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上河阳戏

上河阳戏是怀化地区的地方剧种,内容取村小型多样,随意性强,贴近生活生产,就地取村,非常即兴化,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语言有戏腔的口语化、生活化。2006年,上河阳戏进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于2014年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录

上河阳戏是怀化地区的地方剧种,语言有戏腔的口语化,生活化,角色以小丑、小生、小旦“三小”为主,大型剧目里面也有老生、老旦、书生、武旦、花脸;音乐高亢、明亮、朴实、诙谐,传统的曲目《扯笋》、《潘金莲》、《刘海砍樵》等,2000年来怀化市阳戏剧团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创作了一批现代阳戏,其中《天木》、《斗笠弯》、《斗酒》等剧目在省汇演获奖。 

上河阳戏上河阳戏

历史渊源

阳戏起源于清朝

二十世纪中叶,湘西城乡稳定,经济活跃,商业兴旺,阳戏也就得到了发展,逐浙形成上河阳戏(流行于黔阳,怀化、芷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地)、大河阳戏(即辰河阳戏,流行于辰溪、溆浦、麻阳、凤凰、沪溪、吉首等地)、北河阳戏(流行于大庸、永顺、古丈、沅陵等地)。三种路子各有特点:上河主要唱腔有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春华调;大河主要唱腔是小生一字、女一字、七句半、男女赶板及翻山调等;北河主要唱腔有正宫调、蛤蟆调及阳调等。 

传统剧目

上河阳戏传统剧目150余个,多属家庭爱情、劳动趣闻和神妖鬼怪故事,很少帝王将相戏。表演以“二小”具有特色,小丑的步法、小旦的身段十分丰富。唱腔有正调、小调。男女分腔,以瓮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整理的《盘花》、《三宝舞龙》等传统剧目和改编的神话戏《春哥与锦鸡》等最有影响。名艺人有文天送、杜从善、油菜花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孟祥吉    下一篇 王晓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