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目录
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把需要岗位的人,培养成岗位需要的人管理理念
特色一:面向“三农”,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学校充分认识到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是农村职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坚持立足当地,服务“三农”, 定位于培养一大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实用性人才,做优做强“农字号”特色专业,为县域经济、市域经济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强专业建设,实行作为苍溪唯一的公办职业学校,长期以来都是苍溪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基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校发展,历届书记、县长为名誉校长,苍溪县第十二届党代会报告又把以学校为主体的“新兴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作为苍溪县“
马洪凯,男,36岁,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中学一级教师,现在我校担任计算机教学工作,并担任“9+3”藏区学生班主任。
马洪凯,我校的一个普通的教师,几年来,用他慈父般的爱心教书育人,用他的一片片爱心,帮助了我校的一批批贫困学生。他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贫困生托起了明天的希望。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马洪凯老师2007年到我校工作,并安排他担任“9+3”藏区学生的班主任,并担任三个班的计算机教学,在搞好工作的同时并竭尽全力帮助一个个贫困的学生。学校一个名叫王婷的学生穿着破旧,表现较好,品学皆优,但性格内向,并表示不想读书了,这一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为摸清情况,马洪凯向班主任了解了该生的大致情况,决定得用放假时间到这名学生家进行家访。2010年清明节放假,他坐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白驿镇的王婷家。眼前的情景不禁让马老师惊呆了:这个学生家住的是土墙房子,由于地震的影响,加之长久失修,有一半的部分已经垮塌,而另一半的裂开了大口子,家里也没有一样象样的家俱,一切显得那么陈旧。王婷的母亲由于患先天性白内障,往年还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东西,现在已经完全失明了,所以只能在家里摸着做点家务活。王婷的父亲由于没有技术,只能靠种点地勉强维持家中的生活。交谈中,王婷表示不想再读书了,想去打工以改变家庭。耳闻目睹这一切,马老师心碎了,他安慰王婷说:“你放心,老师一定会想办法让你读完书,学好一门技术,你要安心学习”。话是这么说,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马老师回到学校后利用千乡万才平台,把王婷的情况写在网上,争取为王婷申请爱心人士的资助。不到一个月,爱心人士看到了马老师写的文章后,给王婷寄来了第一笔资助金400元,送给王婷一大包衣服,并承诺每期都要资助她,一直到她毕业。通过马老师的努力,王婷同学在学校又露出笑容,并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
马洪凯担任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9+3”藏区学生,他们都来自阿坝州,大多数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学生远离家乡来到了这里读书,就需要老师对他们关爱。马洪凯老师明白: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他这里这样做了,近两年来,他把自己的爱心洒向这批少数民族学子的身上。在这些学生眼里,马洪凯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给他们关爱的“父亲”、值得信赖的“大哥哥”,最知心的“朋友”。苏英,一名藏族姑娘,2010年5月29日下午,苏英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马洪凯老师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得马上开刀切除阑尾。病情刻不容缓,若不动手术后果会很严重,马洪凯老师与她母亲通了电话后,决定马上动手术,马洪凯老师代其母亲在手术单上签字,并为苏英垫付手术费。虽然苏英母亲一直没有到学校,但马洪凯老师和学生一道在医院悉心照顾至到苏英康复,这令她非常感动,感受到了来自来自学校和不同民族的温暖。但康复后的苏英并没有高兴起来,反而更加忧郁起来。原来苏英家有四口人,2006年她父亲因病去逝,全家的重担全落在她母亲身上,但她母亲多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苏英在家排行老大,还有弟弟妹妹也在读书。全家一年仅靠母亲务农维持生计,一年收入也就1000多元,仅能勉强维持三姊妹读书的费用。作为老大的她,平时生活上省吃俭用,不想给母亲增加负担,她明白对于她这个家庭,不能浪费一分钱。4000多元医院费,加之后期养病的药费,合计得用5000多元,就算保险能报销2000多元,剩余的3000多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也算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这意味着用去了全家两三年的收入。马洪凯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把苏英的情况发布到网络上,很快得到了来自台湾爱心人士柯先生和黄女士的关注,先后向苏英捐献了20000台币,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当马洪凯老师把这笔资助金交到苏英手中,并通知她的母亲时,她哽噎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年来,通过马洪凯老师的努力推荐,共有140人次的贫困生得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资助金额67930元。这些爱心人士有的来自大陆、有的是台湾同胞,也有国外的好心人。一份份捐资凝聚着爱心人士的一片片爱心,也凝聚着马洪凯老师的心血。难怪学校的学生们都称他为“贫困生的贴心人”。
马洪凯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方园地里精耕细作,用爱心播种希望。马洪凯老师所做的事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但用一颗爱心执着地助人为乐,为贫困生撑起了一片蓝天。马洪凯助人为乐的品质也影响着学生,他所带的“9+3”藏区学生一年多来变化很多,学会了去关心人、学会了帮助人。马洪凯老师曾多次荣获得县、学校的“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也是对她辛勤教书育人、爱心默默奉献、助人为乐最真实的诠释。
白 华,女,汉族,生于1979年11月,现年32岁,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199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苍溪职中12级服装二班班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热爱学校,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勇于承担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法规,践行教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团结同志,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正直勇敢,敬业奉献,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实施藏区学生“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2009年秋苍溪职中接纳了一百二十名藏区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她担任了服装班的班主任,虽然自任教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积累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经验,但担任藏区同学的班主任工作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作为女教师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何况大部分藏区同学文化基础都较差,其中还有文盲,加上部分藏区学生纪律散漫,服从管理意识较差,个人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都较差,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她在教育过程中,立足藏区学生特点,进行大胆探索,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那就是情感教育法,做到了:以情暖人,以情管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爱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白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她心中的爱!