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陕西杖头木偶戏

2014年11月,“陕西杖头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目录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和我国民间之宗教、民俗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陕西木偶戏源远流长,从文字记载和出土的文物考察,木偶起于周,承于汉,盛于宋,自元、明、清以来均有流行,它原是一种宫廷艺术,子宋元戏剧出现后,由于伶人直接表演戏中人物,唱腔更加丰富动听,从而取代了木偶戏在宫廷中的地位,木偶戏逐渐衰落下来,但因它几千年来深受群众喜爱及其演出形式的简便灵活,一直流传于民间。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陕西杖头木偶陕西杖头木偶

陕西杖头木偶分布于全省各地,尤其是关中地区班社众多,还有汉中的洋县商洛的丹凤县和洛南县等。民国时期著名的杖头木偶班社有:蓝田县胡曹娃秦腔木偶班、丹凤县成顺班、鸿禧社木偶班、长安县王麻子及其子王来来木偶班、江东木偶班、兴平县桑镇祝原木偶班、乐育社木偶班、兴平县田阜乡木偶班、洛南县刘中喜木偶班等。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陕西的木偶艺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木偶班社近80个,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扶助木偶艺人成立了长安木偶剧社和和平木偶剧社,长安剧社改为国营,更名为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后又更名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

基本内容

杖头木偶在陕西最为流行,当地人称“跑台子”.它的显著特点是:木偶的头部多用木头雕刻而成(后增加了纸质头),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性格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合理变形,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木偶表演时,既可以由操纵杖头木偶的人自己边舞边唱,也可以由他人在幕后配唱。而且木偶戏可以表现出许多大戏舞台上真人无法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如“孙悟空”的“腾云驾雾”等。

杖头木偶演唱的主要形式是用秦腔演唱。角色上可分为生、旦、净、丑。配乐有文武场面。所用乐器的曲牌、板路与秦腔大戏相同。

陕西杖头木偶最具特点的是“内杆木偶”既手棍在衣服内的木偶,是由中棍(一个长约80公分,直径3公分上粗下细的松木棍,在顶端75公分处横装一个长20公分,宽8公分,厚2公分的木板做肩膀。肩膀的中心有一方孔的前面有一小圆孔供木偶头部的眼线和嘴线通过),手棍(两根长75公分,直径1公分左右的实心竹子,竹根朝下,在竹梢的66公分处弯曲30度,顶端各装一木头刻制的拳头,拳头分左右手。中心有一圆孔以备安装把子、道具等)。

相关器具及制品

陕西木偶头的制作:首先选用柳木或杨木雕刻成周长为八寸的头型,然后经过细胶泥土和稀胶水敷于偶头外面,填平有伤痕之处,打磨后根据剧中人物的特点进行着色彩绘而成。

木偶表演是一门托举艺术,陕西杖头木偶是以左臂举中棍(也叫命杆),右手操纵手棍。左手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将木偶中棍握在手心,大拇指从中棍的后面将其顶住,食指用于挂住木偶眼线和嘴线,右手操纵手棍是将两只手棍分左右放在中棍之后,根部放在手心,由大拇指、食指掌握木偶的右手棍,中指和无名指掌握木偶的左手棍,随着木偶动作的幅度,两个手在棍在右手中可长可短,可高可低。

乐器主要有四面鼓(即报鼓)干鼓,战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铙(也称铰子)小铙(也称煽子)板胡、二胡,洋琴、斗翁、大提琴、笛、唢呐、号等。   

雕刻工具有:斧子、刨子、铁尺、凿子、扁铲、砂纸、木锯等,刻刀(大中小)、木杆、锥子。

绘画工具有:颜料(黑色、黄色、红色各种料颜料)狼毫笔。

道具服饰有:生、旦、净、丑,各种角色的假发、服饰、头饰。

陕西杖头木偶陕西杖头木偶

代表剧目:

《斩李广》剧情简介:周厉王时,李广征番凯旋回朝,厉王摆宴庆功。国舅马鸾不服,与李斗殴,李打掉马鸾门牙。马怒,与妹马妃谋害之,进谗于厉王,王立斩李广。其弟李刚打朝,杀死马鸾熊妹,厉王亲祭李广,加封李刚,事方休。

《打镇台》剧情简介:明朝神宗年间,八台总镇李庆若之子调戏民女,户部尚书文庆抱打不平,失手打死李庆若之子。李庆若奏于圣上,交华亭知县王镇审理。李仗势欺人,大闹知县公堂。王镇以大闹公堂之罪,将八台总镇李庆若饱打一顿,并以智勘明。此戏又名《秋江月》。其中《打镇台》一折久为流行。

《斩黄袍》剧情简介:宋太祖纳韩素梅为妃,其兄韩龙依仗国舅之势横行,遭北平王郑恩痛打,韩龙入宫与妹计议,趁太祖酒醉将郑斩首,郑妻陶三春起兵围困汴京,驸马高怀德闯宫杀死韩氏兄妹,宋太祖于城楼脱黄袍抛予陶三春,陶万刀剁袍泄愤,退兵。?此剧又名《斩郑恩》、《桃花宫》。

