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断丝弦锣鼓

断丝弦锣鼓是流行于安徽省宿松县的一种集民乐之大成的吹打弹唱合为一体的传统民间音乐,是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一种古老曲艺。它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锣鼓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综合了中国腹地锣鼓的众多优点,既吸纳了川蜀锣鼓的高低音对比,又借鉴了华北锣鼓的高亢粗犷;既融合了长江下游锣鼓的清亮悦耳,又汇入了江南锣鼓的圆润,并逐渐形成了宿松丝弦锣鼓音色柔和的主要特色。列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目录

断丝弦锣鼓断丝弦锣鼓
  宿松地处吴头楚尾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文化,断丝弦锣鼓就是安徽省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据文献记载,14世纪时的明朝初期在宿松县民间(尤其是在许岭、程集、凉亭、佐坝等地)甚为流行。每逢清明、庙会、灯会、祭祖、红白喜事乃至亲戚乡邻相互祝贺、拜访,都时兴演奏断丝弦锣鼓。乐队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富庶人家的老人去世、婚嫁之喜,请上一两个锣鼓班子,热闹三、五天。在这样的场合,锣鼓班子往往互相攀比较劲,比谁的曲牌多,比谁演奏得好。这对锣鼓演奏艺术的提高是一个无形的促进,艺人们的演艺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锤炼。同时,家族、乡邻之间在祭祖、红白喜事中也互相攀比。这一习俗就为断丝弦锣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这种经济支撑,使断丝弦锣鼓的宗师们按照各种场合和人们的不同需求,把山歌、黄梅调、文南词与锣鼓揉合在一起。他们打累了就吹,吹累了就打,喊戏的人喊累了就用唢呐吹奏代替。他们对曲目或改编、或独创,于是就出现了集民乐之大成的吹打弹唱合为一体的民间音乐——断丝弦锣鼓。

鲜明特色

断丝弦锣鼓,它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锣鼓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综合了中国腹地锣鼓的众多优点,既吸纳了川蜀锣鼓的高低音对比,又借鉴了华北锣鼓的高亢粗犷;既融合了长江下游锣鼓的清亮悦耳,又汇入了江南锣鼓的圆润,并逐渐形成了宿松丝弦锣鼓音色柔和的主要特色。宿松人民在劳动中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乡村音乐:山歌、渔歌、茶歌、秧歌。曲牌有几十种,其中分单体曲牌和联体曲牌。单体曲牌主要应用于打击乐的单独演奏,调式多样,旋律委婉细腻,节奏舒展流畅,便于表情达意。联体曲牌主要嵌入打击之中,曲牌明亮悦耳,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步伐性强,便于渲染气氛。

主要曲目

断丝弦锣鼓的曲牌流传有30余首,分为三类:一是打击乐和弦丝竹问奏的断丝弦曲调,有《金丝荷叶》、《断荷叶》、《破荷叶》等,这是它的主要曲牌;二是锣鼓曲牌,有《八哥洗澡》、《水底鱼》、《幺二蔓》、《四点清》等,它是丝弦锣鼓的骨干曲牌;三是丝弦曲牌,有《老八板》、《小四板》等,旋律细腻,委婉悦耳。在乐队中常与锣鼓曲配合演奏。

表演形式

断丝弦锣鼓断丝弦锣鼓
  断丝弦锣鼓乐队庞大,演奏时气氛热烈,最盛时正班有64个人,半班有32个人。乐器配置:管弦乐器有柳琴、二胡、唢呐、竹笛、的号。的号长1.2米,用黄铜铸造,没有音孔,全凭嘴唇和气的控制变化,吹气近似“宫、商、谷”的音,听起来像在尖叫,主要是烘托场面的气氛,使音乐有神秘的特色和粗犷的旋律,此种乐器已经失传。打击乐器有扁鼓、小锣、大锣、钹、马锣。马锣因外形像马蹄,比小锣大一点、厚一点。它是断丝弦锣鼓的主要乐器,演奏时左手用大拇指、食指、无名指夹着锣身,不停地移摆转动,右手用一个头大尾小的木槌连击锣心,木槌击锣心时,正好赶上锣身与手指脱离接触之际,故而音色及音的长短可以随着左手摆转幅度的大小而调整,发出奇特的悦耳之声。断丝弦锣鼓的多种曲牌是由马锣领奏,并不时把马锣抛向空中达2—3米之高,利用空气对马锣的阻力和振荡改变音波,以期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具有非同寻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断丝弦锣鼓产生民间,扎根在民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历代名师艺人,在辛勤劳作中虚心钻研,创造发展。断丝弦锣鼓使民间节假日庆典、红白喜事热热闹闹。

遗产保护

断丝弦锣鼓的曲牌素材取于民间,欣赏的对象也是普通民众。它朴素的人文色彩和审美意识,对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宿松县对断丝弦锣鼓就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一批文化工作者参与了断丝弦锣鼓音乐和曲牌的收集、整理工作。县文化馆和县文化局创研室组织专人,形成专班,走村访户,积极扶植着一个个散落民间的业余班底。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宿松县文化馆史培发馆长创作的现代剧目《拧成一股绳》断丝弦锣鼓,曾参加安庆地区文艺调演,获得全地区音乐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遭受文革的破坏,这一时期的断丝弦锣鼓几乎在民间销声匿迹,给这一古老艺术的延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宿松县政府再次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对断丝弦锣鼓进行了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收集、整理、采集了一批原始文字、音像资料,作为艺术奇葩的断丝弦锣鼓正式被编入县志和宿松文化志,同时其演奏技巧应用于黄梅戏和文南词的表演中,使黄梅戏和文南词的表演效果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期间,县政府对断丝弦锣鼓拯救、挖掘和保护、发展工作非常重视,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县文化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断丝弦锣鼓申报工作的专题汇报。为加强对断丝弦锣鼓的保护,县政府已把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并成功申报为安庆市第二批保护名录。决定在对断丝弦锣鼓的投入不得少于520万元,用于断丝弦锣鼓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理论研究,同时对传承人的培训、补助等。同时,断丝弦锣鼓保护工作被列入全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为全县重点文化保护工程,形成了会议纪要,制订了《宿松县断丝弦锣鼓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唐太宗吞蝗    下一篇 米莉莎·科犹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