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5年。该书由序言、愚人船、大禁闭、疯人、激情与谵妄、疯癫诸像、医生与病人、大恐惧、新的划分、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组成。福柯通过疯癫命运的变化对启蒙进行了批判,对理性进行了批判,对机构体制进行了批判,对精神病学也进行了批判。

目录

《疯癫与文明》《疯癫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展现了被理性敬畏、扭曲、展现、审判的疯癫。

序言

第一章 “愚人船”

第二章 大禁闭

第三章 疯人

第四章 激情与谵妄

第五章 疯癫诸相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

第七章 大恐惧

第八章 新的划分

第九章 精神病院的诞生

结论

成书历程

1961年,福柯在巴黎大学(索邦)通过哲学博士论文答辩。按照当时法国的制度,博士论文必须出版后才能进行答辩。因此,论文在当年已先由巴黎普隆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 et déraison: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1964年,该书出版了缩写本。

1965年,该书的英译本出版。英译本基本上依据的是缩写本,但是由福柯补充了一些内容,主要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望的超越》缩写的《激情与谵妄》。书名也改为《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主要思想

插图插图
  福柯指出,疯癫与理性的对立和分裂不是天然的,而是近代社会产生的特殊现象。他将疯癫与理性的关系史追溯至中世纪对麻风病的排斥。在中世纪,疯癫并不与理性处于截然对立的位置。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待疯癫的态度还是嗳昧的。而且,在故事和道德寓言中,在学术作品、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疯癫都成为中心意象。疯癫是启示性的,人们正是借助疯癫,表达了对凶兆和秘密的直觉性领悟。人们只是将疯癫看做是最大的弱点,但没有危险,它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但在古典时期,人们把疯癫看成一种需要用禁闭来对付的破坏力量和威胁。福柯将1656年建立的巴黎总医院,作为古典时代对待疯癫的一个标志性记号。巴黎总医院不是一个医疗机构,而是种“治安”手段,禁闭表现出的是伦理和道德维度。被禁闭,不是因为它的非理性,而是因为它的反劳作与非道德。禁闭所的出现,正是古典时期资产阶级美德憧憬的流露。在此,道德被视作理想、律令,禁闭正是用暴力压制那些反道德的社会因素,用劳动让他们的道德升华,重获拯救。而且,疯癫者被展示、被参观、被表演,疯癫丑闻成为公开的娱乐与注意的焦点,疯子被视作是动物而不是病人,疯子的发作被认为是动物兽性的狂吼,因而,驾驭疯癫只能靠纪律或残忍。

到了18世纪末,人们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禁闭提出了批判,但批判并没有解除禁闭,反而使精神病院的禁闭进一步制度化。在精神病院里,医生借用科学面具使自己成为最重要的角色,对病人具有家长和法官的权威。福柯集中地分析了图克和皮内尔建立的精神病院。在

《疯癫与文明》虽是福柯早期的代表作,但潜伏着他日后众多的主题种子,尤其是生存美学问题。生活作为一件艺术品,既是福柯在古希腊人那里发现和探讨的主题,同时又是他践行的理想。福柯对“疯癫”历史的考察,就力图表明制度化和道德化的阴郁、压制本性,疯癫遭到的正是制度化和道德化的双重束缚。该书最终敲响了西方社会禁闭的丧钟。

社会评价

法国哲学家

福柯福柯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人,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之一, “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他对人类知识历史所做的“考古学”研穷,影响了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

他于1961年获博士学位,并写出《疯癫与文明》,以后陆续出版《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重要著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毛脩之    下一篇 闭嘴! 花美男乐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