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古戏台营造技艺

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以木雕为主,也有砖雕、石雕)、泥工、漆工、绘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戏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形成庑殿厅堂立面形象;戏台主要部件、构件有油梁、狮子枋、八字枋、月亮枋、斗拱、雀替、狮撑、悬柱、吊钵、吊篮、屏风和花格窗棂等。在古戏台建造过程中其雕塑最为关键并有着其独自的特色:一是雕塑种类齐全,浮雕、平雕、阴刻和镂雕皆备,极少二次打磨,刀痕清晰有力,质感亲切;二是突出浮雕,特别是油梁和狮子枋浮雕深达2-3寸,以便民众远视和仰视,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三是雕塑内容丰富,以戏文人物为主,花鸟风景为辅。迄今,乐平现存明清以来的400多座古戏台,每年仍接纳赣剧演出和其它剧种演出1000余场,彰显乐平古戏台建筑技艺的传承。2014年古戏台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乐平,位于

乐平古戏台主要代表有:涌山村昭穆堂戏台(明崇祯年间)、田里蔡家祠堂戏台(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以后有多次改动)、项家庄五桂堂戏台(清雍正八年)、塔前村洪汝仪家庭戏台(雍正年间,现被拆毁)、古田村董氏十八支房股总祠戏台(乾隆元年)、上堡村敦伦堂戏台(乾隆四年)、横路村叶氏九房祠堂戏台(乾隆十二年)、车溪村敦本堂戏台(乾隆十五年)、横路村叶氏四房祠堂戏台(乾隆二十六年)、叶氏九房戏台(推测乾隆年间建造)、叶氏大总祠戏台(推测乾隆年间建造)、菱田村皋二公祠堂戏台(乾隆三十三年)、甘村宣义公祠堂戏台(乾隆四十三年)以及建造年代尚未查出的稍田、石峡、沿沟、孟桥下徐、流芳、韩家、睦乐等村的祠堂戏台。这里以车溪敦本堂戏台来作典型展示。因为车溪敦本堂戏台,完全有资格可视为古饶、徽二州,那种“山高岭密、水急滩险的地域特征”的戏台建筑之代表,也视为十八世纪中华民族民间戏台建筑之经典。

工艺流程

1、选址

考虑到防潮、防晒、防风、通风、避邪等因素,通常都要聘请勘舆师察看地形风水,以达六合安静之目的。凡属祠堂台大抵戏台均座北朝南,对视正堂;凡属独立在广场中的万年台,其朝向多数是因地而宜。

2、开工

选择吉日良辰,由房股长和主持、主墨在鞭炮声中破土。有的地方还请道士画符,祈求工程顺利、村坊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营造中的古戏台营造中的古戏台

3、制图

依据村民和主持的意见,由主墨木工师傅负责制图并将图画在木板上、墙壁上或地下,现代则使用图纸。图分:正面图、侧面图、天图、地面图、棚图和角图。

4、选料

戏台用料讲究选料,对针叶树树干高大长直、纹理平直、材质均匀、质地较软加工容易的如杉、梓等木材,主要用在戏台大木构架。对阔叶树材质较硬、刨削加工表面有光泽、纹理美丽、耐磨、胀缩翘曲变形较大、易开裂、较难加工的木材,主要用于小木作工程,如樟、榉等木材。

5、施工

根据制图要求工匠各司其职,分头施工:大木承担木构架建造,小木承担门窗建造,石工承担台基、瓦作、脊顶、山墙等,雕工承担部、构件的雕刻,最后是油漆、飞金和中堂画、壁画的制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渠县临巴中学    下一篇 全晋酱梅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