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童增书简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为大学老师的童增发起了民间对日索赔运动。1992年,童增草拟了《关于向日本国索取受害赔偿的议案》,在70名人大代表的签名提议下,被正式列入当年“两会”第7号议案和第10号议案。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全国各地二战受害者纷纷来北京,向其寻求帮助,也有许多受害者或遗属纷纷写信给童增,反映本人、家庭或当地在当时所受残害,控诉日军烧、杀、抢、掠罪行……各类信件前后将近一万封,所揭露日军当年在华所犯暴行惨不忍睹、罄竹难书,这些珍贵的信件后来被媒体称作《童增书简》,也被称为中国二战受害者的史料库。2018年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在两会上递交了“关于申报《童增书简》为‘世界记忆遗产’的提案”。
项目名称
童增书简
起源于
1990年
发起人
童增
项目内容
收集了上万封中国二战受害者来信,对日军侵华暴行进行“民间索赔”。
重要地位
2018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在两会上递交了“关于申报《童增书简》为‘世界记忆遗产’的提案”。

目录

童增及书简童增及书简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为大学老师的

童增书简童增书简

《童增书简》是现存于民间的珍贵史料,一万余封中国二战受害者的亲声控诉,时刻警示、促使着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这笔属于人类的记忆财富,值得永久珍藏与传承。

“我希望国家能将中国二战受害者的信件(又称《童增书简》)整理好、保存好、管理好。因为今后不会再有任何中国二战受害者写信给任何人了,他们几乎都离开了人世,”2018年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童增童增

“10000个正义的呼声——童增书简”项目起源始于1990年。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关心时事和爱国的中国人,拥有法学硕士学位的童增先生研究了关于在战争期间一个国家对他国公民犯下暴行相关赔偿的各种国际法律案件和问题。在找到了很多一个国家受害者从犯下暴行的他国政府获得赔偿的先例之后,他得到的结论是,那些身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暴行受害者的中国公民拥有向日本(向日本政府,或者在奴役劳动的情况下,还向使用这些奴役劳工的日本企业)索赔的一切权利。特别是,他区别了中国政府向日本索赔的情况和中国公民向日本索赔的情况。这意味着,当中国政府在1972年两国建交时期以善意姿态放弃向日本索赔的权利时,中国政府只是放弃了中国政府方面向日本索赔的权利,并没有放弃中国公民向日本索赔的权利。

1990年7月,童增先生在 万言书《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中概述了自己的发现。他将万言书寄给中国的各大报纸,但没有一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童增童增

之后,在1991年3月下旬,他将自己的万言书寄给了当时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并且又提醒了新闻界。这一次,1991年3月30日香港报纸“明报”发表了关于万言书的简短文章。几天后,他和他的一名学生陈健还向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各位代表们分发了万言书的复印本。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喜欢他的提议,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此作为议案提交。虽然这个问题并未在1991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因为它已经超出了1991年全国人大会议提交议案的截止日期,但是这篇万言书的媒体报道(特别是在1992年全国人大会议后)在全国上下点燃了一把烈火。

对日军犯下的暴行索赔是成千上万名日本暴行的中国受害者及其亲属埋藏于内心和灵魂深处,为寻求正义和了结而期待已久的项目。成千上万的人写信给童增,支持和感谢他的提议,并且写信向他提供他们或他们的家属曾经历过的暴行细节。几年内,童增先生收到了约10000封这样的信件。这就是本项目/网站被称为“10000个正义的呼声”的原因。

项目发展

从2014年开始,由美国华侨基金会出资,曾担任美国新泽西州含德市市长的柴大定博士和现美国新泽西州抗战史维会会长的曹赞文博士,共同发起和主持“10000个正义的呼声——童增书简”网站(https://www.10000cfj.org/),开始公开这万封来信,现部分已上传,有20多位美籍华人和美国人将其中460封翻译成英文。这一网站目前已经成为美、加等国一些学校的老师向学生讲述二战亚洲史实的一个重要平台。国内辽宁教育出版社已定于今年7月正式出版《童增书简:二战受害者100封控诉信》(中英文对照)。接着,还会将其翻译成日文、俄文、德文等多国文字出版。

项目意义

本项目目的在于创建来自呼唤正义的受害者们文字记载历史的数字档案,并向世界展示数千封童先生20多年前收到的信件。这个记录受害者第一手经历的数字档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日本政府提出的所有不实说法。它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通过最终解决早就应该消除的不公正,这将有助于建立日本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真正友谊和日本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真正和平。

不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后果是,人民将会重蹈覆辙,历史将会重演。我们不愿这样的历史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重现。

项目申遗

根据上述情况,有必要把中国二战受害者的控诉信传播到全世界,如果通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方式。因此,政协委员吕国泉特建议将《童增书简》于2018年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提议国家档案局等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由领导牵头申报之事。同时可与年届花甲的童增联系,将中国二战受害者的信件整理好、保存好、管理好。因为今后不会再有任何中国二战受害者写信给任何人了,他们几乎都离开了人世。

申遗意义

其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在于:

(1)把中国民间记忆遗产升格为世界记忆遗产,将日本侵华战争罪行公之于众,有助于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2)我国已推出《南京大屠杀档案》《侵华战犯笔录》《侵华战犯书信》等,如果我们再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二战受害者的控诉,可以让西方国家不仅记住“纳粹”暴行,还记住日本侵略者暴行,普及教育意义极大,特别是对日本国民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3)《童增书简》申遗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用众多中国战争受害者的苦难遭遇和声声呐喊告诫全世界一些国家,不得再犯屠杀平民等战争罪行,否则永远会被追讨。

申遗优势

将《童增书简》申请为“世界记忆遗产”具有如下优势:

1、正义性。《童增书简》客观反映了广大中国二战受害者正义的呼声,告诉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防止战争悲剧重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2、真实性。上世纪90年代已是战后近50年了,当时的二战受害者仍然提笔向一位陌生的、且没有经历过二战的年轻人写信倾诉,都是真实经历和心中所想,可信度高。

3、原始性。《童增书简》是众多中国二战受害者控诉日军各类暴行的普通信件,没有进行加工修饰过,有说服力。

4、唯一性。众多战争受害者给当时一位大学普通老师写信,寻求帮助和支持,这在全世界是少见的,有中国特色。

5、世界性。国际法严格禁止“战争罪行”,西方国家更相信受害者自己发声的证据,中国二战受害者的声音是全世界二战受害者声音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童增书简》能体现这一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和县第一中学    下一篇 实践二十号卫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