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目录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其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俗称“当阳峪绞胎瓷”。
1. 根据装饰方式来说可分为四种:一为绞胎瓷器,即器物坯胎用两色绞花泥料拉坯成型,再施透明釉料;二为绞贴胎瓷器,即器胎用高岭土拉坯成型后,再用两色绞花泥料切成薄片,一片片满贴在胎体上,经过修整,再施透明釉料,故片状之间有拼接痕迹;三为拼花贴面绞胎器,此法多见于瓷枕类,其法是用白泥制枕坯,枕面贴绞胎花朵形泥片,枕坯四周局部贴黑、白绞胎泥片,空白处填黑或白色瓷泥,再施透明釉,或黄釉、绿釉、三彩釉;四为绞胎陶器,即将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或多色)胎泥相间糅合在一起做坯成型,不施釉。
2. 根据器物的特征可分为三种:全绞胎(器物内外均能看到花纹),局部绞胎(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只绞器物的一部分),全部贴面绞胎和局部贴面绞胎。有的器物上几种工艺并用,像绞胎骑马狩猎俑尾巴是全绞,其他身体部位是贴面绞胎;像巩县窑的花枕,既是贴面绞胎又是局部绞胎和镶嵌工艺。
3. 还有一种绞胎工艺,就是绞化妆土工艺。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制成浆糊状的泥浆,搅拌几下平洒在工作台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泥浆上滚动蘸浆,阴干之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利用这种方法装饰的陶瓷器,其花纹与前述绞胎的花纹不同,而如浮云流水、霞蔚蒸腾,给人以变化万千之感。由于工艺有别,所以,这三者所适用的器物类型和装饰部位也不尽相同。前两者以装饰盘、碗、瓶、罐、炉、枕等器型居多,装饰部位除局部镶嵌之外,一般都是全器均饰有花纹。后者主要是装饰瓶、罐等圆柱体器型,装饰部位一般都在器物的肩、胸、腹等显要部位,基本上没有饰于全器的。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因“焦家作坊”而得名。丰富的自然矿藏资源和黄河文化中心区的地缘优势,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延续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和丰富的文化土壤。当阳峪绞胎瓷以太行山特有的矸石为制瓷原料,制作流程为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拉坯、编花、贴片、镶嵌等)、修胎、阴干、打磨、施釉、焙烧(柴或煤)等30多道工序。因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也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表里如一的瓷器。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曾评价绞胎瓷为“瓷中君子”,并因其由多色瓷泥相间揉和而成,且所出成品纹饰各不相同,故又言乃“君子和而不同”。当阳峪绞胎瓷工艺复杂,每道工艺要求极其严格,尤其是在手工制胎的编花和高温烧造过程中,对不同泥料各项系数的把握都强调精准,因此成品率低,这也是其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缘由之一。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的特征着重表现在:胎变和窖变相结合的陶瓷产物;多色瓷泥相间揉合而成;瓷器的纹饰装饰内外通透且变化多样,如羽毛、席编、菊花、自然纹等。当阳峪绞胎瓷因其瓷质韧性强、敲击声音清脆悦耳、独树一帜的绞胎制作技法,在北宋年间就闻名遐迩,当阳峪也因此被誉为“绞胎瓷之乡”。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