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皮影戏
目录
皮影戏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之一,它渊源久远。随着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国皮影曾传播国外,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研究学科,在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土耳其等国家都建有皮影艺术博物馆,并有的成立研究中心。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皮影艺术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电影艺术之祖”。
我国的皮影,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沿革,不断更新。又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方言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至今更是支系厐杂,在全国形成了更多的地方风格和不同的流派。灵璧皮影,就是我国皮影的支系之一,在影人雕镞、人物造型、操作技巧、演唱风格和传统剧目上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灵璧皮影艺人对灵璧皮影发展历史及其雕镞技艺和艺术特色却语焉不详,更乏于理论。笔者土生土长于灵璧,并在灵璧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三十馀年,对灵璧皮影艺术接触较多,并注意探讨与研究,为鉴往开来,振兴中华传统文化,仅就个人研究所得,整理成文,抑或有助于借鉴和取资。
在解放后的50年代初期,北京皮影艺人路景达就被中央美术学院聘请为该院教授,体现了我国最高的美术学府对民间优秀传统美术的尊重程度。就其概念本质是把对“人”尊重的意义放到对“物”(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研究上,这反映出一个新生的人民作主的国家改变了旧的文化观念转向了人民大众的文化,并朝着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上迈进一大步。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唤醒我们对传统艺术责任感的顿悟。灵璧县也是一个皮影戏荟萃的大县,作为县一级文化事业机构的文化馆,有责任把灵璧皮影艺术重视起来,并促其振兴。要发展祖国传统文化,一要追溯历史,二要继承传统;三要开拓未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艺术水准,面对未来社会。使得祖国传统艺术和人民生活进入高层次的文化领域。
灵璧皮影的“戳子”由上身、腰、双腿和两支胳臂等组成。上身则采用六分侧面型,也有七分或八分侧面型。这样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人物的性别、身份和性格。因为“戳子”是表现服装的,人物又是通过服装来表现性别和身份的。把上身雕镞成六分侧面型,使上身作出一定的侧转,便容易显示古代各类服饰的特征。如服饰的圆领、偏领、站领、斜襟、对襟,同时对腰部所束的玉带及腹部的盘龙;官衣胸前的“补子”;开氅胸前的狮、虎、麒麟;八卦衣胸前的太极图;旦角的裙袄、云肩等纹饰;武生的箭衣、漏肚;以及“靠”胸前的护心镜和背后的“靠旗”等都容易表现出来,对“戳子”的腰部则又进一步强调扭转,形成了七分或八分侧面型,以便于体现腹部与腰部的形态及装饰,如武夫的宽肩大肚,八戒的袒胸鼓腹,花旦的细腰婀娜等都容易表现出来。影人的两条小腿(大腿是和腰部雕镞在一起的)则又转成了八分至九分侧面型,而足、鞋而又摆成了五分侧面型,两只胳臂则雕成五分侧面型。胳臂又分上臂和肘袖两节。腰部是与大腿刻在一块皮革上的,小腿与足履刻在一块皮革上,上身与腰部铆连在一起,腰部下的大腿与两条小腿的膝关节处铆连在一起,这样便于操纵,能灵活地表现各种身段,并且看上去整体协调。虽然头、躯、肢、足的侧面不一致,但经操纵耍弄却越发显得体态矫健灵活,宛如戏剧舞台上基本功精深的演员一样,显得关节柔软松弛,肌肉富有弹力一样,更加增强了艺术效果。这种看起来不太合理的结构,正是艺术上最合理的需要,是象内与象外的结合,是最为典型的意象手法,是中国艺术的天才创造,它具备抽象与具象结合的意象造型,可谓“得意忘形”。灵璧皮影的人物制作就是用这种以多角度来表现形体特征的方式,它正与中国的山水画使用的散点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艺术手法。
