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徽州烧饼

“徽州烧饼”色泽蟹黄,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酥松油润而不腻。

目录

徽州烧饼徽州烧饼

徽州烧饼传统制作工艺均以上等精面、净肥膘肉、梅干菜、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过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并在特制的木炭炉中烧烤,将饼坯贴于炉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尽后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小吃历史

徽州烧饼徽州烧饼

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足迹遍步四海,商贸贯通中西。在徽商的发源地徽州,由于食材遍布,徽州烧饼诞生于民间,渐成当地百姓传统的小吃,成为徽州最有特色的地产风物之一。由于烧饼存放时间较长,利于携带,适合于旅途食用,又成为徽商外出经营的随身“三宝”(“一包饼、两本书、三根绳”)之一,不仅是徽商外出的充饥之物,更成为徽商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精神的象征和见证。因此备受徽商亲睐,常常作为礼品馈赠四海商友宾朋。

清乾隆十八年(1751年)两淮盐商八大总商之首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用徽州特有的菜肴和茶点接驾,进贡的徽州烧饼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徽州烧饼更成为各界人士追捧的佳品。徽州烧饼取材考究,工艺精湛,风味独特。

徽州烧饼最初产生于何时已难以考证,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争战徽州时避难徽州农家,饥饿难当,在尝食主人家的烧饼后饥感顿消,满口生香,大为赞赏,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仍对此烧饼念念不忘。说明当时烧饼已经流行于徽州民间。明清时期,徽商兴起。

明清时制作烧饼的用具为木质、竹质或铁质的,具体为操作台板、木制擀面杖、走锤、铲刀、毛刷、腌菜缸、蒸煮灶、蒸笼、晾晒竹匾、烤烧饼炉和焖炉。现代工业为酥饼成形机、供馅机、搅拌机、开酥机、电烤炉、焖炉房、烤盘、烤盘台车和包装机。

制作方法

徽州烧饼徽州烧饼

用标准面粉一斤,菜油一两五钱,肥猪肉四两,干菜(咸)二两五钱,木炭半斤,糖稀、味精、酱油少许。

首先把肥猪肉切成小方丁儿,将梅干菜切碎,加上少许味精、酱油拌匀待用。

接着将一斤面粉用水半斤(30%开水泡过后,再用70%冷水拌匀和拢),任其发酵几分钟后,再用碱或苏打粉一钱左右,搓扁后滚薄,涂上素油,撒点生面粉,转起来,搓成长条,摘分二十个粉团,把切好的馅逐个包在粉团中间,揿平成饼状,涂上糖稀,撒上芝麻,贴上烘炉(炉内要热,四周热度均匀,可用一小团面试试炉子,面团若呈白色则显得不够热,若呈黑色则显得太热,只有呈黄色则显得炉子热度适中),

待烧饼烘成黄色后,下面炉口闭火二三分钟,使得烧饼发酥,猪肉出油,即可出炉。因为这类烧饼外皮酥脆,并且含有梅干菜的清香鲜味,形似螃蟹背壳,色泽泛黄,故得名“蟹壳黄”。刚刚出炉的“蟹壳黄”不待入口,便觉香味浓烈,咬上一口,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

小吃特色

“徽州烧饼”色泽蟹黄,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酥松油润而不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顺慈    下一篇 梅尔·丹尼尔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