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六中学
目录
学校遵从“处事从实、待人真实、育人求实、学习坚实、常规落实、成果厚实”的办学原则,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努力创建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新型的德育网络;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制度。
学校历经三十余春秋,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近二万名合格优秀的毕业生,以其丰硕的教学成果、雄厚的办学实力、优良的教学环境、勤勉的敬业作风、高尚的教育品德,树立了上佳的社会口碑,成为我市基础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正乘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以首批课教实验者的先锋形象,引领教育新潮流,塑造全新的教育形象,迈向更高的教育境界。
郴州市六中创办于1973年8月,地处郴州市苏仙区中山北街20号。
它的前身是郴州第二完小。
1969年上期,原郴州二中搬迁许家洞,校舍移交给日升完小。
日升完小搬入二中旧址后,正值各校“复课闹革命”,随后中小学教育出现了“大发展、大普及”的形势,各街道都办起了小学,各完小都附设了初中班。
日升完小附设初中班不断扩大,原五岭公社根据市革委教育组指示,将所属各小学附设初中班70年的招生计划全部移交给日升完小,酝酿改办初中。
为解决体制问题,报市委批准于1973年3月日升完小与比邻的二完小合并,随即由郴州镇革委报请地区批准,于8月2日正式行文(镇革发[73]第114号),将“郴州镇二完小”改为“郴州市第六中学”。
自此,市六中跻身于郴州地区中学教育的行列。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63个教学班,3800余名学生,在职教职工 244人(其中专任教师228人),专任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217人,高级教师 87人。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双培双带”、“教师心灵建设”、“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使得一大批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基本成型。
从2005年至今,全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教师达71人次,58人次在市级以上教学比武中先后获奖,先后承担并实施完成省市级课题13个,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教研组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组。
学校领导班子连续十四年被评为“郴州市教育系统优秀领导班子”。
一个中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一流的育人环境。
郴州市六中校园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99平方米。虽处闹市却无车马之声劳耳,静谧典雅的校园实为读书的好场所。垂直宽阔的“丁”字型主干道把整个校园界定为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和综合区。
教学区主要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与电子信息大楼和运动场、篮球场。综合区主要有体育馆、音乐厅、科技活动室、天文馆和美术室、形体房、教工活动之家等。综合大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宏伟壮观;教学楼一字排开,卓然屹立;实验大楼造型别致,运动场馆规范标准、设施齐全。
校园道路硬化,树木青葱,绿草如毡。学校建有全市首家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校长评估系统,建设先进的网络一体化校园网,设置校园电子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进班、进室,进行视频直播与广播同步。图书电脑管理,实现常规阅览及媒体音像阅览并存。
——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8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师资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近几年来,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和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鼓励教师业余自修和进修。现今教师学历合格率98.7%,教职工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专任教师100%会操作电教常规设施, 85%的教师学会了微机操作,多媒体教学与自制课件已成风气。
近3年来,有多位教师在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7人,二等奖5人,市级一等奖10人,二等奖4人。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国家级31篇,省级62篇。
学校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内部活力,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
——新型的德育网络。
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695多人,学校重视养成教育,狠抓日常行为规范,从细微处入手,全面培养学生文明守纪、卫生健康、勤奋竞争的习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沟通的德育网络,不断开发德育资源,将东塔烈士公园、市博物馆和邓中厦纪念馆定为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基地,将东江水库、苏仙岭、万华岩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五岭广场、北湖公园定为集体主义教育基地,将郴州监狱、市交警监控中心定为法制教育基地,将学校周边社区定为劳动及社会公德教育基地。
设立家长学校,建立家访制度,开展艺术节、校运会、科技节,丰富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创新精神。
——优化教学过程。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以教研教改为第一生产力,以课题管理为龙头,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制度的创新。
——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研究课程与选修课程兼容并茂的多元课程结构,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近3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奖41人次,省级奖163人次。
——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创设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想说敢说,思路深刻,正面回应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开发。学校有省级教研课题9个,市级教研课题3个。
其中已结题的《分层作文教学研究》获湖南省特等奖。《加强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获湖南省一等奖。
2006年,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我校语文课题获省重点资助课题,德育课题获省一般资助课题,综合课题获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
——优化教学技术。
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电子课件辅助教学,视频图像辅助教学,课堂形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毕业合格率100%,省重点中学上线率达80%以上,保送重点中学人数30%以上,省重点高中录取率达90%多,毕业生质量处于全市首位。
——优化教学制度。
制度创新是解放生产力的推动剂,学校以教学常规为基础,不断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完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把“说课”、“评课”作为基本形式,辅导学生把“学法指导”纳为基本内容,课题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基本措施。
近几年,教师成长迅速,有特级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受省市表彰的教师30多人次。
30多年来,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两万余名合格优秀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走出校门成为各条战线的佼佼者。
在新的世纪,郴州市六中将以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立足本校,放眼世界,向现代化、示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名校迈进。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捷报频传。
2010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市一、二等奖385人次。
学校“拾贝文学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文学社”、“湖南省优秀文学社团”,《拾贝》被评为省优秀社团文学社刊。
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学校足球队、篮球队摘金夺银。
学校荣获“首批市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
“郴州市中小学两项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优秀市级校本研训示范校”、
“郴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等称号。
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夏立新
夏立新,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资兴市人。曾任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二中校长、郴州市一中副校长,三次荣获“郴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三次记三等功;发表个人论文、专著多篇,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十余个,担任湖南省中小学发展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学员;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援疆干部,新疆吐鲁番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优秀校长,郴州市优秀校长。现任郴州市六中校长。
党总支书记:罗柳丽
常务副校长:李淑琼
副校长:曾小军
副校长:李爱勇
副校长:廖常清
副校长:吕 贞
工会主席:邝 华
纪检书记:段建新
副科级督学:袁长生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