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民族中学
目录
凉山民族中学始建于1988年,1990年秋季正式办学,是一所州属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完全中学。
在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示范性普通中学、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民族中学分北南两个校区,北校区为校本部和高中部,南校区是初中部。
在北校区,1990年竣工的主体教学大楼集民族特色和现代风格于一体,饰以彝族传统图案。游廊和四个角亭上的琉璃瓦,在西昌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南校区,落成于2000年的教学大楼巍然屹立。雪白的墙体,碧绿的琉璃瓦檐衬,气宇轩昂。校内树木葱茏,掩映高楼,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校园中漫步着身穿民族服饰的少男少女,平添生趣。
夜晚,华灯齐放,南北相望的两座教学大楼,通体透明,宛如琼楼玉宇。每逢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师生们在足球场上,在篮球场上,在乒乓球台边,龙腾虎跃;在花园之中,在三角梅覆盖的游廊之中,或小憩、或吟咏、或戏逐,一派生机。
学校拥有各类教室100余间,均宽敞明亮;办公室数十间,电话、电脑及其他设备,一应俱全。南北校区的厨房,均按“国重”标准,加以改造修缮,两个食堂,宽敞明亮,餐桌凳椅齐备。
新建的学生寝室,按公寓式标准设计建造;原先的寝室,则进行改造,每个寝室配有衣柜、电话。
凉山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们的衣食住行,均得到很好的保障。
1988年4月19日,省政府批准建立直属州教育局的凉山民族中学,1990年9月开始招生。办学之初,只有高中,每个年级两个班。学校初创,阒然无闻。
领导和教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发愤图强,各族学生刻苦努力,以勤补拙,锲而不舍。
1993年,首届高三两个毕业班92人参加高考,以数学、政治全市第一的成绩,一鸣惊人。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一年,开始招收初一新生,遂成完中。办学规模达到4个年级,11个班,510名学生。
1994年,通过“办学基本要求检查验收学校”,标志着凉山民族中学步入一流,与西昌市先进学校并驾齐驱。
1997年,获“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称号,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评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学校声望与日俱增。
2001年,州政府决定原西昌师范学校与凉山民族中学合并。两川归一,汇而融之,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办学效益极大提高。
2002年,凉山民族中学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再创佳绩。文科实现稳步前进,理科人均总分、省本科线率、省重点线率等三项指标,继续名列全州第一,并创新高。这一年,学校通过了“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完)中”的验收,为创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凉山民族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社会进步育人”。学校以德才兼备为条件对教师进行遴选、调入,继而培养、锻炼,使之迅速成为业务骨干、教学能手或优秀班主任。
凉山民族中学已形成“敬业、博学、善教、奉献”的教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则是“五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学会竞争”。
在“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创一流”思想指导下,把学生培养成高一级学校的优秀人才和凉山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凉山民族中学成功的办学经验。
第一,凉山民族中学直属州教育局,凉山州委、州政府特别关注和支持。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在人员的调入上,一路绿灯。在办学的历程中,几次重大决策,使凉山民族中学得以迅速发展。依靠政府,学校自强,求得长期持久的呵护关爱。
第二,学习、团结、廉政、高效的领导班子,也是学校办学业绩突出的重要因素。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校务管理、治学措施、保障服务等,都体现着他们有改革创新精神和视民族教育为使命的事业心。
第三,凉山民族中学把好“进人关”,荟萃了全州精英,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进民中要经过严格考核、遴选,报州教育局研究,州长亲自审批,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进校后,组织学习,加担子,促进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学校从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上进行培训,使之在教学、教改、教研方面永不掉队。学校制定并实施《凉山民族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意见》,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和教师聘任制,并强化激励机制。高素质的师资,创造出“凉山教育的奇迹”,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四,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凉山民族中学根据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体,且都寄宿校内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严密的管理,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措施有全天候、全方位的“封闭式”管理,军训、参观,周会、夕会制度,校内文体活动,优美环境和文化氛围陶冶,常规管理评比,奖助学金评定等等。
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可以全身心地修养品德,进取学业,锻炼体魄,文明习惯得以养成。
凉山民族中学在凉山州率先于2002年建成1000M主干、100 M到桌面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设立了网管中心,全面负责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校园网配有教学科研系统、校园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系统、网络学习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在Internet上能查看我校情况。
凉山民中有全套的广播器材和摄像编辑设备,能进行VCD转换。学校在每个班配有闭路电视系统,各班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节目,还能收看本校自己编辑播放的节目。各班还配有一套投影仪、收录机和影碟机,可方便地进行演示教学。
凉山民中建成两套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一套是北大附中的,另一套是成都七中的,并实现与成都七中同步互动教学。学校备有微机室3间,200余台电脑;语言实验室两间;多媒体演播厅两间;远程直播教室一间;多媒体备课室一间,配有14台计算机,教师可在此制作课件;音像电子馆正在建设之中。
