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孔氏南宗家庙

衢州孔庙为南宋·建炎初孔子第四十七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赵构南渡后所诏建。宋宝祐元年(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迁于现址,历代多次修葺。1998年经过全面修缮,作为衢州市历史博物馆舍对外开放。主体建筑有头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思鲁阁、圣泽楼等。

目录

孔氏南宗家庙孔氏南宗家庙
 

变迁

衢州孔庙曾经三迁三建,十多次修葺。现址的孔庙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所建,位于衢州府城东隅,占地约20亩,基本上是按照山东曲阜孔庙的规模来规划建造。建筑占地面积约13900平方米,分为孔庙、孔府及后花园三部分。

规模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以3条轴线布局。东轴线上有孔塾、崇圣门、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上有孔庙大门、大成门、甬道、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西轴线稍西为世袭博士署,即孔府奉祀官府。家庙历经各代的多次维修,但仍保留宋代的建筑形制和规模。

庙前设有“金声”、“玉振”、“棂星”、“大成”四门。前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金声、玉振两门之外,有“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两块牌坊。庙门为一座单体歇山顶建筑.在石须弥座的围墙衬托下,显得威严庄重。庙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字的“衢州孔氏家庙”额,字体苍劲有力。正门两边一对石狮,显示出圣地的尊严。据了解,庙门是根据明代衢州孔氏家庙图,结合清代建筑风格重新设计证。进而正中,立石结构三拱式的“棂星门”,再进为“大成门”,门之左右均为碑亭,立宋宝祐间祀部尚书、翰林学士赵汝腾撰写的创建家庙碑等十七块碑石,碑文均由当朝政要,社会名儒撰记。

进大成门可上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台,是祭祀孔子时歌舞的地方一座全部由青石铺成的170 个方米的佾台,紧接佾台的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是庙内的最高建筑,这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殿阁雄伟、气势不凡。双重飞檐中立有一块竖匾,上书“大成殿”三字,檐下挂着“生民来有”匾额,为清代雍正皇帝砌笔。殿内一块清代

南北两宗

孔氏大宗,世属邹鲁。靖康之难,大宗南来,宋金对峙,孔裔始分南北两宗。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赵构因受金兵进犯所迫,举朝南迁。此时在山东已被御封“衍圣公”的孔子第47代嫡孙孔端友及其部分孔氏族人,也一起携带了那对“孔家传世珍宝”———孔子夫妇楷木像及画像,随后南渡至浙江衢州落脚。次年,高宗又御准孔端友等在衢州兴建孔府孔庙,在此生息。而未随驾南迁的,则仍留在山东曲阜。至此孔氏后裔,便形成了南北二宗。

绍兴二年,孔玠袭封为衍圣公,暂时留居在衢州的孔子世家决定定居在衢州,多次请求在衢州建立家庙,到绍兴六年宋高宗赵构“诏权(衢州)州学为家庙”。从此,孔氏宗子就在衢州生息。

家庙

起初,家庙“时尚草创,即庠为家庙,酌田供礼,未有定数”。后宋高宗颁赐铜印,赐田五顷,以供族人祀祭,孔氏南迁者才逐渐安定下来。从宋高宗以后的四代皇帝,都尊重宋高宗旨意。

南宋王朝末期,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灭了金王朝。按照蒙古与南宋订立的协议,灭金之后,南宋王朝可收复失地,回汴京。然而,蒙古却违约。南宋不仅没有收复中原,反而失去更多的疆土。在衢州定居的孔子世家,再也不可能回到山东去。宋理宗于宝祐元年(1253年),以现实的态度,准衢州知州孙子秀之请,在衢州为孔子世家,兴建家庙。

宋理宗宝祐元年(公元1243年)准许衢州知州孙子秀之请,拨款三十六万缗,兴建了第一座孔氏衢州家庙,以衢州州学权代孔氏衢州家庙的局面,才告结束。州官孙子秀也因建孔氏衢州家庙,而升为太常丞。