《周仁回府》叙述明朝奸相严嵩的干儿子严年垂涎于杜文学之妻,遂诬告杜文学并将其流放岭南。杜文学临行前将妻跪托于义弟周仁。杜文学门客奉承东告密,严年赐官周仁令其献嫂。周仁与妻暗中计议,以妻扮其嫂,献于严年,自己携嫂出逃。妻至严府,杀严贼不成,自杀身亡。后杜文学冤雪释归,见周仁,怒责。杜文学之妻出面痛说原委,真相始明。《悔路》是其中一折。

基本特征

1、地域特征明显

杖头木偶是陕西独有的戏剧表演形式,反映了陕西的风土民情,是当地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2、流传发展广泛

由于表演方便,道具简单,表演的内容通俗易懂,从而班社分布广,演出活动广。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

3、唱腔古老表演大气

木偶艺术的唱腔秉承了秦腔的特点既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杖头木偶的表演更是朴实、粗犷、细腻、深刻,

4、演出形式多样

陕西木偶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脚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5、传承有序

陕西的杖头木偶更是独树一帜,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木偶造型艺术和操作技巧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杖头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杆,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

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

陕西杖头木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表演形式,对于传播和传承文化知识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2、文化价值

陕西杖头木偶是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对于研究陕西农耕社会的发展及地方风土人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艺术价值

它全面的传承了木偶的全部技艺,具有极高的美术、雕刻、彩绘等工艺研究价值。通过陕西杖头木偶的发展和传承对秦腔的表演、木刻艺术和社会发展中传统剧目的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现实价值

近三十年来,陕西的杖头木偶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带着延续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先后接待和出访了美、英、德、日、法、意、加拿大、墨西哥、荷兰、新西兰、伊朗、瑞士、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承谱系

1953年,陕西省文教厅从民间48个木偶班社里选拔了17名木偶艺人,组建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第五团木偶队,在朝鲜慰问演出三个月。同年930日回到西安,10月组织成立了长安木偶剧社由长安县政府兼管,1957年,易名长安木偶剧团196058日,陕西省文化局正式接收,成立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袁克勤任社长,董孝义任副社长,开创了有史以来的陕西第一个专业木偶剧社,所演出的导剧目是袁克勤的秦腔三斩一打《斩李广》《斩黄袍》,。《打镇台》等传统戏。继承发展了陕西杖头木偶的担子戏,耍翎子,摇帽翅,甩哨子,吹须,吹火,猴戏等表演技巧,董孝义(已故)李俊义(已故)两位表演大师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技艺令三秦父老拍手叫绝,同时他们又为剧院传授和培养了闫毅、梁向前、杜永保、李金胜等一批木偶表演艺术家。1985年更名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20091128日更名为陕西演艺集团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代表剧目:

《斩李广》剧情简介:周厉王时,李广征番凯旋回朝,厉王摆宴庆功。国舅马鸾不服,与李斗殴,李打掉马鸾门牙。马怒,与妹马妃谋害之,进谗于厉王,王立斩李广。其弟李刚打朝,杀死马鸾熊妹,厉王亲祭李广,加封李刚,事方休。

《打镇台》剧情简介:明朝神宗年间,八台总镇李庆若之子调戏民女,户部尚书文庆抱打不平,失手打死李庆若之子。李庆若奏于圣上,交华亭知县王镇审理。李仗势欺人,大闹知县公堂。王镇以大闹公堂之罪,将八台总镇李庆若饱打一顿,并以智勘明。此戏又名《秋江月》。其中《打镇台》一折久为流行。

《斩黄袍》剧情简介:宋太祖纳韩素梅为妃,其兄韩龙依仗国舅之势横行,遭北平王郑恩痛打,韩龙入宫与妹计议,趁太祖酒醉将郑斩首,郑妻陶三春起兵围困汴京,驸马高怀德闯宫杀死韩氏兄妹,宋太祖于城楼脱黄袍抛予陶三春,陶万刀剁袍泄愤,退兵。?此剧又名《斩郑恩》、《桃花宫》。

《周仁回府》叙述明朝奸相严嵩的干儿子严年垂涎于杜文学之妻,遂诬告杜文学并将其流放岭南。杜文学临行前将妻跪托于义弟周仁。杜文学门客奉承东告密,严年赐官周仁令其献嫂。周仁与妻暗中计议,以妻扮其嫂,献于严年,自己携嫂出逃。妻至严府,杀严贼不成,自杀身亡。后杜文学冤雪释归,见周仁,怒责。杜文学之妻出面痛说原委,真相始明。《悔路》是其中一折。

陕西杖头木偶脉传无具体历史记载,凭现在的老艺人回忆,整理出了以下谱系:

袁克勤,陕西省木偶演唱艺术家。(已故、袁派创始人)

董孝义,陕西省木偶表演艺术家。(已故、内干木偶表演大师)

李俊义,陕西省木偶表演艺术家。(已故、两路旦角王)

瞿廷富,陕西省木偶表演艺术家。(已故、内杆活头、丑角第一人)

传授人:

杖头木偶表演:

