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赠别何邕

《赠别何邕》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选自(《全唐诗》第226卷第093首)。《诗法家数》曾将送别赠行的诗,归纳如下的作法:“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於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以此比对本诗,即见各联均相符合。首联起语沉着。“论交”处著一“地”字,即指京师。说往时在长安结交的朋友,此间难得一人。已含末句意。领联承上,作十字句,“悲君”二字贯下。说何君随燕雀而走风尘。我更孤寂。颈联羡邕还京。说君经绵谷循汉水而北归长安,我却在沱江背秦而留蜀中。尾联总结。说君到五陵,为我寄语春光。言外之意是故国之思,亦话之无情花鸟,词悲意切。

目录

《赠别何邕》唐杜甫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作品译文

生死交情,既难多得,何又随燕雀而走风尘,更觉孤寂矣。绵谷通汉,邕可至京。沱江背秦,己犹滞蜀也。长安不见,而欲传语春光,公思乡之意切矣

作品鉴赏

《赠别何邕》之“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何邕曾任绵谷县尉,此时将赴长安,绵谷地处嘉陵江上游,“通汉”意为通向汉地,暗指何邕赴京;沱江流经成都东部,此时作者客居成都,沱江南流入长江,故云“不向秦”。两句字面上叙述地理,实为表达对何邕赴京的羡慕,和自己不得归京的遗憾。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杜甫画像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塞北兔    下一篇 SWM斯威G01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