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张家川花儿

2014年,张家川花儿是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音乐。

目录

花儿在我国众多的民族民间艺术中,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它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即是劳动人民生产劳动和感情世界的真实表白,也是劳动人民来倾吐心声的一种形式,广泛流传在

从内容上看,张家川花儿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表现爱情的如《白葡萄》、《把好人想成病汉了》等共有几十首,约占花儿总数的三分之二;二是表现生活的如《十和景》、《拉车工》等;三是反映历史故事的如《孟姜女》。

纵观张家川花儿表现的社会层面,真可谓是包罗万象,高歌爱情,控诉封建统治,演绎历史,咏唱现实,诉说人间风情,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窥出张家川的历史变迁,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地域特色

作为一种民歌形式,文学与音乐,二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张家川花儿的艺术世界,张家川花儿从文学角度讲,其内容精辟、凝练、富含哲理。

另外,张家川花儿还大量引人了本地方言土语,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有些歌词中用到了“干散”、“攒劲”、“阿达”等方言词汇,正是由于这些方言土语的使用,使得唱词自由灵活,通俗易懂,便于接受。

张家川地区的花儿与西北其他地方的花儿的最大区别是它最早就吸纳了秦文化的精髓秦腔的元素,因之具有秦韵的味道,这是其他地区的花儿不能与之相媲美的。 

花儿既有厚重的历史,但也有植根它的土壤和条件。张家川地区的回族花儿放歌于茫茫草原,缠绵于巍巍高山,倾诉于黄土高坡。 

张家川花儿表演张家川花儿表演

放歌于草原,因为这里由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水草丰盛,早在先秦时期就是秦始皇先祖秦非子的牧马之地。秦非子因在这里为周王室养马有功,受到周王室的册封,张家川地区就成了  “羸”姓之地,秦非子和其后的两代秦君就在张家川城西五里许的秦亭瓦泉村建立了秦部,为以后大秦势力向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后方和根据地,所以可以说张家川的秦亭瓦泉村是大秦帝国的发祥地。地处关山脚下的张家川地区是大秦帝国的牧马之地,而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乡相毗邻的陕西省陇县关山乡店子一带就是昔日的大唐皇室牧场。20077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张家川县属马鹿乡云凤山草原旅游风景区成功举办了“中国.甘肃.张家川首届关山花儿会”,盛况空前。省内外作家、诗人和专家学者以及青海经、临夏的部分著名花儿歌手激情演唱,本地歌手和省内外歌手在绿  草如茵的草原上放歌歌唱,实为自治县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会。 

缠绵于高山,张家川地属秦岭山脉的森林河谷地带,这里森林茂密,海拨高,山大沟深,河流纵横,无处不山处处山。站在高山顶漫花儿,悠扬缠绵,余音袅袅,回声嘹亮。 

倾诉于高坡,张家川是典型的西北地区黄土丘陵折皱带,一有季风,滚滚黄土尘就顺高坡扑面而来,尘埃里带有一股股牛羊粪的味道。所谓“妹妹坡坡上等哥哥,为的是对歌”。黄土高坡上对歌,大风从坡前刮过,风儿捎去了思念,传递了爱情,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趣。 

音乐特色

从音乐角度讲,由于张家川地处陕、甘交界的陇右大道上,加之有一部分从洮岷、河州迁居而来的回族村落,使得张家川花儿在行腔用调方面既有临夏花儿委婉悠长的特点,又受地方小曲的影响,并与陕西的眉户、婉婉腔相互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些原因,张家川花儿和其他地方的花儿相比,从音节调式,旋律手法,节拍节奏,曲式结构都独具特色。如《骡子带着马的铃》、《拉热着你不管了》。张家川花儿在调式上来说商调式和羽调式较多,如《好象绽开的牡丹》、《山上的青松山下的花》为商调式,《扬燕麦》、《二细的草帽双飘带》则为羽调式。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便利蜂    下一篇 行云工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