元朝建立,孔氏五十二代孙时,元世祖欲统一孔氏二宗,让南宗仍回归山东。而南宗五十二代孙却申奏朝廷,意谓已有五代祖先在衢,舍之不忍,并愿将世袭之“衍圣公”封号让于北宗孔氏族弟承袭。元世祖闻之赞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遂准其奏。自此,南宗失其爵位,社会地位日衰,曾一度沦为平民,直至五十八代孙时,才又被朝廷册封为“五经博士”爵号,子孙世袭。然而,因其衰落了几个朝代,加之衢州地处浙南,乃历代兵家争夺要地,南宗孔庙屡遭浩劫,远不如北宗山东曲阜孔府孔庙保存完好。故至今只以北宗曲阜的孔氏家族为正宗。

历史典故

孔洙让爵

南宋和金的长期割据和对峙,导致中国的长期分裂,也使得孔子裔孙南北隔离。这种同时并存两个宗子、两个衍圣公的分裂局面,长达150多年,但是积淀在中华民族深层的“大中华”“大一统”的思想,必然会促使分裂的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元世祖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发现了关于孔子世家的两个情况:其一,东平宣抚使姚枢起奏曰:“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代孙孔元措垄衍圣公卒,其子与族人争袭爵”;其二,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六月,元兵攻下衢州时,发现衍圣公孔子五十二世孙孔洙仍然健在。为了维护中国的礼仪和传统,为了“大一统”的帝国昌盛,经过数年的调查和思考,元世祖明确了“孔子后,自宋南渡初,孔子的第四十七世孙孔端操第四子孔玠寓衢。……孔氏子孙寓衢者乃其宗子。”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一月,元世祖为统一孔子世家,下诏“江南衍圣公入觐,命归曲阜袭封。”这项决定完全符合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有利于孔裔分离归于统一。但是,在荣誉和利禄到来的时刻,江南衍圣公孔洙却怀着仁义的信念,以衢州有家庙,有五代先祖的陵墓以及年迈的老母为由,请求朝廷让他回归衢州,率已经南迁在江南的众多族人,继续在衢州奉祀孔子等列祖列宗,恳请皇上将衍圣公爵位赐予曲阜的族弟孔治。元世祖同意了孔洙的请求,封孔洙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江学校事”,并且给他“护持陵庙的玺书”,对孔洙让爵的高尚品格,元世祖十分感慨地赞颂说:“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由来

孔氏南宗家庙孔氏南宗家庙
  在我国,孔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朝廷建立的,设在国子监(太学)内,地方上则设在州学、(郡)县学中,是官方祀孔的地方。第二类是民间建立的孔庙,广布于全国各地,以及受中华文化影响的

民国初,北宗衍圣公孔令贻病卒京师,南宗五经博士孔庆仪扶榇(chèn,棺材)归鲁,至孔德成承袭后始还衢州。百年之后的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明令废除一切封建爵位,任命孔子76代孙、“衍圣公”孔德成为奉祀官,孔德成先生后在台湾,任考试院院长,仍有着“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称号,其子孔维益是奉祀官的预定继承人,可惜于1989年2月26日患心脏病逝世。台湾媒体认为,将来奉祀官的职位,将由孔德成的孙子、孔子78代孙孔垂长承袭。“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庆仪于1923年冬逝世,其子、孔子73代孙孔繁豪于1924年承袭奉祀官世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侵占东南大地,国民政府电令浙江省政府转移楷木圣像。奉祀官孔繁豪负像辗转浙南龙泉、庆元,将之供奉于庆元县大济村圣修堂。1944年10月,孔繁豪逝世,因膝下无子,立遗嘱:二房长子孔祥楷承袭“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这年,孔祥楷虚岁8岁,也是最后一任南宗奉祀官。末代奉祀官孔祥楷先生,曾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1993年,受衢州市人民政府之邀,南归故里,担任市长助理、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部长等职,肩负重振家业,为衢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任。

