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娄底市第二中学

娄底市第二完全中学,简称娄底二中,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娄底镇初级中学”,后更名为“涟源十中”。1979年,在校首杨联主的苦心经营下,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把学校搬迁至今址,正式命名为“湖南省娄底市第二完全中学”。地处娄底市娄星南路21号,东临火车站,南靠汽车站,北接涟水一、二大桥,交通便利,环境幽雅。

目录

娄底市第二中学娄底市第二中学
学校占地73390m2,现有教职员工295人,教学班级77个,在校学生6000余人,现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民族团结实验学校、军训试点学校、绿色学校,湖南首批创特实验教育学校(省级示范性中学)、娄底市青少年科技发明基地。也是

在洪荒中起步
娄底二中诞生于1959年,前身为“娄底镇初级中学”,后更名为“

娄底市第二中学娄底市第二中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闯出了一条“德育挂帅,智育为本,体育领先,五育并举”的体育特色之路。在第二任校首刘拯民、第三任校首肖佑光的倡导下,经过第四任校首黄聚文、第五任校首曾世庆、第六任校首李和诚的大力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异彩纷呈,共为国家培养了健将运动员2名、一级运动员12名、二级运动员206名,为省体工大队输送了10人,为高一级学府输送了体育新生500多名(其中特招86人)。

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世界奖牌4枚、国家级奖牌34枚、省级奖牌215枚、市级第一名680个。1993年,该校学生邵光英被选拔到

娄底市第二中学娄底市第二中学

  时序迈进到第七任校长邓映民,他从时代的气息中,。敏锐地捕捉到“科研强校”的重要性。他在保持了传统体育特色的同时,着力走“科研强校”之路,在他的大手笔下,短短的几年时间,二中就建立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拥有全市一流的多功能大型体艺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学校安装了多媒体视听教学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网络系统,“三机一幕”进入了每一个教室,实验室、微机房、图书馆藏书均达到了省级一类学校标准。

教师的科研活动开展频繁,课题获省级奖励的有2项,获市级奖励的有3项。三年时间里,教师论文或专著就有230篇在市级,70篇在省级和26篇在国家级获奖。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方法,学校运用电化教学的科目达80%,教师每期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节数达40%。学生的科技活动硕果累累。99年有39件作品在省市区获奖,有2项获国家专利。2000年,该校学生的青少年科技小发明获省三等奖1件、市级奖6件、学生科技小论文获省三等奖3人。

学校现状

娄底市第二中学娄底市第二中学
历史揭开了新世纪扉页,肖雪文成为娄底二中第9轮校印传人,面对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的挑战,他与党委书记王高华密切配合,决心在二中这块文化底蕴厚实的土地上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正确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他们的办学思路是:在传统与实践的融合中明确学校定位;在严格与活泼的磨合中优化学校管理;在树德与育才的统一中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在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中凸现办学特色。
经过他们两人的携手努力,学校工作整体推进,办出了规模,也办出了特色。该校占地73370平方米,建筑面积61900平方米,教学班级68个,在校学生达5200多人,是娄底市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与此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招生大战,他们更注重抢占智育战略制高点,力争办出学校的良好声誉。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娄底二中年年有学生相继考入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南路21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苔藓    下一篇 河北灵寿中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