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贵屿双忠信俗

潮汕地区每年农历正二月,几乎所有乡村都会举办游神赛会活动,以“闹热”的方式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潮阳区贵屿镇,他们在长街上搭起木棚架,展览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作品,以独特的方式“赛文化”,这种传统民俗活动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贵屿双忠信俗”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往观看。

目录

贵屿双忠信俗文化始于明

“艺苑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这便是清《潮阳县志》对“街路棚”的生动写照。陈林耀告诉记者,宋代河南睢阳(今商丘市)百姓为纪念忠烈殉国的唐代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而修建“双忠”祠庙,由此而形成“双忠”信俗,在山西、湖北、湖南、福建、江西、江苏等地广为流传。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宋熙宁十年(1077)贵屿修建祭张巡、许远的祠庙“双忠古庙”、“双忠行祠”,并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教忠”祠祭活动——“双忠祭典”。明嘉靖以后,民间游神赛会形成规模,此类祈福文化内涵丰富,保存完整,传承至今以贵屿双忠信俗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 

据史料记载,粤东大多数居民是宋末后才陆续从中原地区迁移至此。古代的贵屿僻处偏隅,是荒蛮之地,那时文化落后,民俗鄙陋。为在此安居,当地人开始传播一种有所寄托的信仰。于是,从宋末,贵屿就开始修建“双忠古庙”、“双忠行祠”,逐渐形成当地的一种“文化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贵屿“街路棚”活动中断。1989年,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及海内外乡亲共同努力下,“街路棚”得以恢复。每年,许多慕名到此的游人,莫不为如此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展示而赞叹不已。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曾以“中华民俗文化一绝”作专题推介传播。“祈福扬善、劝善,这是最朴素的祈福。”陈林耀表示,贵屿双忠信俗活动中并无秘不示人的图腾崇拜,其核质是在游神赛会中的审美寻味,更主要的是一种族群在祈福中的情感波澜。

传承意义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仅存的明隆庆年间书法条幅内容及清代乾隆年间的美术作品来分析,贵屿街路棚书画原始功能是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忠”和“义”,内容和形式都是教育百姓官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多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贵屿街路棚理事会成员不遗余力地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佐证等,多次开展文化交流研讨会,为保护好先辈流传下来的书画精品,甚至将自家屋宅作为临时仓库而无半句怨言。2015年初,贵屿镇镇政府划拨2000多平方米,华美居委会出资110多万元,在当地修建贵屿双忠信俗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认为,贵屿双忠信俗是全民参与、社团主动、各家各户争相捐资、集体传承而形成规模的。它是粤东历史悠久、广大民众崇奉的群众性活动,它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今,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又被赋予更多新的内容,贵屿人借助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接受鲜活的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使贵屿双忠信俗更具鲜明的特色和风采。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宁波效实中学    下一篇 红花沟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