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英文名:Nagoya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なごやだいがく),简称名大(めいだい),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日本中部地区最高学府,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该校创办于1871年,于1939年被命名为“名古屋帝国大学”,为二战结束前日本国内七所帝国大学之一。二战后的1947年正式更名为“名古屋大学”。2004年4月,成立为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该校现拥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科、3个研究所、2所全国共同利用共同研究基地、29处校内共同教育研究设施。作为日本最年轻的旧帝国大学,从设立至今,名古屋大学一直处于日本国内一流级别学府的地位,同时也是亚太顶尖大学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RU11学术恳谈会、八大学工学系联合会、领先研究生院计划、21世纪学术联盟等著名学术组织的成员大学。截至2014年,该校已诞生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位沃尔夫奖得主,其中包括4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2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日本学术界成绩斐然。“多样与包容,对年轻人的信任,以及心无芥蒂地促进青年人成长”是该校一如既往的传统。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名大位居全球第72位、日本第3位 ,其中物理学排名世界第17,亚洲第2、理学世界第35,亚洲第3、化学世界第34,亚洲第4;在2017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15位,日本第6位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目录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诞生时期

1871年(明治4年):名古屋县临时医院 临时医学校成立;

1872年(明治5年):义务医院设立;

1873年(明治6年):临时医院 医学讲习场设立;

1875年(明治8年):爱知县医院设立;

1876年(明治9年):公立医学讲习场 公立医学所设立;

1878年(明治11年):更名为公立医学校;

1881年(明治14年):更名为爱知医学校;

1901年(明治34年):更名为爱知县立医学校;

1903年(明治36年):更名为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

1908年(明治41年):第八高级中学设立;

1920年(大正9年):根据大学法的规定,更名为爱知医科大学;

1931年(昭和6年):移转成为国立学校并更名为名古屋医科大学。

·帝国大学(旧制大学)时期

1939年(昭和14年):名古屋帝国大学创立;

1942年(昭和17年):理工学部分割成理学部与工学部;

1943年(昭和18年):名古屋帝国大学航空医学研究所设立(1946年废除);

1944年(昭和19年):名古屋工业经营专门学校(1946年废除),名古屋经济专门学校、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学 专门部设立;

1945年(昭和20年):冈崎高等师范学校设立;

1946年(昭和21年):名古屋帝国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设立;

1947年(昭和22年):更名为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设立;

1948年(昭和23年):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法经学部设立。

·新制大学时期

1949年(昭和24年):合并了医专部、八高、名古屋经济专科学校、冈崎高等师范学校。以文、教育、法经、 理、医、工6大学部和环境医学研究所为基础的新制名古屋大学产生;

1950年(昭和25年):法经学部被分离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

1951年(昭和26年):农学部设立;

1953年(昭和28年):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6个研究科设立;

1955年(昭和30年):医学、农学研究科设立;

1960年丰田讲堂竣工(丰田汽车捐赠、桢文彦设计)。

1961年(昭和36年):等离子体研究所设设立(1989年废除);

1963年(昭和38年):教养学部设立(1993年废除);

1971年(昭和46年):大型计算机中心设立(2002年废除);

1973年(昭和48年):水圈科学研究所设立;

1977年(昭和52年):名古屋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设立(2001年废除);

1990年(平成2年):空电研究所改组为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1991年(平成3年):大学院国际开发研究科设立;

1992年(平成4年):大学院人间情报学研究科设立(2003年废除);

1993年(平成5年):情报文化学部设立,水圏科学研究所改组为大气水圏科学研究所;

1995年(平成7年):大学院多元数理科学研究科设立;

1997年(平成9年):大学院农学研究科改称为大学院生命农学研究科;

1998年(平成10年):大学院国际语言文化研究科设立;

2000年(平成12年):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改称为大学院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

2001年野依良治教授(现为特别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平成14年):情报连协基础中心设立,大学院医学研究科改称为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

2003年(平成15年):大学院情报科学研究科设立。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国立大学法人时期

2004年(平成16年):改为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实务法曹养成专业(法科大学院)设立;

2005年生态社会科学研究科设立;

2006年(平成18年):生态科学研究所设立;

2008年名古屋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毕业生,下村修博士(1960年毕业)在美国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FP)。

名古屋大学的理学博士毕业生,益川敏英博士(1962年毕业)与小林诚博士(1972年毕业)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获奖原因:小林-益川理论 。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院系简介

截止2014年,名古屋大学拥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科、3个研究所、2所全国共同利用设施、29处校内共同教育研究设施。教职员工33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有1167人),学生16610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生共6374人) 。

文学研究科/文学部

专业:人文学各专业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共有11个专业,文学部共有12个专业。通过各种方法和角度探索人性 。

本质是该学部追求的目标。其在人文学科领域中有优良的研究成果,毕业生们大都在日本中部地区的教育、文化、新闻等行业大显身手。

在各种研究项目中跨学科研究日益增加,全球化的倾向在研究和教育领域里不断地增强。文学部改变了旧有体系,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增强学科间的联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学生们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各自的研究计划。每名学生都将带着个人研究题目被分配到各个专业,并将由专属老师指导。

通过完成论文课题,每名学生都将会熟知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充分地获得面对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各种技巧。

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教育学部

大学院专业:教育科学、心理学

学部专业:终身教育和开发、学校教育和信息学、 国际社会和文化、 心理社会行动、 发达教育临床

自1949年创立以来,该研究科在教育科学、心理学、人类发达科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基本目标是推动尖端的教育学研究,为培养各种教育学研究者和有关教育专家提供优良的教育课程。在大学院,提供教育科学和心理学、人类发达科学两个专业,都分别提供修士与博士课程。其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其中已有许多毕业生成为日本国内外各高等学府的教师,还有许多毕业生也在日本各地的政府、企业、机构中致力于教育学研究工作 。

