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纱厂
目录
这组黄色建筑群就是曾被称为“湖南第一纱厂”的长沙第二批近现代保护建筑——裕湘纱厂,是长沙保存最好的“工业遗产”。
湖南第一纱厂是1912年由老同盟会员、湖南都督府参议员吴作霖创建的,最初为官商合办的经华纱厂,1932年才改名为湖南第一纱厂。
解放后在湖南第一纱厂旧址上建起来裕湘纱厂,在裕湘纱厂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沙纺织厂。
至今保存完好的西式纱厂门楼为1919年建成的,显示民国初年风貌。
80多年过去了,裕湘纱厂门楼还完好无缺地保存在岳麓区银盆岭湘江河畔。外观为浅黄色的方形的门楼,一颗硕大的五角星浮雕镶嵌在门顶横梁的正中间,四角各由两根圆石柱支撑,石砌拱门,三层楼檐外挑,构造庄重,半圆形顶心,从门楼、到厂房浑然一体,古色古香。
2002年,该老建筑被长沙市政府公布为长沙的近现代保护建筑;
2005年,该老建筑又被长沙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919年皖系军阀 张敬尧盘踞湖南时,企图将纱厂卖给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遭到省会各界强烈反对,未能得逞。
直到1920年6月,张敬尧被逐出湖南,谭延闿三度主湘,才命原财政厅长袁家普主持厂务,恢复筹办。
到1921年初具规模,开工生产。
上世纪30年代初是纱厂的扩展时期,省政府拨款153.65万元开办湘省第一家动力织布厂,由何元文任厂长。
经过两年的筹建,扩建了厂房,添置布机248台,新增1万纱绽及整经、浆纱、锅炉、发电等设备,于1932年投产,更名为湖南第一纺织厂,员工增至3000余人,年产纱2.5万件,棉布2000余匹。
到1933年盈利20余万元。
1938年9月日本侵略军犯湘,省政府令湖南第一纺织厂将1万纱绽,248台布机等生产设备迁往黔阳县安江镇,成为今安江纺织印染厂的前身。
未迁走的4万纱绽、机器设备及厂房均毁于当年的“文夕”大火。
抗战胜利后,在遗址上复建裕湘纱厂。
“文夕大火”那年,纱厂厂房被烧毁,但门楼和两栋老办公楼组成的建筑群逃过一劫。
不仅因为裕湘纱厂有着凯旋门的造型,而且象征着湖南近代工业的辉煌和历史。
既能让人想起当时工业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生产场面,同时也能让人唤起“热情燃烧的岁月”与“老上海时光”的怀旧情调。
为保住裕湘纱厂门楼及部分厂房老建筑,潇湘大道北段不径直北上,而是往西偏移,整个道路路幅在古建筑西侧,道路东边线与古建筑距离控制在5米。
2005年08月,长沙市文物征集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远赴怀化,在怀化黔阳县安江纺织厂,工作人员发现了两台湖南第一纱厂遗留下来的1914年英制纺织机,这两台湖南第一纱厂的“元老”至今仍在使用。
1938年从长沙迁移过来的织布机,也已陆续淘汰掉,因此现存的这两台机器十分珍贵,是近代湖南民族纺织业发展的实物见证。
目前,市博物馆正与安江纺织厂协商征集的有关事宜。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