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是2003年新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是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

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博物馆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其藏品乃是由几代地质学者、本校师生自上个世纪以来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也包括了校友和国际友人等捐赠的标本、以及部分购置的标本。目前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博物馆现已开辟了6个常设展厅,分别为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矿物岩石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产资源展厅和张和捐赠展厅,还将开设水资源、环境和地质灾害展厅,还有2个临时展厅和科普教室。

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在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同时,一直坚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地学科普教育,精心打造科普教育的品牌,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先后获评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示范旅游景区、武汉市博物馆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旅游景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始终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办馆宗旨,坚持以地球科学为核心,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工作,面向高校,服务教学科研,成为求证的课堂;面向社会,强化科学普及,是公众求知的殿堂;面向游客,深化科教旅游,是观众们探秘的乐园!

在博物馆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大力彰显博物馆的地学特色,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和服务的靓丽名片,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努力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序厅

当您步入博物馆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面积达100平米的灰色墙面。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壁,而是一面珍贵的化石墙壁,是2亿多年前的爬行类动物留下的痕迹形成的化石。大家来看看右边那条规矩的正玄曲线,上面和下面也有,推测是当时的鱼游动的时候,鱼鳍扫出来的痕迹保留到了今天;下边的一道一道弯曲的线条,是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再看左边,有大量的爪子印,那是当时的小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留下的脚印。这面化石墙采自陕西北部,高7.2米,宽13.9米,面积100平方米,集科学性、完整性和观赏性于一体。

地球奥秘展厅

进入地球奥秘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布满整个展厅穹顶的湛蓝色漩涡星系图,形成了略带神秘的展厅氛围,更好地突出了“奥秘”这一大主题。

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奇迹——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

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化石是揭开生命演化的一把钥匙,它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及科学实验,认为生命起源于元素的化学进化。大约在距今38亿年的太古宙初期,产生了具有遗传复制和新陈代谢能力的原始生命,实现了有机生命的无机诞生。生物界便开始经历由单一到多样、低级到高级、海洋到陆地的进化过程。

矿物岩石展厅

球的表面崎岖不平,高山、大海、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织成一幅幅锦绣河山。高山上分布着奇异怪石,河岸边耸立陡壁悬崖,广阔的海底在淤泥底下就是坚硬的岩石,岩石组成了整个地壳。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在我们脚下,各种各样的矿物和岩石组成了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

珠宝玉石展厅

珠宝玉石是地球赋予人类的绮丽瑰宝,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尽情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浓缩了自然界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所有精华,体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演绎着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浪漫诗篇。

矿产资源展厅

矿产是指天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矿物和岩石。矿产大多为固态,也有气态和液态矿产,如天然气和石油。

张和捐赠化石展厅

张和,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从事化石收藏和研究工作20余年。

2007年张和向逸夫博物馆捐赠260余件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为你揭开辽西——这个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神秘面纱。

场馆章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始建于1982年。2001年,受邵逸夫基金资助,新博物馆建设开始启动。2005年4月30日,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博物馆在1998年被命名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武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基于博物馆面临的新的形势,为了统一认识、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特制定博物馆章程。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博物馆在行政上隶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业务指导机构为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工作委员会。

第二条 博物馆的办馆宗旨是“两个面向”,即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教旅游活动。

第三条 博物馆坚持并发挥教育、科研、典藏三大职能。教育是博物馆建设的目的,科研是博物馆建设的主线,典藏是博物馆建设的基础。

第四条 博物馆内设机构为陈列研究部、社教部和办公室。陈列研究部承担博物馆业务建设工作,社教部承担博物馆参观组织和服务工作,办公室承担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

第五条 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包括业务建设、科研学术、社会服务、综合管理与后勤保障等方面。年度工作安排遵循分工协作、统一调配的原则。

第二章 陈列展览

第六条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包括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包括反映地质学主体框架的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矿产资源展厅以及校史展厅。临时展览是指与有关单位或个人合作举办的不同期限的主体展览。

第七条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为本校、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服务,同时面向社会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第八条 博物馆将根据学科发展动向、专业教学和科普旅游的需要以及标本的情况等,对基本陈列进行不定期的更新,或者增加基本陈列。

第九条 博物馆将根据学科的发展动向、专业教学和科普旅游的需要、社会热点或观众感兴趣的问题、标本情况以及本校的建设成就等,独自举办或者与有关单或个人合作举办相应主题的临时展览。