法学研究科/法学部

专业:综合法政专业、实务法曹养成专业(法科大学院)

法学研究科和法学部为了适应不同的人才需求,制定出了各种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毕业生将被训练为未来的法官、律师及其它各种法制专家。综合法政专业包括3种课程:研究者养成课程是专门培养研究人员的课程;应用法政课程是定位于培养能在日本社会里扮演主角的各种高水平专家的实用课程;国际法政课程着重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能承担现代化法制体系挑战的外国留学生,且多用英语授课。

通过多样的法政学习,教员们将打造出头脑清晰且能作出全面判断的法务人才。许多毕业生都作为中央和地方的公务员,或工作于日本的公司。在国际交流上,其教职员工和教育课程也享有一定的声誉 。

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部

大学院专业:社会经济体制、产业经营体制

学部专业:经济学科、经营学科

名大经济学部的前身是名古屋高等商业学校,于1920年设立,并一直活跃于日本的经济学领域研究。经济学部的毕业生,大多活跃在实业界和学术界的前线  。

经济学部有两个学科,分别是经济学科与经营学科。经济学科聚焦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政策,经营学科主要研究经营原理与会计体系。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也有两个专业,分别为社会经济体制与产业经营体制专业。经济学部注重强化信息处理部门,具备完善的信息处理室,重视在课堂和研究指导中的计算机学习。此外,经济学部里还设有国际经济动态研究中心,内有企业连协、产业动态、地域合作3个研究小组,以及政策情报研究室,分析现代经济与经营的各种问题。

理学研究科/理学部

大学院专业:微粒子天体物理学、多元数理科学、生命理学、地球行星科学

学部专业:数理学、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日本国内大学专业排名

2017年上交大ARWU日本大学排行榜 第3名

2017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日本大学排行榜 第4名

2017年RWU世界大学排行日本大学排行榜 第5名

2012日本文部省日本大学排行榜 第4名

2012理科方面最好的日本大学排名 第6名

2012物理学领域最好的日本大学排名 第5名

2012经济学领域最好的日本大学排名 第7名

2012日本大学材料科学专业排名 第7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专业学科排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 (农学)第41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地球海洋科学)第48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化学)第49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 (生物工程)第63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 (物理和天文学)第66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材料科学)第66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电气电子工程)第111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建筑学)第113名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公费奖学金)

●奖学金支付

对于公费外国人留学生,每月下旬或次月中旬将按照下列金额支付奖学金。办理支付手续时,在每月初必须向所属学部/研究科的相应窗口提交在籍确认簿(表格在各所属学部研究科的相应窗口领取)。其后,奖学金将由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汇进个人账户。由于短期回国等离开日本一个月以上者,其间的奖学金将不予支付。对于休学或长期缺席者,原则上也不予支付奖学金。

●奖学金延长

对于希望进入大学院继续学习的公费外国人留学生中,奖学金支付到期的研究留学生和学部留学生有资格申请奖学金支付期限延长。在入学预定年度的前年度9-10月份中,请通过各所属学部研究科的相应窗口办理申请手续。特别是研究生身份的留学生,何时参加入学考试、何时申请延长等需要和指导老师详细商谈。申请结果最后由日本文部科学省书面选拔而定。由于每年延长申请者较多,因此也有落选的可能。

通过大使馆推荐的学部留学生,继续作为公费留学生升入大学院修士阶段后成绩优异且符合申请条件者,可申请延长至博士课程修了为止。

由于升学原因申请奖学金延长者,其课程成绩系数必须要达到文部科学省规定值以上。

学术科研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科研机构

名古屋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名古屋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设有分子细胞适应、器官系机能调节、高次神经统驭三个部门,面对不断变化的生物体及破绽原理等课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大学院教育工作  。

名古屋大学宇宙地球环境研究所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在2000年制定的《名古屋大学学术宪章》中,作为社会贡献的基本目标之一,名古屋大学明确提出要推动国际学术合作与留学生教育,为亚洲各国及地区的友好交流和地区发展作贡献。该校现已与世界54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立了校际合作协议,与139所大学研究机构签订了院系级合作协议,不断推动着国际学术交流 。

NUPACE

Nagoya University Program for Academic Exchange(NUPACE),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学术交流的简称。NUPACE一年有两次入学机会:每年的9月或4月。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学校标识

校徽

名古屋大学的校徽,是由Nagoya University的首字母“nu”与篆书体

的“名大”二字组合而成,一般称为“NU标志” 。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校园风光

名古屋大学的设施大都集中于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宇宙地球环境研究所丰川市支部(

藤野严九郎:医生、教师,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老师。

森博嗣: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殊能将之: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椎名素夫:前日本自民党副总裁、外交大臣、通商产业大臣椎名悦三郎的次子。是日本国内著名的知美派、国际派政治家。

唐骏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原总裁,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原总裁,新华都总裁。

丹羽宇一郎:2010年至2012年日本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丰田章一郎:丰田汽车社长。

蔡茂寅:台湾法学家,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刘宗德:台湾法学家,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下村修:日本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益川敏英:日本物理学家,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小林诚:日本物理学家,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天野浩:日本电子工学家,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赤崎勇:日本著名半导体科学家,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罗尔纲    下一篇 随州市第一中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