自孔端友至今,孔子嫡裔在衢已生息繁衍二十八代。南宋南迁在以衢州为中心的孔子后裔,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元末明初,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人口众多的一个群体。但是,正如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488年)衢州知府沈杰所奏“衢州圣裔自孔洙让爵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鄙陋得如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据徐映璞先生的《孔氏南宗考略》中《宋代名贤事迹考》记载,南宋152年,南宗出了26位名贤,其中,有24人为官,颇有政绩,1人治学,著书立说,1人从教,是明道书院山长,从政比例高达92%以上,从教者比例不到8%,不愧为名门世家,朝廷望族。元代《元代名贤事迹考》共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3人,其中为官11人,从教22人,元朝89年间,平均不到三年出一位名贤,南宗依然不愧为名门望族,但与南宋名贤相比,元代孔氏名贤从政比例明显下降,约占33%;从教比例明显上升,约占67%。到了明代,《明代名贤事迹考》共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7位,其中,从政者除孔彦绳复爵之后的五位五经博士官外,尚有11人,占总数比例约为30%,名贤档次有所下降,而且,明朝276年,约每七年才出一位名贤,比南宋、元朝时略见逊色。到了清及近代,《近代名贤事迹考》记载了南宗孔氏名贤32人,其中,为官者除8位世袭五经博士和1位奉祀官外,仅有3人,从教者也只有8人,非官非教者有16人,点总数比例50%,这个名贤档次更低,如把抗日战争中为逃避日寇奸淫掳掠而死难的孔庆荃等人列为名贤,应该说是比较勉强的。就是这样,近代304(指清朝至民国37年)年,南宗只有32位名贤,约9.5年出1人,比起南宋、元朝、明朝来,显得格外逊色了。

圣像

楷木像

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正殿前神龛内安放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都正视之为国宝。

相传这对楷木像为孔子的孙--子思雕刻,也有说是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贡所刻。虽说法不一,但从雕刻风格来看,系汉以前的文物不疑。

孔子生前有弟子3000 之众,去世后,其弟子们悲痛十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才依依不舍,挥招惜别。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前搭起茅屋,继续守了三年。楷木像为子贡所刻说:相传这期闻,他常常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容貌,就砍来楷木,心迫手摹,终于雕成了孔子和亓官夫人像。楷木像高不满2尺,孔子长袍大油(袖),手捧朝笛;亓官夫大长裙垂地,形象主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庙堂,当初仅有 “茅屋三间”,孔子夫妇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在这里,条件也很简单。

据民间传说,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 ,船至镇江码头,大家又饿又累,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眼见楷木圣像将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金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人大都被巨浪卷走,便回马收兵而去。正当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时,只见河面上,有三位神人踏着样云,拥着楷木像,向岸边靠近。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去,把圣像小心护上岸,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这时,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山神”四字,原来是孔子故乡的山神救护圣像,才免遭金兵掠夺的劫难。南宋之初,孔端友及家人被高宗皇帝赐居衢州,为了感谢故乡山神的功绩,便在衢州建立了“柯阳首庙”,即“三神庙”。

宋理宗宝枯三年,朝廷命建衢州孔氏家庙,因在长江以南,称为南宗 (曲阜家庙称北宗) 。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风经整整27代,保存了860 多年。然而,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却一直珍藏在衢州孔氏家庙中,并且仍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就以孔氏家庙来说,因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或战火兵祸,就先后迁建过三次,每次迁建都经受着被劫或被毁的险境;但最后终究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所以,在孔氏家族后代子孙的心目中,孔子楷木像就象是孔先圣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的神,有着极高的神威和神力。

