分布,中间为天井。发掘长32、宽21.1米。院落封闭式,南部有1东西向门道与2号台基建筑群西侧廊道相通。房间一般面阔4.1、进深5米。屋内方砖铺地,墙体涂有白灰,一些房间地砖下埋设陶瓮,数量1~3个不等。

朱仓M722 陵园遗址出土板瓦、筒瓦戳印、刻字朱仓M722 陵园遗址出土板瓦、筒瓦戳印、刻字

2号院落单元:位于3号台基北侧、紧邻1号院落东侧。保存较差,为一处小型的院落,平面呈“回”字形,一周为廊房,中间为天井。东西长约35、宽16米。院落西侧有南北向门址,向南与环绕3号台基北侧外沿的廊道相通,门为双扇,总宽4.4米。天井内有方形渗坑1处,砖筑,宽1.2米。向南有陶质五边形管道与3号台基北侧排水沟相通,水势流向由北向南。从临近封土的1号台基,至2号台基、3号台基、1号院落、2号院落,各建筑单元的地面(均参考廊道)水平落差依次递减,最高达1.78米。

其他遗迹:在封土南侧发现一组建筑,主要发掘为其东侧建筑基址,保存较差,仅存夯土墙基槽,可形成多组闭合的小型院落。在3号台基南墙外发现窑址,应为陵园建造时期临时修建,平面呈马蹄形,东西长6.3、南北宽2.8米。从规模看可能主要烧制一些小型建筑材料。窑废弃后可能用作灰坑,内填埋有大量狗骨。发现祭祀坑1座,位于3号台基南墙以南区域,即内陵园东门外,坑内发现牛骨一具。

遗址出土遗物主要有绳纹筒、板瓦,卷云纹瓦当,空心砖、方砖、条形砖等建筑材料,其中筒瓦、板瓦有戳印“南甄官瓦”;日用陶器有盆、罐、碗等,以及各种铁质兵器,如戟、蒺藜、镞等。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属洛南陵区。遗址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属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域的北端。墓冢编号1030#,位于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墓冢封土已被夷平,原始封土直径约125米,墓道宽10米。

截至目前,白草坡村东汉陵园勘探总面积1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陵园由内外陵园组成,在封土东侧和北侧发现有环绕内陵园的道路。在封土东侧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平面近方形,边长约80米。在封土东北侧,发现两组建筑基址群,周围有夯土垣墙环绕,垣墙内侧有排水渠。另外,在封土北侧,发现排列规律的灶共计50余个,初步推测与建造陵园有关。

目前的发掘工作主要针对封土北侧的夯土建筑、道路和灶坑等遗迹,内陵园北侧道路宽约7.4米。在道路南侧,封土正北方向发现一组东西对称的夯土台基,东西长8米,南北宽度4.5米。两座夯土台基之间的间距为20米,有可能是陵园的阙台遗迹。

发现意义

东汉时期陵寝制度一直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上述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一,确认了东汉时期帝陵陵园的总体布局。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

第二,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直径多在130米以上,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长50、宽9米以上,且内收多级台阶,墓室为方形甲字形回廊墓。

第三,文献中记载的东汉帝陵陵园诸要素初步确认。帝陵封土东侧、南侧各有一处以夯土台基。东侧夯土台基整体夯筑,形制为内外陵园中最大,应为文献中记载的“石殿”。封土南侧建筑单元则由大面积排列有序的近方形夯土墩和夯土墙组成,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钟虡”。外陵园位于内陵园东部或东北部,一般由三组建筑单元组成。东部紧邻“石殿”分布的大型夯土台基应为“寝殿”;“寝殿”东部或北部的院落建筑则为“园省”;在“寝殿”与“园省”的北部的院落遗址,可能为“园寺吏舍”。内外陵园的建筑遗址,除主体建筑外,还附属有大量的廊房、天井、给水排水设施等遗迹。各建筑遗址之间相对独立、但又有通道相连接。

通过以上对东汉帝陵的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对东汉帝陵的形制及陵园布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重案组第一季    下一篇 大上清宫遗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