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制盐技艺
目录
“世界制盐莫先于中国,中国制盐莫先于山东。”据历史文献记载,寿光制盐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商周时期的煮盐、汉代的煎盐、元明时期的熬盐、清初至今的晒盐等发展阶段。寿光卤水制盐自先秦时期汲地下卤水到现在的抽取地下卤水晒盐,取卤—蒸发—结晶成盐,其打井、修滩、取卤、制卤、结晶等技艺工序,都是靠人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感观把握进行,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从事盐业生产的人们特别注重对天气变化的精准观察,并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天气谚语,便于分析掌握天气形势,组织原盐生产。”
卤水制盐的第一步是修滩。春修一般在2、3月份,秋修一般在8、9月份。蒸发池、调节池扒压1至2次,结晶区扒压3次,使其土壤达到最佳含水量,最佳密实度,做到池底坚实平整,不渗漏。
第四步是结晶。这是制盐的主要工序,古代用煮、煎、熬法,近代以后主要是滩晒。自有滩晒时起到解放初期,一般多为阴历3月开晒,5月底结束。
最后一步是收盐。清代、民国时期收盐多者三五日一次,少者一二日一次。收盐时,用盐耙将盐堆起,然后肩挑人抬将盐运出入坨。解放后,滩田规模日益扩大,收盐、运盐改用独轮车和机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卤水制盐技艺渐渐被人们淡忘,原始的技艺及生产器具基本遗失。卤水制盐技艺全凭人的经验和感观掌握,但老盐工有的已谢世,有的年事已高,同时制盐工作劳动条件艰苦,年轻人不愿从事制盐工作,致使卤水制盐技艺后继乏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