含义

孔氏南宗家庙孔氏南宗家庙
  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寓衢州,至元朝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共延续了六代衍圣公。可见,在整个南宋期间,南宋皇帝是以衢州为曲阜的。绍兴年间,朝廷为衢州家庙铸制了铜印,颁定了祭奠孔子的仪式。宋朝之后的若干年里,衢州孔氏家庙也受到过皇室的关注。元代规定每个春秋二祭。明代规定了祭器、祭品和乐器的名目数量,并重新颁布了祭奠仪式,扩大了祀祭活动的规模。清代颁布制造祭器、乐器式样、规格,并确定了祀祭乐章。正如南宋赵汝腾所言:“夫子与太极合德,故其祀遍于天下,此非其子孙所得而私也。然遍庙郡国,缺庙于家,此其子孙之责,亦郡刺史之任。”

正因为如此,历代的衢州州官、府官,也是把保护、建设衢州孔氏家庙作为自己的应尽之责的。他们请皇命、捐俸禄,组织力量,一次次地修葺家庙,一次次参加祭奠孔子的活动。实际上,衢州的官员是把衢州孔氏家庙作为官庙来看待的。也正因为这样,衢州孔氏家庙的命运和曲阜孔氏家庙不同,而和曲阜的孔庙相类似,即包含着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体现着封建统治者尊孔崇儒、以儒家思想治国的传统。在南方,衢州孔氏家庙则责无旁贷地成了封建统治者推崇孔子思想的物化象征。这是衢州孔氏家庙的作用之一。

曲阜的家庙是孔子嫡裔长孙祭祖的专祠,也就是孔氏宗子一支的祠堂。孔氏是一繁衍旺盛的姓氏,每一支、甚至每一小支都有自己的近代祖宗。故而每一支、每一地的孔氏都有自己祭祖的祠堂。然而,他们只能称为祠堂。唯独孔子的嫡裔长孙一支方可称为家庙。在曲阜孔庙演变为官庙之后,在其东面的家庙随即设立。这座家庙才是曲阜的孔氏长房长孙祭祖的地方。孔端友南迁衢州之后,衢州的孔氏家庙建立。在整个南渡时期,曲阜的孔氏家庙已失去意义。只有到元代孔洙把衍圣公的爵位让给曲阜的族弟孔治之后,曲阜的家庙才又成了名义上的孔子嫡裔长孙的专祠,而作为实际存在的孔子嫡裔长孙——衢州孔氏——依然保留着只有大宗方可设立的家庙。曲阜的孔氏家庙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作孔氏家族祭祖的场所。而衢州的家庙却同时承担着两个任务,一是前面说的官方祭孔场所的官庙;二是孔氏祭祖的专祠。

场所

衢州孔氏家庙作为祭孔的场所,它设有曲阜孔庙里面的部分建筑,如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两庑、佾台等。衢州孔氏家庙作为嫡长孙的专祠,它还设立了用于家族之内必须设祭的一些建筑。崇圣祠,祀孔子的五代先祖;思鲁阁,阁上供奉孔子夫妇楷木像,阁下立孔子遗像碑,以祀孔子;五支祠,祀孔子家族五房之祖;六代公爵祠,祀南渡的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衍圣公;袭封祠,祀自明代的孔彦绳至清末的孔庆仪十五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圣泽楼,存放皇帝和官方给孔子嫡裔的文墨和赠品;报功祠,祀历朝历代有功于衢州孔氏的兴旺发展和家庙建设的官员,如宋宝祐年间新建家庙的衢州知州孙子秀,明弘治正德年间为衢州孔氏复兴、新建家庙而尽力的吏部郎中周木和衢州知州沈杰等。其中尤为突出的建筑是曲阜孔庙、家庙均不可能有的思鲁阁。思鲁阁在宋宝祐年间所建的孔氏家庙中即已而有之,不过那时是称之为堂的:“后为堂曰思鲁,俾之合族讲学,且以志不忘阙里之旧也”。