第三章 藏品管理

第十条 博物馆的藏品包括矿物、岩石、宝玉石、化石、矿石、地质构造等六大类,将依托采集、购买、捐赠、交换、征集等方式不断予以丰富。

第十一条 博物馆藏品实行规范化管理,具体按照《博物馆标本管理规程》实施。

1.根据学科内容和标本分类原则,建立每大类标本的编号方案,并对每块馆藏标本进行编号,每一块标本只能有一个编号。

2.利用标签、账本、计算机数据库等对每块馆藏标本进行登记,做到与每一块标本一一对应。

3.加强库房管理,标本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入库与出库都履行严格的手续。

第四章 数字化建设

第十二条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包括博物馆网站和局域网的建设与维护、数字博物馆建设、标本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多媒体科普软件的研发、各类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第十三条 将加强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构建对外宣传、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加强馆内局域网的建设,使之在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十四条 继续完善已建成的数字博物馆,更新有关内容,充实有关资源。

第十五条 依托有关数字化建设项目,构建信息丰富、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博物馆标本数据库,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

第十六条 加大多媒体科普软件的开发力度,使之在“两个面向”方面发挥好辅助作用。

第十七条 切实加强各类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第五章 科研学术

第十八条 博物馆的科研学术是指结合博物馆学、博物馆工作、博物馆藏品以及专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第十九条 博物馆应抓住机遇,积极申报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的科研项目,切实做好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

第二十条 博物馆应发挥自身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交流,扩大影响,积极寻求横向科技合作。

第二十一条 鼓励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博物馆学以及地质学等的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二十二条 积极参加博物馆界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

第六章 社会服务与参观接待

第二十三条 博物馆社会服务工作包括对外进行科普教育、科教旅游、青少年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参观接待包括参观组织、讲解服务、信息咨询等。

第二十四条 利用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尤其应重视黄金周、科普周、博物馆日、地球日、夏令营等重要期间的宣传。

第二十五条 加大对外联系的力度,及时与省市旅游部门、教育部门、科协以及旅游企业等进行联系,以扩大影响,加强合作。

第二十六条 抓住黄金周、春游、秋游、科普周、地球日、环境日、夏令营、冬令营等有利时机,积极组织相关主题的科普教育和科教旅游活动。

第二十七条 积极推进与配合“八加一城市旅游圈”科教旅游活动,以强化旅游的辐射效应。

第二十八条 积极谋划对外的多种主体的科普讲座,为普及地球科学、宣传地质大学做出贡献。

第二十九条 做好旅游购物服务和休闲服务工作,加大特色旅游产品和相关纪念品的开发力度。

第三十条 积极谋划精品画册、科普读物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以配合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和参观游览。

第三十一条 认真做好参观接待工作,强化管理,规范组织,创造安全、卫生、有序的参观环境,在讲解、语音导览、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第七章 综合管理与后勤保障

第三十二条 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后勤保障工作包括行政办公、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经费使用、队伍建设等。

第三十三条 做好行政办公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在日常行政事务处理、文件和报告的收发、资料管理与归档、办公设施和用品的管理与使用、对校内外的联络等方面有条不紊,务求实效。

第三十四条 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工作,做好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确保博物馆安全正常运行。

第三十五条 加强机电设备、声光电设施、配电设备、电路开关等的检修维护,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与演练,确保消防安全。

第三十六条 加强博物馆内外安全巡查和安全监控,做好防盗、防损毁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七条 规范博物馆门票以及各项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使用经费,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第三十八条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努力创造和谐、务实、进取的工作环境。

第八章 其他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适用于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作相应的完善。本章程由博物馆馆务委员会做出解释。

第四十条 本章程自2007年11月7日起实行。

景区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周一~周五:8:30-11:30 14:00~16:30

双休及节假日:9:00~17:00

周一~周五上午11:00停止售票,周一~周日下午16:00停止售票

1. 成人40元/人/次、学生20元、团体参观优惠;

2. 60-64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

3. 现役军人、武警、残疾人、65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市内乘709、59、401、625、72路公交到地质大学站下车

相关报道

地大博物馆入选国家首批研学基地

据楚天都市报2018年1月15号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日前入选国家首批中小学生课外研学基地。昨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的研学旅行主题研讨峰会上,该校依托地球科学强势学科背景,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一系列服务。“我们还设立了科普类研究生硕士点,进一步把我校的科普平台推向更高平台。”该校党委副书记朱勤文透露,该校地球科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该校依托强势的专业资源和逸夫博物馆,在科普领域一直探索突破。目前,该校与中国科普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等机构合作,在科普教材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皖浙花猪    下一篇 葛粉圆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