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镇沂山祭仪
2014年11月,“东镇沂山祭仪”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录
东镇沂山祭仪,是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的“望秩之礼”。商周之前,祭祀时间为阴历二月,隋唐以后为阴历的“立春”。民国以后,帝王的“望秩之礼”,演变为大型的民间沂山祭祀典仪表演,时间为阴历四月初八。
沂山又名东泰山,古称“海岳”(见《明史》)、“神岳”(见《齐都赋》),素享“五镇之首”之美誉。它是泰沂山脉的东主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南部,是沂河、汶河、沭河、弥河的发源地,也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最先登封东泰山(即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为重镇,禹时即祭祀沂山。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对沂山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凡遇大典,如皇帝登基,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或亲率众臣,或派遣重臣祭祀东方神祗,对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东海依次致祭。沂山遗历代御碑共16幢,代祀碑共200幢。
民国建立,帝制取消后,沂山祭仪继续举行,转由沂山东镇庙的道人主持祭祀。1966年至1978年,因政治原因一度中断。1979年以来,由沂山风景区管委会主持祭祀,主要仪程有:击鼓鸣钟、献供三牲、祭酒、敬献花篮、敬香、宣读祭文、行三叩礼、乐舞告祭。
沂山祭仪,经历了图腾崇拜、山形祭祀、山镇祭祀、封禅行典、岳镇海渎祭祀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透露出不同的文化信息,对传承、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镇山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对当时的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生产生活乃至凝聚人心、稳定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发掘、传承沂山祭祀文化,对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民族文化寻根以及当代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