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泸县第四中学

四川省重点中学——泸县第四中学,成立于1957年9月,位于泸州市中部,泸县东部,南依万里长江的兆雅镇。抓住高中教育发展的机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从原来的26亩扩展到120余亩,教学班从原来15个扩展到80个,学生从800多人扩展到现有在校生5300多人。

目录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学校距泸州主城区16公里,泸县县城33公里,重庆永川区60公里。

泸县第四中学成立之初一直到2002年12月,仍是一所县级初级中学。学校从1972年开始招收高中班。从1988年开始,为了推动学校的发展,县委县府作出了搬迁泸县第四中学的决定,搬迁到泸县

  中文名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  创办时间  1957年
  简 称  泸县四中  类 别  公立高中
  校 训  自强不息  所属地区  泸州市泸县

学校荣誉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2002年12月,学校创建成合格高完中;

2003年,学校先后创建成泸州市校风示范学校和泸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4年,学校创建成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2005年6月和10月,学校创建成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四川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2005年12月,学校创建成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办学理念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校训:
自强不息

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理想发展

办学特色:低进高出,优生更优

领导作风:廉洁团结,公正勤奋

校风:诚信自立,明德务实

教风:敬业博学,身正善教

学校发展规模:强势崛起 稳步推进 可持续发展

发展关键词: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

发展理念: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主题,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动力,质量品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展定位:川南地区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农村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精细化管理德育工作“八化”

1、生活设施“标准化”

2、管理系统“网络化”

3、一日生活“常规化”

4、管理制度“规范化”

5、管理过程“透明化”

6、考核评比“定量化”

7、住校氛围“温馨化”

8、住校管理“自主化”

学校事记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1994年 高考大打翻身仗,被市教育局领导誉为“泸州高中教育的一匹黑马”。

2002年 学校由一所初级中学升格为高级中学。

2003年 学校先后创建成泸州市校风示范学校和泸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4年 学校创建成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2005年 学校创建成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四川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同年12月,学校创建成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5年 泸州市高一、二管理现场会在该校召开,会议发出“向

泸县四中学习”的号召。高三教学质量评估获泸州市A类学校一等奖。

2006年 泸州市学校后勤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泸州市校务公

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该校召开。该校学生食堂被评为“泸州市中小学示范食堂”。该校被评为“四川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该校被评为“泸州市德育实践基地学校”。

高考成绩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以“低进高出,优生更优”彰显特色

1、自1994年该校高考大打翻身仗被称为“黑马”后,该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被赞为“一匹飞奔的骏马”,该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继续攀升,被誉为“泸州高中教育的一张名

片”。

高考年份 :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2003 2004 2005 2006

本科上线人数: 26 80 115 161 162 312 524 534 736

2、2006年是该校强势发展的一年

——高2006级高考再度跨越,勇创辉煌,取得了重点、本科硬上线735人的佳绩,较2005年高考净增201人,再次居泸州市第四位泸县第三位。重点、本科上线率42.86%,居泸州市省重点中学第一位;重点本科上线93人,其中应届生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居泸县第二,上线率居泸县第二;文科重点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人数均居泸县第二;补习生上重点、本科比率63.18%,居泸县第二;完成泸州市教育局下达目标任务的111%,居泸县第二。

高2007级参加泸州市2006年春期高二联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科以上入围341人,超出市教育局下达目标数68人,超额情况居泸州市第二;重点本科入围53人,超出市教育局下达目标数18人,超额情况居泸州市第一。

高2008级参加泸州市2006年春期高一联考,重本上线50人,本科上线324人,两项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居泸县第二位,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超出市教育局下达目标数95人,超额情况居泸县第一。