闫毅,男,汉族,194791日生于西安,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拜师陕西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瞿廷富先生门下,学习陕西传统内杆木偶表演,主要学习丑角、老生的内杆表演技艺。后又师承陕西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李俊义先生,主要学习小生、须生、旦角的内杆表演技艺。代表作《打镇台》、《打柴劝弟》等。后又拜师被称为全国木偶表演艺术大师的董孝义先生门下,董先生的木偶传统内杆表演堪称一枝奇葩,他行行精通,表演稳健、大方、端庄、潇洒、刻画人物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传授的主要传统剧《打李阙》、《周仁悔路》。

杜永保,汉族,国家一级演员。师从于木偶表演艺术家李俊义名下为徒,其师傅为表演上承,尤其旦角表演最为突出,称之为西路旦角王。演唱拜师已故恩师板胡演奏家吴廷安,以至于他在剧院演遍了所有剧目中的旦角,并在木偶戏德导演方面有所建树。

李金胜,男,汉族,1947年生于西安市,国家二级演员,从师习艺于陕西木偶名丑瞿廷富,主要学习陕西内杆木偶表演技法。瞿廷富是陕西内杆木偶表演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表演的形式为:活头表演、丑角表演配音,活头表演代表作品《祭灵》,内杆木偶在没有任何辅助材料,凭借着巾带子,将木偶头绑扎在中棍上,表演时产生前后、左右、自由晃动,体现衰派老生的人物形象,是内杆活头表演的创造者。被誉为陕西内杆丑角表演第一人

尹秦菊,女,汉族。19472月出生于西安,国家一级演员。拜师木偶表演艺术家许文忠门下,学习陕西内杆木偶的旦角表演。许文忠先生表演的旦角细腻、把人物心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花脸内杆表演也具有独到之处,后又拜师在著名板胡演奏家吴庭安老师门下,学习和演唱陕西秦腔的唱腔艺术。

梁允茹,女,汉族,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鲁左旗巴音浩特。国家一级演员,从事木偶艺术以来,师从于全国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董孝义先生学艺,后又拜师全国著名水袖表演大师李德富先生学习水袖表演技法,

杖头木偶制作传授人:

王春胜,19472月出生。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年考入在陕西省木偶剧团美工制作室,主要从事剧院的木偶人物造型设计及制作工作,40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在力求完美的发挥立体造型艺术所特有的性能,不断吸收其他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手法,以此丰富陕西传统木偶造型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濒危状况

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杖头木偶生存发生危机,许多杖头木偶艺人的相继逝去,杖头木偶艺术表演、制作后继乏人,木偶表演人才难以培养,消亡的危险迫在眉睫。

保护计划

目前资金投入情况:

老艺人走访调查、专家论证、收录文献资料整理编辑,拍摄艺术专题片、组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非遗领导小组”,开展日常工作、添置木偶、道具、乐器等已投入18万元。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陕西省杖头木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遗产,应受到法律保护。

2、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非遗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走访木偶表演艺术家和木偶制作人员,并整理了详细的资料和图像资料,帮助木偶表演艺术家整理剧目,制定发展规划,使其可持续性发展。

3、成立“陕西传统木偶艺术团”,力争打造名牌院团,上演传统木偶精品剧目。

保护内容:

陕西杖头木偶的表演、木偶制作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

十年保护目标:

1、立法保护,作为非遗的项目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致力于对它们的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宣传教育,要想保护和传承这个古老的表演形式,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保护与传承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比赛等形式引发大家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

3、明确传授人的责任和任务,注重培养传承人,使陕西杖头木偶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4、做好搜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对民间散落的剧本、木偶、道具、服装等都要毫无保留地搜集起来,整理归档对老艺人的口述要采用录音机、录影机、文字等形式,原封不动地将其记录下来。

5、建立陕西木偶博物馆

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11  完成陕西省杖头木偶的资源普查;完成建档工作,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做好准备

2012  完成录音、录像,制定保护方案,收购散落在民间的木偶;建立健全数据库,加强对外宣传,整合木偶资源

2013  购置折叠舞台和演出流动车;利用演出活动,宣传陕西杖头木偶的优势和魅力

2014  保护措施:培养杖头木偶新人和复排经典传统剧;培养一批热爱陕西杖头木偶的年轻演员和专业制作人员

2015  更换音响、灯光、乐器和木偶;使陕西杖头木偶走出困境,让木偶艺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

五年主要保护措施:

1、建立有关专家指导的陕西杖头木偶保护领导小组。

2、把陕西演艺集团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作为陕西杖头的培训基地。

3、省非遗保护中心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和传承陕西杖头木偶。

4、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陕西杖头木偶老艺人的生活补助。

建立机制: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化厅

协办单位: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1、普查、整理、摄像、照像、图片存档,需10万元。

2、发放杖头木偶6名传授人补助,约需8万元。

3、培养杖头木偶制作艺人和演员20名左右,约需15万元。

4、成立陕西传统木偶艺术演出团,需10万元(更换音响、灯光)。购置折叠舞台流动演出车,需17万元。

5、建立陕西木偶博物馆添置展柜、收购实物展品约需20万元。

备注:陕西杖头木偶共需资金80万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姜冰洁    下一篇 THL V8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