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圩农场
目录
普济圩农场,1950 年2 月建立。该场位于长江北岸,西靠沙湖,地跨枞阳、无为两县,与铜陵市隔江相望。农场的北埂有轮渡码头,与铜陵横港之间有载客轮渡,是铜陵到枞阳、桐城、庐江、舒城的西大门,场部到合肥通直达班车。农场从土桥、北埂、老洲头有船只通往沿江各地、市、县。场内砂石公路55 公里,可通各分场、生产队。土地总面积20.4 万亩,其中耕地71021 亩、林地86 亩、水面34131 亩(养殖面积1646亩)、果园302 亩。总人口12564 人,职工8162 人。其中工人5648 人、管理人员1097 人、文教卫商业服务人员822 人、其他595 人。有科技人员606 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6 人、中级技术职称145 人、初级技术职称445 人。有离退休干部548 人、退休工人3122 人。尚有在司法厅管理时遗留下来的、刑满留场失去劳动力养起来的人员900 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564 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机86 台、小型拖拉机60 台、联合收割机31 台、农用排灌机械271 台、汽车11 辆。
1951 年,中央农林部会同皖北行署水利局、长江下游水利局,先后派出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实地勘测,对全垦区的水系、土壤、围垦作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当时对开垦普济圩有“与江争地或与湖争地”和“蓄洪与否”之争;11 月,召开“普济圩水利建设组织生产委员会会议”,有省农林处、水利局、长江下游局负责人参加,决定在梳桩台建闸,与江争地。按长江下游局实地勘测,认为陈瑶湖无蓄洪价值(如蓄洪仅降低洪峰3 公分),可以开垦。于是,水利工程从梳桩台堵口开始。经过40 年的建设,国家投资3200 万元,兴建了关系到全垦区及邻近3 县150 余万亩随潮田受益的泄洪排涝闸—— 梳桩台大闸、中缺节制闸和2 座通江电力排灌站(北埂抽水站1520 千瓦,灰河排灌站1395 千瓦)、3 座内圩电力排灌站及全场各机口的排灌设施共8279 千瓦。修筑32.5 公里的长江大堤(高程18 米,顶宽8 米),培修68.5 公里的河湖堤(高程13.5 米,顶宽3~6 米)。全场完成环圩干渠及圩内支渠土方共1310 万方,现基本上达到土地条田化、水利河网化、灌溉自流化。
1950年2月,经皖北行署批准,在普济垦殖社的基础上组建“皖北区普济圩农场”;4月,改为国营农场,归华东农林部和皖北行署农林处双重领导;9月,成立总场,场部在龙王嘴,场长彭光福,副场长张石平。下辖灰河、苍芜、青山3个分场和1个机耕队。
1951年7月,经皖北行署批准,皖北公安局在普济圩建立劳改总队;11月,从皖南地区调来干部94名、劳改犯人5382名。当年开荒3000余亩,种麦豆2500亩,建房506间。
1952年5月,
2005年国家各项支农资金都是通过铜陵市财政局转拨至农场。2005年来,中小学“两免一补”的解决渠道等也在铜陵市。以年为例,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9753万元,同比增长7.4%,工业总产值8616万元,同比增长36.46%;商业零售、运输服务业实现3092万元。实现利润237万元;完成粮豆总产量4.5万吨,职工人均收入9480元,同比增长65%。农场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农垦企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水稻为主,主要水稻品种以糯稻为主。正常年份水稻总产量在4万吨左右。普济圩农场在50年代初就建立了一批小型场办工业。现水泥厂(位于繁昌荻港镇)水泥年产量15万吨,石料40余万吨;汽车配件厂汽车配件年产值2200万元;北埂修船厂年产值达220多万元。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