也点亮了“9+3”孩子们人生道路中的希望之灯!她班的泽让拉么在国庆篝火晚会上无缘无故突然发病,是白老师和藏区生活老师及学校领导和所有同学一同和时间赛跑,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救护车上她双眼噙着泪水一声声的呼唤着“泽让拉么,你醒醒”,俨然是一位慈母在呼唤自己的女儿,看着她忙这忙那,在场的老师,同学和医生都被她的行动深深的感动了!当天她毅然丢下自己六岁的女儿一人在家,而她却在县人民医院整整守侯了她的学生两天两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帮助过的何止一个泽让拉么,还有扎西、更娜、吴静、袁艳秋等…… “9+3”的学生就是沐浴着这样的爱在茁壮的成长,这种爱细腻而温暖,学生生病她亲自带去医院给他们关怀和安慰;学生生活上困难了,她又慷慨解囊;思想上有疙瘩了,她苦口婆心;无论谁有了点滴进步,她都送去声声鼓励,送去一片挚爱!尽管如此,但她从不溺爱学生,只要是犯错误的学生她都公平、公正的严肃处理。如今,在她的感召与鼓励下沙杨初、更娜、旦根木初等同学于2010年5月4日光荣的加入了共青团,罗兴、吴静、马金月等同学也已经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2010年10月罗兴同学还幸运的被富士康录用为实习员工,就连我们苍溪职中“9+3”最调皮的学生现在也都变成听话的乖娃娃了。她常常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谈,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信仰,她总是教导他们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给他们讲藏汉本是一家,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接管了“9+3”的工作,她就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节假日,虽然家人偶尔也埋怨,但她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她的学生,陪学生过周末,过节假日成了她习以为常的工作,为了安排节假日的活动她也是煞费苦心,因为她要让远离故土的学生找到家的感觉,所以她还找机会让“9+3”学生和苍溪职中的学生相互交流,师生一起跳锅庄;羌历年还不忘在自己家里和学生一起包饺子给学生过节,为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民族习俗,带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新农村建设,这样大大加深了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每当开学的时候她也能收到来自学生们的“回报”,有带山核桃的,有带牦牛肉的,有带首饰的,还有带藏香的,这不正是她与“9+3”学生之间情谊的见证吗?
在工作上,她更是一丝不苟,定期给学生们上思想教育课,她非常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随时给他们心理辅导,她班上的学生吴静,来自汶川,是5.12地震的亲历者和受害者,也正是5.12让这个原本活泼开朗、单纯可爱花季少女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的妹妹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她对此始终无法释怀,从她到苍溪职中之后都很少看见她开心的笑过,起初她也只是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还以为她性格内向,也没太在意,直到后来,因为军训带队的黄老师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特意在动员大会上讲在5.12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是如何坚强求生的时候,吴静同学突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她才从同学那里知道了此事,她意识到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的打击有多大,急需心理疏导,不然她会始终因为走不出那个阴影而变得更加脆弱,于是她想帮她,用她的爱让她的心灵复苏,为此还专门制定了帮她的方案:分散注意力,让时间慢慢抚平伤痛;真心坦诚交流,多方引导,让她学会面对和承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她;发挥她的特长,让她找回自信。吴静很喜欢跳舞,于是她把很多的机会都留给她,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她的组织能力,一方面也让她暂时忘掉了伤痛,在活动中找回自信,相信自己,虽然失去亲人,但依然坚强!所以,在冬季运动会上跳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编排的藏族舞蹈《赛马汉子》不但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团县委主办的五四文艺晚会,受到了全县人民的好评,有了这些成绩她自信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吴静同学已渐渐的远离了伤痛,正努力重新做回原来那个活泼、开朗、善良的吴静,不同的是现在的她比原来多了一份坚强和承担,也已经重拾自信,正在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生活中她还经常教育学生要谦虚谨慎,放低生活姿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事就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珍惜友情,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学会感恩,多做好事,培养豁达的心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为鼓励“9+3”的同学继续把运动会上的拼搏精神用到学习中去,她还特意给他们开了一个特别的庆功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身上闪光的地方,增加他们的信心,赋予他们学习的动力。在她的指导下,“9+3”学生在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上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可以这样说,她心里每时每刻总是想着她的学生,她慈爱、心细、公平、善良、胸怀宽广、无私奉献!在“9+3”孩子们的心里她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她不为名,不为利,只为“9+3”的学生,她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涓相报,但求人生无悔!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她却能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幸福!
该同志在教研教改中积极主动,在教学实践中还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有多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如她撰写的《爱,在感动中升华》一文在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让学生学会在快乐中作文》发表于2008年《新课程》第十二期,《善用“导”字活教育》发表于广元日报2008年第308期,2008年她撰写了《浅谈语文教学课堂语言的应用》一文,在广元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也荣获二等奖。2009年她制作的《荷塘月色》电脑课件在参加“广元市第八届中小学师生科技节”活动中荣获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广元市职业教育语文优质课竞赛获三等奖,2009年还被苍溪县教育局、苍溪县教育工会评为“教育创新劳动能手”。总之,该同志思想素质高,师德形象好。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能从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深受学生爱戴,勤奋工作,敬业奉献精神受人敬佩。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