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榕
目录
菩提树树型优美,枝干长有气生根,树干凸凹不平,给人以老态龙钟而又苍劲之感觉。
侧枝多,广展,叶互生、全缘,心形或卵圆形,先端长尾尖,叶色深绿,枝叶扶疏,浓荫盖地,适作寺院,道路栽植。
由来:菩提树(Ficus religiosa),别名菩提榕,为桑科榕属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菩担"是佛教名词,是梵文Bodhi的译章,意为"觉悟"。
菩提树的原名毕钵罗树,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29岁时离别双亲、妻儿,出家修佛,经过7年冥思苦想,最终在一株毕钵罗树下"大彻大悟"而成"佛"的。
因此,毕钵罗树改叫菩提树,被佛家尊为神圣的树木,与娑罗树、阎浮树一起被称为佛门三宝树。
桑科常绿乔木,大乔木。
喜光,不耐阴温,喜高温,抗污染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好。
树形高大,冠幅广展,枝繁叶茂,优雅可观,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庭院行道和污染区的绿化树种。
菩提树,被佛家尊为神圣的树木,与娑罗树、阎浮树一起被称为佛门三宝树。
播完后用细筛筛一层薄土覆盖在种子上,以刚盖上种子为宜,播完后用稻草或用遮阳网搭荫棚遮荫,减少苗床的水分蒸发、保持床面的湿润。
同时在沙床四周撒上灭蚁清等,以防种子发芽时被蚂蚁、蝼蛄等危害。因菩提树种子无休眠习性,播种后10 d左右即可发芽出土,当种子陆续发芽达一半左右时,揭开全部稻草,适当遮荫,每天早晚淋足水。当幼苗长至2~4 cm时,移人10 cm×12 cm事先装好土(含腐殖质较高的表土)的营养袋中培育,幼苗移人营养袋后要用太阳网搭棚遮荫,早晚淋足水。
待幼苗恢复生长后,每隔7 d用尿素+挪威复合肥0.1%水溶液灌根,灌根后淋入少量的水(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喷头洒水),有利幼苗对水肥的吸收。当幼苗长至15 cm左右时水肥浓度可提高到0.2%~0.3%。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害的发生,当幼苗长至3 0~50 cm时即可出圃。
菩提榕枝条也容易扦插成活,在春季或秋季选择8~15年生健壮的母株,在母株上选取具有饱满腋芽的枝条,截取半木质化部分长约15 cm的插穗(直径为0.5~0.8 cm左右)进行扦插繁殖,插穗株行距5 cm×10 cm,扦插深度约为3 cm,扦插完后搭上小弓棚,用白色塑料农膜盖上,前后两端保持通风透气,每天多次淋水保证小棚内较高的相对湿度(有条件可采用定时弥雾喷水)。
扦插后用广普性杀菌剂(白菌清、多菌灵等)0.125%~0.2%浓度溶液每隔7 d喷洒插穗,防止插穗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腐烂。10 d左右即可长根。
菩提树也可用大枝条扦插,在树上截取直径10~15 cm的健壮枝条,长1.5~2.5 m,剪去全部的侧枝和叶片,埋人土中20~30 cm,用稻草包扎整个露出地面的枝干,遮荫保湿,一般在20 d后即可生根。
出圃移植时应带土团,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