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同仁里公馆群

同仁里公馆群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吉祥巷同仁里,东距黄兴北路400米,南距吉祥巷50米。整栋建筑座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89.80平方米。

目录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吉祥巷同仁里8号,东距黄兴北路约400米。

基本概况

同仁里公馆群同仁里公馆群
同仁里8-13号公馆群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系湖北商人范锦堂修建,为长沙第一座西式旅馆大吉祥旅社的一部分,1912年,黄兴回长沙即下榻该旅馆。红三军团固守长沙城,其政治部即设在同仁里。 1938年,绝大部分毁于“文夕大火”,仅存8、9、10、11、12共5栋建筑。“文夕大火”后,湖南省政府参事李师林在废墟上仿同仁里公馆群样式复建一座,即现在的同仁里13号公馆。该公馆群结构完整,保存完好,是长沙城内少有的民国建筑集中之地,是昔日长沙繁华景象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重要的实物补正,对研究民国时期公馆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同仁里8号公馆
同仁里8号(现16号)公馆,整栋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89.80平方米。该公馆在整体构图上,引入了西方建筑理念,内部的支撑架构、局部装饰上则多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山墙以青砖砌筑而成,上覆坡度平缓的木屋架屋顶。石库门开于南侧中央,端庄气派,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入石库门“门厅-堂屋-过道-天井”依次布局。楼梯、栏杆、扶手等木结构玲珑精巧,疏淡雅致,富有韵律,较好地反映出长沙民居的特点。同仁里9号公
馆同仁里9号(现18号)公馆
,整栋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47平方米。该公馆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构筑方法,以青砖砌筑外墙,上覆中式木屋架屋顶。结构上,以木结构承重。入石库门依次为门厅、堂屋、过道、天井,木楼梯开于堂屋东侧,室内以砖墙区隔出小空间。建筑具有长沙民国民居的一般特点,在吸收西方建筑构图方法的同时,保持了古朴典雅的本土色彩。细部构造简约朴素,装饰较少,主要是石库门的花纹图案和栏杆扶手的雕饰。
同仁里10号公馆
同仁里10号(现20号)公馆,整栋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34.85平方米。建筑山墙为青砖灌斗墙,以木结构承重,上覆坡度平缓的木屋架屋顶。石库门开于北侧中央,麻石门框,黑漆木门。由石库门进带天井的门厅,然后是堂屋,木楼梯开于堂屋东头。堂屋后面由过道通往小庭院。内部采用对称式布局,以砖墙区隔出小空间,两侧厢房依次排列。该公馆体现了民国时期西方建筑理念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交融,在吸收西方构图法则的同时,注重传统木结构的装饰排列。使整栋公馆既大方气派,又小巧雅致,很好地体现了长沙民国公馆建筑的特点。
同仁里11号公馆
同仁里11号(现7号)公馆,整栋建筑座东朝西,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对称布局,占地面积176.89平方米。外墙为青砖灌斗墙,致密紧凑,工艺扎实。以木结构承重,木屋架屋顶,坡度平缓。石库门开于西北角,麻石门框,黑漆木门,以花岗岩作门楣。建筑内部,中间为天井,横竖两条过道呈“十”字交叉,四角对称分布四间厢房。木楼梯位于东侧走廊尽头,二楼栏杆扶手有精美的花纹雕饰。
同仁里12号公馆
同仁里12号(现5号)公馆,整栋建筑座南朝北,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52.46平方米。外墙为青砖灌斗墙,结构上以木结构承重,木屋架屋顶。石库门开于北侧中央,黑漆木门古朴端庄,麻石门框上有雕刻装饰。由大门进带天井的门厅,然后是敞口堂屋,空间呈非对称布局,堂屋南端由狭小过道入后面的小庭院。该公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构筑理念,结构纤巧,比例和谐,疏朗雅致,富有韵律,生活气息浓厚,是长沙民国公馆建筑的突出代表。同
仁里13号公馆
同仁里13号(现3号)公馆,整栋建筑座南朝北,两层砖木结构,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布局,占地面积165.24平方米。以青砖砌筑外墙,内部则多采用传统的木结构。石库门开于北侧中央,有花岗岩门楣,保存完整,大方气派。入石库门,以长长的厅堂沟通南北,两侧厢房对称布局,整个内部结构为上下两层贯通的中庭式和天井式结合。