还有幻灯投影仪27套,录音录像资料1600小时,自制VCD课件100余张,教育资源库拥有初、高中各学科课件三万余件。凉山民中在2002年补助教职工每人购置一台电脑,教师可方便地采集相关信息,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凉山民族中学的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在凉山是首屈一指的,这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必定会在教育教学上大显神威。传统的实验设备,在凉山民中也是一流的。
学校新建和改造实验室8间,340平方米;准备室6间,200平方米;仪器室6间,200平方米。
学校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民中”为主题,坚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社会进步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强化管理、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坚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生活、学会竞争”的育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创新精神,创造了显著的办学业绩。
——凉山州民族中学开展扶贫助学工作纪实
近年来,凉山州民族中学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争取援助资金,扎实开展扶贫助学工作。
在州委、州政府扶贫工作精神的指引下,该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坚持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发展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贫困生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助学工作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2014至2015学年,政府、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均向该校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筹集爱心助学金1090余万元,联系结对和资助贫困学生4983人,其中资助大学新生137人、高中在校学生4846人,为更多贫困学子插上了让梦想起飞的翅膀。
让爱与温暖在这里蔓延
2017年,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凉山州教育局基金会资助的35名贫困学生都已顺利到校报到,开始了精彩的大学生活。受到“上大学工程”资助的学生每人每年可领取6000元资助金,领取时间为大学四年。今年刚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丰毅同学表示,非常感谢学校及基金会的关心和帮扶,他一定会在大学校园里多多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翻看学校2015年暑期资助贫困大学生名录,其中不乏考取了吉林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家穷志不穷,尽管家庭条件困难,但一心向学,都考取了这么好的大学。如果因为无力负担学费而放弃学业的话,就太遗憾了,我们肯定要尽力帮扶。”学校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为了不让贫困学子遗憾失学,今年的高校录取工作结束后,凉山州民族中学就积极做好暑期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通过层层级级的网络,全面了解贫困学子的家庭情况,经过精准的信息采集,最终选择35名贫困学生作为“上大学工程”项目的资助对象进行资助。
而“上大学工程”只是该校众多资助项目里的一个,“要不是扶贫协会的援助,我根本得不到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非常感谢他们。”今年该校有3名同学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孙文富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进入新的校园后,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一定会加倍努力,让未来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纷呈。
领导高度重视 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抓好扶贫助学工作,该校成立了扶贫助学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学生处、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学校扶贫助学号召,各年级、班级先后开展了贫困生摸底建档工作,实现了学校“不让一名积极上进的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
——摸排学生家庭情况,建立贫困学生档案。每学年初,通过招生调查、上门家访、收取学生贫困证明、审核贫困证明等方式对全校贫困生进行一次普查,掌握贫困学生情况,建立并不断更新完善困难学生数据库。
——扶助程序公开透明,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学校成立了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贫困生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学生提交申请和贫困证明、班主任摸底、学生处审查、校领导把关、受助学生公示等程序,真正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凝聚爱心力量 拓展扶贫助学路径
多年来,凉山州民族中学通过抓好“天使班”、“育才班”等爱心班建设,尽可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初中毕业生能顺利就读高中,让贫困高中毕业生能圆梦大学。经过多方努力,政府、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纷纷向学校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解除学习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凉山州民族中学开展捐资助学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扶贫困学子,这些学子承载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心,顺利走入大学校园,很多人现在都已踏上工作岗位。当年受扶贫开发协会资助的学子进入社会后,也开始用辛勤的工作、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把爱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多年来,凉山州民族中学持之以恒的捐资助学工作,帮助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子圆了求学成才的梦想。
“扶贫助学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乎寒门学子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扶助工作做得更好,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感受社会的关爱,学校的温暖。”对于未来,学校负责人表示,要做的还有很多。(凉山州民族中学官网)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