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胡氏宗祠
目录
长宽比例2:1。
祠前广场、望柱、栏板、旗础石和阶墀地坪均花岗石。
南向,照壁隔龙川河,左右置青石板桥。建筑布局三进七开间。
前进门楼重檐歇山式,戗角8只,台阶5级,面宽22米。
仪门高2.3米,共阔3.4米。门前石鼓、石狮对峙。
门楼前后向有10根方石柱、5根月梁和4块额枋。
门楼后天井进深13.77米,阔13.10米。东西廊庑各有12根方石柱架,24根月梁。越天井登4级台阶为中进——祭典正厅,进深17.47米,阔22.16米,顶高9.3米。14根围粗1.66米银杏圆柱和大小12根冬瓜梁构成屋架。圆柱由莲花形枣木柱櫍和8边形石磉承顶。东、西序各12扇高3.68米落地隔扇门。
上首原有24扇,今存半数。后进享堂上下两层,前有狭长小天井,东西两廊现存高2.65米落地隔扇门24扇。
门楼上原悬明代文徵明手书“龙川胡氏宗祠”匾额,正厅前原悬匾额“宗祠”2字,落款为“嘉靖丁末年
宗祠门厅门厅前台基占地100平方米。阶墀、栏杆全部用麻石砌成,两边设花岗石旗杆础石6个。门厅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卧立于石座。、祠堂在龙川溪北岸,溪南有一道长24米的青瓦粉墙,花砖为脊的八字形照壁,它与祠堂隔溪相对。这种布局显示了明清以来徽派祠堂的典型风格。
宗祠正厅正厅5开间,是宗族后裔举行祭典的地方,高10米,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和大小21根“冬瓜梁”组成。立柱竖在莲花瓣柱上,底层为八角形磉基。
月梁、雀梁、雀替、平盘斗、轩顶桁全部缕空雕刻。厅两边有高4米、宽60厘米落地槅扇32扇,上部为缕空如意花格,裙板雕成花草、走兽、虫鱼。
宗祠前进7开间,面宽22米,进深8米,高9米。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上所筑的八戗角,气势雄伟壮观。这门楼又俗称“五凤楼”,取“丹凤来仪”之意。门楣上大小额枋全部精缕细雕,内容有人物、麒麟、走兽,额枋边雕以荷花瓣。额枋与檐口之间设斗拱16个,底座为云纹雕刻,使整个门楼成为一个木雕画面。
门额后二门门楣上原悬有明代文征明题“龙川胡氏宗祠”匾一块,现已流失。门厅后是天井,占地158平方米,花岗石板铺地,两边为回廊。东西两廊用12根4米长、33厘米见方抹角石术。同12根月梁衔接而成。
后进是寝室(并非给人居住,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7间开,分上下两层,重檐建筑。两厢隔扇门裙板均为木雕花瓶图,计100幅(至今尚留48幅),东西厢各有落地槅扇16扇,上部镂空棂花,裙板雕有形状各异的博古花卉。
楼上朝南有一排窗棂,从窗口纵观整个屋面脊部全用口字花砖砌成。
副祠,名为
祠内雕刻龙川胡氏宗祠以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
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以后又历经修葺,最后一次在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仍保持了明代徽派雕刻艺术的风格。
宗祠建筑线条粗犷,作风淳朴,是徽派古建筑艺术集砖木石雕于一体的宝贵遗产。
为确保施工期间的游客人身安全,采取限制游览区域、调整游览线路、增加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
维修工程于2015年5月完工。
宗祠保护1982年10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7月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1月至次年9月12日,国家文物局拨款9.5万元修缮。
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内涵作用看,绩溪古宗祠通过纪念祖先、弘扬祖德这个机制,又成为古近代社会农村团结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学校,成为推动村落社会公建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
一是知根知源,凝聚本族。
二是引导修德,正人正已。
绩溪古宗祠文化突出的地方在于: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都是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等的修炼。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可以说,宗祠是古代落实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从所提倡的道德内容看,不少东西在今天仍不失为值得传承、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不相悖。三是培育人才,耀祖光宗。
在古代,绩溪有“两多”:为官者多,商贩者多。这应当归结于古宗祠文化的作用。在祭祖“拜图”时,准入祠堂者除长辈外,得需有功名者,明显鼓励读书,鼓励成才,鼓励建树功名以光宗耀祖,这样自然人才济济,龙川胡氏宗祠就是典型代表。龙川村在历史上先后出了20位进士和举人。
胡氏文化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