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泥人王村

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是一个百余户的村庄,共350人。村里的100多名村民专职捏泥人。泥人王村距武汉市中心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黄陂泥塑有1000多年的历史,归元寺五百金身罗汉和木兰山古建筑群的泥塑就出于泥人王村。2013年,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泥人王村还拥有历代兵家博弈所遗存的古代城寨龙王尖石寨。

目录

泥人王村泥人王村

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

创作泥塑创作泥塑

黄陂泥塑文化始于唐朝,兴于道光年间,是中国泥塑文化艺术的代表,“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中,泥人王就出于黄陂。归元寺500金身罗汉就是出于黄陂泡桐乡云雾山泥人王村的王氏父子之手。1976年黄陂被国家中宣部批准为“中国泥塑之乡”。但经过了80年代的短暂繁荣之后,90年代黄陂泥塑企业纷纷倒闭,大部分手工艺人远走他乡谋生。1990年以后黄陂泥塑又快速复兴。

武汉市黄陂区——中国的泥塑之乡,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代表作。黄陂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是“黄陂泥塑”的发源地,依托“泥塑之乡”美誉而闻名遐迩。木兰云雾山有黄陂泥塑博物馆。黄陂农民泥塑运动是1970年代除了《收租院》之外,在中国最有影响的雕塑事件。它最辉煌的时候是1977年曾经和重庆工人雕塑一起,进入到中国美术馆展出,还在全国各地进行过巡回展览。明清时期,湖北黄陂、孝感一带就流行民间泥塑,匠人们制作一些小的玩具和观赏品售卖,就是黄陂农民泥塑得以产生的传统基础。黄陂人傅中望、项金国、陈育村等人现在都成了当代中国著名的雕塑家。

20世纪70年代,泥人王村的泥塑产品曾在全国享有盛誉,被中央纪录片厂拍成专题片进行推介,国家旅游总局还授予“泥塑之乡”称号。泥人王村重振泥人产业。黄陂泥人王雕塑有限公司办起一所泥塑培训学校,村民们又重新捡回了泥塑手艺,开发生产出木兰从军、黄陂风俗等100多个品种的泥塑工艺品,受到市场的青睐。

2013年,创建了“泥人王村‘泥塑艺术馆’”、“泥人王村‘泥塑体验馆’”、“泥人王村‘泥塑观赏园’”等艺术文化建筑群。为了传承、保护、振兴和发展“黄陂泥塑”文化,让“黄陂泥塑”走向全国,走出国门,风景区每年的10月均要组织“‘黄陂泥塑’文化风情节”。尤其是“泥人王村‘泥塑体验馆’”,这里特别适合于大、中、小学生们前来开展课外素质教育。在“‘黄陂泥塑’文化风情节”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泥塑认识事物,培养健康的个性、情趣和品质,丰富其艺术想象力。

清代黄陂泥人王村老泥塑艺人官志武继承了雕塑传统工艺,曾在湖北

泥塑作品泥塑作品

路边有一个长方形的简易池子,里面澄着泥土,做泥塑的泥土需要上好的黏土,将杂质滤掉。通向一座两层小楼的石板小径上,两旁摆放着一块一块的泥土,进行水分的控干。走进房子,泥塑的主要工序便在里面进行,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各自忙着手里的活儿。

最里面一个房间里阴凉通风,摆放着已经塑型待雕刻的作品,一个个端正的立在那里,摆满了一整间房,乍看过去就像一群迷你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花木兰、屈原、李时珍、鲁迅……每个人物都做得惟妙惟肖,同时还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以及现代卡通人物形象,甚至因客户需求特制的产品,都能用泥塑作品呈现。

取土、捣合成泥、翻坯、塑型、上窑、上色……做一个泥塑要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从泥土到成品,大概至少要经过两个月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中全部都是由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

相关报道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15年12月14日报道:

到“泥人王村”玩泥巴

在木兰云雾山风景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泥人王村”,这里陈列着许多民间收集的传统泥塑工具、用品,以及有年头的泥塑、彩塑、浮雕和泥哨等,新建的“泥塑艺术体验馆”更可以让您体味古法制泥塑的全过程。

泥土除杂、木棒捣炼、搭内骨架……这些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古式技法,配合实物展览和现场制作,给游客们呈现出了一幅“泥人王村”传承“黄陂泥塑”的完整画卷。艺人们制作的作品,融入了许多流行元素,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生命力更加鲜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武当山龙虎殿    下一篇 紫霞禅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