高2007级参加泸州市“一诊”考试,本科总入围人数785人,居泸县第三泸州市第四,其中,应届生入围总数居泸县第二。

高2007级参加泸州市“二诊”考试,本科总入围人数790人,仍居泸县第三泸州市第四,其中,应届生入围总数仍居泸县第二。

2006年,泸县四中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成绩显著,事实雄辩证明,泸县四中在跨越式发展中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制度建设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泸县四中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一流的管理”来促“一流的质量”,“以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思想。

①在策略上“求全”。“三全”管理模式引领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全方位整体管理精心构建“一纵三回路”,强调“四线”并进,协调一致;全过程科学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验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全员性民主管理追求“三多三少”即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商量,少一点说教。

②在过程上“求细”。以“教育无小事”为理念,以“落实”为标准,以“尽责”为良心,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基本指针。细化目标,明确职责,跟踪管理。

③在质量上“求精”。备课“精”,强调备课组集体智慧,以备课组“捆绑式”奖惩为杠杆;上课“精”,倡导决胜课堂,以跟踪听课为监督;辅导“精“,重视优生和学困生两头补差,以入围率和有效入围率为指标。

④在规则上“求明”。不断完善了学校一系列管理制度,教职工人手一册,有规则可依,有条款说话。

教师建设

该校一直把“两支队伍”建设看作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优先考虑,从舆论导向、资金预算到奖惩方案均有意识地朝教师队伍建设倾斜。

第一,干部队伍建设。校长、副校长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从上岗培训到提高培训、研修培训,通过系列化的培训,有力提升了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对中层干部的培训,主要采取校本培训模式与外出送培的方式,大力提高了他们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学校名师工程”,努力打造各级名师和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校各学科的排头兵。实施“年轻教师培养工程”,包括新教师业务准入制度、新教师拜师学艺制度、新教高三教师一对一跟踪听课制度等。实施“教师培养福利化制度”,外出进修、参观、考察、学习、访问等,作为一种福利待遇,只要积极上进者,机会均等。

教育教学

泸县四中泸县四中
  教育工作 以“实效性”为追求,以“系列化”为载体,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管理。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营造优良校风。

教学工作

1、管理:实行年级组管理、业务部门指导、教研组和备课组实施模式,每期考评定奖惩。

2、过程:实行学校领导三级巡查制,日日清、周周结、月月总。

3、措施:对教师,以“六认真”检查促教学规范化,以同年级备课组捆绑式奖惩促教学一体化,以新教师培养促教学科学化,以教育科研促教学内涵化,以“决胜课堂”促教学效能化;对学生,以系统的学法指导增强学生信心,以多种形式的强化练习促其能力形成,以抓两头带中间的培优补差措施实现“优生更优,低进高出”。

后勤服务

  1、学校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管理网络。

2、学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后勤服务管理制度,饭菜和物品的质量、价格、份量、卫生、服务态度均有明确的技术规范要求。

3、该校食堂、锅炉房的管理除了1名专职2名兼职人员外,学生会、团委会也参加其中。

4、学校狠抓关键环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①食堂、商店大宗货物实行定点采购的制度。②食堂、商店所有物资采购准入检查制度。③食堂所有原料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的制度。④食品留样和试尝制度。⑤设立学生维权岗,一日三餐均有学校团委、学生会的干部上岗。⑥食堂消费刷卡,日消费限制在10元以内。⑦一日三餐由食堂各菜班组轮流提供免费菜汤,由米饭面食班组免费提供米汤。

——2006年5月,泸州市学校后勤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该校召开,会议对该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色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1月,在四川省后勤工作会议上,该校应邀介绍后勤服务工作经验,得到省上领导及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2007年3月,该校再次作为泸州市唯一的代表,应邀参加四川省中等学校后勤例会,成为两所介绍经验的学校之一,省教育厅江树林副厅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要向泸县四中学习”的号召。

——2006年11月,泸州市校务公开先进经验交流会在该校召开,该校实施校务公开的做法在全市推广;2006年12月,该校被省教育厅等三家省级单位联合评为“四川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同扒肉条    下一篇 雅江县中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