皮影戏除雕镞人物外,导具的雕镞也很多。如我国传统戏剧是以桌椅为主要导具的。所谓“一桌分内外,两椅定乾坤”。单就皮影用的桌、椅、几、案就多至数十种。皮影戏桌上的导具是固定的,不是象戏曲舞台那样随意更换,所以皮影的桌案就要根据不同人物、不同场影的需要进行设计雕镞。如:龙案、御桌、官桌、公堂桌、八仙桌、书桌、喜案、祭桌、圆桌、月牙桌、石桌、棋桌、香案、条几、茶几、花几、梳妆桌等。椅类有龙椅、太师椅、虎皮椅、安人椅、花帔椅、龙墩、瓷墩、绣墩、石椅。桌椅造型奇特,装饰典雅,雕镞精细。采取高远透视和平远透视的手法,立体感强,见形见质。这些都可以显示出灵璧的皮影艺人的精湛技艺。皮影戏的导具门类很多,都要诸一雕镞。如兵器类有:开门刀、偃月刀、三刃刀、大头枪、荷包枪、双头枪、方大戟、双戟、双鞭、单剑、双剑、八楞锤、南瓜锤、流星锤、宣化斧、齐眉棍、金砸棒、禅杖、鸳鸯铲、钩镰等。旗类有:大纛旗、方纛旗、飞虎旗、龙旗、姓字旗,门枪旗、令旗、风旗、水旗、月华旗等。
灵璧皮影,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经过无数艺人的潜心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地改革和提高,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和特点,在人物的雕镞上能够抓住各类人物的不同特征,运用洗练的轮廓造型,夸张的装饰纹样,各类人物生灵活现。图案装饰纹样得宜,疏密有致,虚实得体。刀法犀利,雕镞精细,色彩明快,形质互见,形成了鲜明的灵璧地方色彩。
灵璧皮影早期的演出班子基本上是两至三人搭班。演出时由一人操纵影人(也称“挑”)兼说白演唱,另一个人伴奏(打击铙、鼓及木梆)兼伴唱,前人对灵璧皮影总结说:“三尺白布作戏台,两人敲打唱起来”和“一口道尽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百余年来,灵璧皮影的演唱一直是人少简装,他们活跃在广大城市和偏僻山村,受到各方面群众的喜爱。
灵璧皮影的传统剧目多为神话剧,如《东游记》、《西游记》、《封神榜》和一些折子戏及童话剧。在农村演出多为连台本,故事连贯,“扣”“帽”紧,能抓住观众,群众百听不厌。解放后的一九五八年,本人就辅导过灵璧九顶区皮影戏老艺人赵以亭编写新剧本,排练新剧目,并且谱写了固定唱腔,第一次使用乐队伴奏,为灵璧皮影的改革迈出第一步。
1963年,国民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生活尤显贫乏。此间,灵璧县文化馆组织一批优秀皮影戏艺人,成立了“灵璧县皮影实验剧团”,并培养一批女声伴唱演员,组成12人演出团体,选派文化干部随团领导。演出第一站即选择淮南市,因为淮南市煤矿密集,工人多,又多为城乡结合部,农民亦多。当时虽然日场晚场轮番上演,仍然场场暴满。每到一个剧场演出,往往都在月馀以上,有的剧场连续挽留。灵璧皮影实验剧团三年多没有走出淮南市,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皮影剧团才回县参加“革命”,中止了演出。就在这次回县后,影人及导具在“横扫牛鬼蛇神”的风暴中付之一炬,兴旺一时的灵璧皮影就此烟销灰灭。
十年“文革”期间,灵璧皮影受到了极大的歪曲和贬诋,说什么皮影戏表演的都是“牛鬼蛇神”,侧面脸不能表现正面英雄人物等等,灵璧皮影就此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灵璧皮影戏悄悄地开始萌动,小型班社恢复了演出,但是皮影雕镞艺术及演唱水平低下,不堪入目。一九八二年,安徽省文化厅举办“安徽省民间艺术会演大会”。这时笔者激情满怀,决心借这次全省会演大会之机,把灵璧皮影艺术再次推上最高层次,为进一步弘扬灵璧皮影戏文化贡献出自己的菲薄之力。为此,笔者对提高灵璧皮影艺术作出了全面规划。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下一篇 罗贝塔·彼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