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遗址
目录
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涂山南麓4公里淮河东岸,蚌埠市西郊禹会区秦集乡禹会村,古称禹墟,是古代典籍记载的“禹娶禹兴禹会”之地。碳14测定遗址距今有4100年,被考古界称之为
测定禹墟距今4000余年
5月30日夜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禹墟发掘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这也使得31日上午进入发掘现场勘查的专家们不得不都穿上了鞋套。在禹墟两个发掘点,附近有不少村民自发地围了起来,仔细倾听专家说法。早前因为考古队的进入,他们都对自己脚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据了解,多数专家都是刚下火车就直接赶到了发掘现场,有的还背着硕大的背囊。在现场的专家们似乎不愿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总是仔细端详着现场的每一处。
据了解,此次来蚌的
根据前期的钻探和2007年发掘提供的信息,2008年又对堆筑台迹西侧部位进行了揭露,从而呈现出了该遗迹北部的格局和规模,至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处“甲”字形布局的人类堆筑台迹,仍然是以灰土、黄土、白土自下而上逐层堆筑而成,最后形成一个大面积的白土覆盖面。该次清理的白土覆盖范围(主要为“甲”字形的上部)为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38米,应为该处遗迹的主要部位。并在其北部的白土面之上完整的清理出一处东西长11.3米,南北宽6.30米,为圆角长方形的再次堆筑层,并在堆筑层的东西两侧存在有明显的烧烤面,同时在烧烤面附近出土有陶杯、陶甗等器物。而在西侧烧面之上还存在有五条南北向槽沟。
除此之外,在如此大的白土堆积面上,存在有9处圆形圜底坑,直径多为2米,深为0.50米左右,个别略小,分布于所暴露面积的不同部位,其坑壁、坑底均为堆筑铺设的灰土、黄土和白土,显然是在堆筑时有意而为。堆筑台迹的北端又有一条宽1.35米(西部)-6.6米(东部)的沟带横跨东西,从而在台迹北部形成了一条人为的隔离带。
同样,沟壁和沟底也是人为铺设的灰、黄、白土层。而该沟以北的白土面堆筑的较为平整,同时,其东西宽度又向两侧扩延到21.3米,发掘尚未完全揭露。在所暴露的堆筑台迹南端中部(即中轴部位),存在一个1.3米见方的土台,现存高度0.90米,上部已被破坏。该方土台是在堆筑台迹铺设后又重新挖槽堆筑而成,周边即保留有明显的坑槽界限。该土台土质较纯,并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应该是整个堆筑台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整个堆筑台迹的面积较大,目前仅揭露出北端的大部,下一步将对北端的延伸部位和南端的长条部位作进一步的清理。
文化生活区发掘分别选择了遗址中部和河堤西侧。中部文化堆积厚度多为1.30米左右。河堤西侧一般为0.5-0.8米。尽管上层破坏了许多,但下层的文化现象非常丰富,以大小不同的灰坑为主要遗迹现象,常在灰坑中有完整和较完整的器物出现。其中一个大型圜底烧坑,分多次堆筑而成,经过了挖坑-烧烤-堆筑-烧烤-堆筑等不同的过程,并在每层坑壁及坑底的烧面之上,遗留有多件规格高、器形别致的陶器。
生活区出土的陶器,一般器形大,胎壁薄,器形别致,多为非生活实用性器物,而且个别的陶器外表,明显的显露出局部燎祭的现象,同时,黑光亮的蛋壳陶器占有一定的比例。
禹会村遗址地表遗存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