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之一,位于绍兴市区胜利西路563号,古越藏书楼以西,清代建筑,全称:大通师范学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5年9月,光复会领导成员徐锡麟、陶成章为联络、训练各地会党,培养军事干部而创立。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活动中心和皖浙武装暴动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培养民主革命人才的军事学校之一。

目录

大通学堂旧址原为清代

大通学堂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是

大通学堂大通学堂
  第一进门厅正中悬赵朴初题“大通学堂”匾额。屏门一副板对:“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自由。”三仁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他们死得比泰山还重,人虽死了,但精神永存。

第二进礼堂,前有抱厦一座,和房屋相连的亭子谓抱厦,在古建筑上较为少见。抱厦前拍摄 的大通学堂第一期学生合影,则记录下历史踪影。照片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当年学生着军装,持长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抱厦柱子上题有一副对联,联曰:“十年教训,君子成军,溯数千载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地;九世复仇,春秋大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这副对联通过典故,隐喻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以激励爱国志士奋起革命。此联原题于杭州浙江武备学堂礼堂两侧的柱上。武备学堂是辛亥革命时期杭州革命党人活动的主要基地。秋瑾曾以这个学堂为主要目标,切合学堂办学宗旨。

礼堂原为大通学堂学生集会之地。徐锡麟、秋瑾曾在此发表演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主持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现为序厅。通过光复会人物群像、光复会大事记、光复会活动史迹网图三幅气势恢宏的画面,勾划出光复会的历史轮廓。

第三进是临池的一幢五开间平房,原为教师办公室,现辟为介绍徐锡麟生平事迹的“徐社”。“徐社”社址原设在绍兴城内下大路“徐公祠”内,旨在发扬先烈革命精神,搜集烈士遗物,管理徐公祠财物。现“徐社”内展出了介绍徐锡麟光辉一生的照片、实物、图片、资料等五十多件。一支左轮手枪和一件血衣是最为珍贵的两件文物。

这是一支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左轮手枪,小巧的枪体枪把配着看上去比例显大的装弹轮。徐锡麟就是用这支看似平常的手枪,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消息传到北京,慈禧痛哭不止。清廷大小官员从此惶恐不安。

这是一件土黄色的对门襟背心,由徐锡麟妻子王振汉亲手缝制,血色已褪尽。刽子手将徐锡麟斩首并剖腹挖心,拿心脏炒食下酒,残酷至极。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以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

东首两进为原状陈列,依次为教室、学生训练用具陈列、校长室、教师会议室、秋瑾办公室。

1907年7月13日下午,秋瑾在这间办公室内被捕。7月12日,秋瑾获悉杭州密报,清军将前来围剿大通,但秋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立即指挥师生掩藏武器、焚毁名册、疏散学生。有人试图说服秋瑾赶紧离开,但秋瑾选择了“牺牲尽我责任”。秋瑾的这种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以死报国的赤子之心,早就铭刻在她思想意识里。

秋瑾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幅“读书击剑”草书横披及“击剑尽樽酒,读书贪夜灯”对联。办公桌上放置着一枚暗红色玉章,上刻“读书击剑”四字,章上有小钮,钮上有一孔。它是秋瑾心爱之物,常佩带在身上。读书击剑,伴随着少年秋瑾。“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龙泉壁上鸣”。读书击剑陶冶了秋瑾,使她成为一个血荐轩辕的爱国者。

西首前两进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及辛亥革命烈士遗物展。通过丰富翔实的文物、图片、文献等,展现了光复会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讴歌了光复会及其重要人物的革命业绩和他们创造的历史功勋。

学堂屋宇西边是一块供学生训练的大操场。置有很高的天桥,极长的溜木和平台、铁杠、秋千、铁环、枪靶等设备。大通学堂是一所军事学校。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住在大通学堂对面,他是这样回忆的:“我和一群小孩很喜欢看他们背着洋枪上操,听到洋号响,就不约而同地跑到河岸上去看。有几次看到一位矮小的戴眼镜的人在操场里看操,有些人指点说,这是徐锡麟。”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后,身穿男子体操服,脚套黑色皮鞋,怀揣勃郎宁手枪,腰佩明晃晃的倭刀,骑马驰骋在操场里。

重要史迹

秋瑾秋瑾
  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之一,它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活动中心和皖浙武装暴动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培养民主革命人才的军事学校之一。

1906年12月,徐锡麟赴安徽从事革命活动,大通学堂由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接办。为筹备皖浙起义,秋瑾进一步加强学堂军事训练,并于此创建光复军。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案件涉及绍兴大通学堂,1907年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在此被捕,学堂即遭清政府的查封。

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陶成章等,以响应清政府发展教育、倡办团练为名,积极培养和发展光复会骨干。后为组织皖浙起义,徐锡麟以所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打入官场。去安徽前,徐锡麟派王金发去上海,同时请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一道组织与领导起义活动。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校长)之职,以学堂为基地,积极筹建“光复军”,谋划起义,直至七月十三日被捕。

辛亥革命胜利后,大通学堂旧址创办了“大通女子工艺学校”。1928年,绍兴“徐社”社员为纪念徐锡麟烈士,在旧址创办“锡麟小学”。1981年始,地方政府对大通学堂建筑逐一予以维修,陈列有关文物史料,向公众开放。 

大通学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简介

徐锡麟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是辛亥革命的活动家,光复会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创办热诚学堂,1905年与陶成章创办大通学堂,训练和培养革命党人,1906年捐资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学堂监督,1907年7月与秋瑾发动皖浙起义,起义失败,壮烈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人民为纪念徐锡麟,先后将大通学堂、东浦热诚小学、徐锡麟故居等列为省、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秋瑾简介

秋瑾,女(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她原名秋闺瑾,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祖籍绍兴,生于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下一篇 印度紫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