孔洙于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袭封为衍圣公,他任衍圣公后十二年的1253年,在知州孙子秀的主持下,开始建筑孔氏家庙。第二年庙成。孔洙是以曲阜城东北的洙水为名的,字思鲁,号存斋。从他的名、字、号中我们不难体会他对曲阜故里的怀念。如果说他的前几辈衍圣公还和南宋皇帝一样心存回归故里之念的话,到了他这一代,回归之望怕是已彻底破灭了。他的父辈也只好用给孔洙取故乡之水为名了,表达思念故乡又有家难归的心思了。孔洙是南渡的末代衍圣公。南宋末年,他曾先后出任衢州通判、吉州通判、平江通判、信州通判,宋亡之后,即家闲居。据《元史类编》记载:“世祖既平宋,议所立,或言寓衢者为大宗。召洙至,欲封之,使归鲁,洙以先世庙墓在衢州,不忍舍,固让其爵于在鲁者。且以母老乞南还。世祖嘉之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授祭酒兼提举浙东学校,以便奉母。”此事发生在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可见,最迟从孔洙的父亲孔万春起,衢州孔氏已下决心寓居衢州,只是用字、名及思鲁堂(后改为思鲁阁)来表达对孔氏故乡曲阜的怀念了。

从衢州孔氏家庙的建置来看,它不便沿袭了曲阜家庙的惯例,供奉孔子夫妇、孔鲤、孔伋及中兴祖孔仁玉,同时也供奉了南渡至衢州的六代衍圣公和历代五经博士,并一直保留着思鲁阁,还悬挂起“东南阙里”“泗浙同源”等匾额,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可见,它的内容远比曲阜的孔氏家庙丰富。

由此可见,衢州孔庙同时具有官庙和家庙两种身份。它从内容上涵盖了曲阜的孔庙的家庙,它的官庙身份虽然比不上曲阜孔庙显赫、荣耀,显得逊色,但它的家庙身份却远远超过了曲阜的孔氏家庙。

祭奠

孔氏南宗家庙孔氏南宗家庙
  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

孔氏南宗家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南宋-清

公布时间:1996年11月20日

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中国东部浙江省衢州市的新桥街,为中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它是孔子第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公元1127~1162年在位)南渡后被赐的家庙。

孔氏南宗家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拆迁和修葺,现址建筑为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所建,基本上是按照山东曲阜孔庙的规划来建造的。该庙占地面积约13900平方米,分为孔庙、孔府及后花园三部分。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以3条轴线布局。东轴线上有孔塾、崇圣门、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上有孔庙大门、大成门、甬道、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思鲁阁内供奉有孔子及其夫人的楷木像,阁下立有“先圣遗像”碑,碑高2.07米,宽0.85米,相传是根据唐代画家吴道子的手迹摹刻的。西轴线稍西为世袭博士署,即孔府的奉祀官府。家庙历经各代的多次维修,仍保留有宋代的建筑形制和规模。

孔氏南宗家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对于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以及祭祀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建筑

崇圣祠:祠祀孔子五世祖:孔子父纥梁公,祖父伯夏,第三世祖防叔公,第四祖祈父,第五世祖木金父。

功祠(又名思官祠):祠祀有功于孔氏南宗乾。如宋代宝祐年间,为鼎建家庙,克尽全力的衢州知州孙子秀,明弘治至正德年间为孔氏南宗的复兴,而尽全力的吏部郎中周木,衢州知府沈杰、清同治年间,帮助孔氏南宗办学的浙江巡抚左宗棠等人。

五支祠:祀孔氏五支之祖。

六代公爵祠:祠祀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衍圣公。

袭封祠:祠祀孔彦绳圣孔庆仪十五代翰林院五经博士。

圣泽楼:存放皇帝和朝廷给于孔裔的文墨和赠品。

以上建筑(除崇圣祠)思鲁阁:衢州孔庙人成殿西侧,有一座曲阜孔庙所没有的建筑,名曰“思鲁阁”。在孔庙建立思鲁阁,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思鲁”是叫南宗孔氏子孙不忘故之意,“思鲁阁”正是南宗孔氏子孙为表达他们思念山东曲阜和家人而精心设计建造的。是天下孔庙所没有的。这也就是孔氏衢州家庙特色的所在。

末代“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子第七十四代裔孙孔祥楷现为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    下一篇 迷你杜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