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目录
附中前身为赣县初级中学,于民国二十九年建校(1940)。
民国三十二年(1943),学校加设高中部及简师科,已初为完全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赣州光复,学校由县属迁回城内,由教育科长汤马伟先生担任校长,并拨划城北的爱莲书院(今赣州七中北区校园内)为校址,附中自此奠基。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专任教师增至24人,兼职教师增至9人,职员12人,学生人数也由500余人增至800余人,班次由9个班增至15个班。由于学生人数激增,学校便把高中部迁往西外的盐务新村上课。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10月,赣县县立中学与私立知行中学合并,成立赣州市市立中学,校址设东溪寺(原赣五中内),市长夏骏青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朱轮兼任学校校长。
1952年,学校易名为
学校占地面积21286.02平方米,建筑面积24249.45平方米;学校集高中、初中为一体,目前在校学生2000多人,共有49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骨干教师15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市青年骨干教师20人,有硕士学位教师23人,教育硕士导师1人,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超过95%。学校与赣南师范大学优质资源共享,长期聘请赣南师范大学外籍教师2人,学科导师8人。
近年来学校围绕办学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务求实效。创新办学模式,打造办学特色,“办小班,做精品”,“不求大,但求精”,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实验班每班≤30人,普通班每班≤45人,关注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突出优质、高效要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突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要求;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客观公正、激励激活要求。狠抓学科建设,打造“名学科”品牌,推进名校建设,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关注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实施学科导师制,利用赣南师范大学优势资源,聘任在基础教育方面研究颇深的高校博士、教授担任学科导师,指导附中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扎实推进教科研活动,打造学科建设特色,创立学科品牌,提升学校竞争力。出现了六年“两个赣州市高考理科状元,考取六个北京大学”的教学奇迹,多次被赣州市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由于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学校被赣州市人民政府和教育局授予“2005—2006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步奖”、“2008—2009学年普通中学体艺特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市直中学考评学校管理先进单位”、“2009—2010学年度优生培养先进学校”、“2009—2010学年度普通中学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2010-2011学年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学校”“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11-2012学年度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学校”;2010年11月学校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安全文明校园”,2011年5月学校被
学校在省教育厅、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和赣州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办学方向,坚持以“做优初中,做强高中”为我们的办学目标,凝聚发展力量,坚持以“建设快乐、和谐、幸福附中”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节节提升,社会声誉日渐提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优秀考点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赣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优生培养先进单位”、“赣州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