自然环境

同仁里公馆群同仁里公馆群
公馆所在地地形为河谷地带,水系发达,地处湘浏盆地的湘江沿岸,西距湘江约950米,与岳麓山隔江相望。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8-17.2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422.4mm。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常见树种有樟树、梧桐等,土壤类型为以红壤土为主。

建筑处于长沙市闹市区,地势平坦,植被较为稀少。

人文环境

公馆地处长沙城区的闹市区,位于开福区通泰街街道。所在的开福区人文魅力独特,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仁里民国时为公馆集中之地,8-13号民国公馆规模大、保存好,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公馆群北面为吉祥巷农贸市场,东面临黄兴北路商贸区,西、南边为住民区。市场繁荣,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保存现状

整体布局尚存,结构稳固。临街外墙出现墙皮脱落,砖墙磨蚀风化严重,但基本没有倒塌的危险。木楼梯、木地板、木栏杆和扶手等木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破损。过厅成了公共的厨房和储物间,环境肮脏。室内房间布置改动较大,屋顶房檐坏损处临时搭建的遮雨棚破坏了原有风貌。

损毁原因

解放后公馆使用性质发生改变,收归公有,用做政府廉租房,住户多,生活活动集中,空间拥挤,年久失修,导致局部破坏。

相关报道

经历百年风雨 同仁里老公馆破损严重 亟待修缮与保护

同仁里公馆群同仁里公馆群
木质楼板脆了,小孩都不敢蹦

沿着吉祥巷踏过百米麻石路,穿过热闹的街边小店和菜市场,即拐进同仁里。虽然和外面的繁华、喧闹仅一墙之隔,却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狭窄的巷子、古朴的高墙、斑驳的石拱木门、幽深的天井、锈迹斑斑的铁环,无处不留下岁月的痕迹。

55岁的黄治平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居住在9号公馆。虽然老房子给他留下无数记忆,但让记者意外的是,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却是尽早搬离这里。

“房子破损太严重了,天花板一块块往下掉,外面下好大的雨,屋里就下好大的雨,瓦棱坏了,修过很多次都没用。”黄治平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参观起房子来。“你看,墙壁上的黄色印迹是多年来雨水浸泡留下,墙上还有明显的裂缝。这个木楼梯和楼板都脆了,走在上面就响,连小孩子都不敢在上面蹦。天气潮湿的时候,甚至还能看到房屋木柱上的白蚁。”黄治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老公馆的破损日益严重,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邻居都搬走了,不少房子已经空置了,还有一些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

从宁乡来的陈大姐和丈夫、孩子一起租住在9号公馆的一楼。两间房子和一个卫生间,每月租金600元。“我们租住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位置好,是城中心,工作方便,房租也不贵。”陈大姐告诉记者,对于这房子,她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潮湿,“你看,外面这么大太阳,里面还是湿气很重。”

期望

对老公馆进行原址保护

对于老公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开福区文管所所长熊靖安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2002年,同仁里公馆群被列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按照现行《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近现代文物建筑群是谁使用谁负责、谁使用谁维修,文化部门的职责是监管。对于老公馆存在的问题,我们很清楚,却苦于没有维修经费,一直没能实施大规模的修缮。”

熊靖安告诉记者,同仁里这6幢公馆,有的产权属长沙房产集团有限公司,有的属私人。如果该处住户想修复房子,需要通过文化部门同意,才能在不损坏建筑群外貌的情况下进行修葺。如果是大修,既要修复楼面、屋体、门窗,还要做好白蚁防治,一幢房子少则需要数十万元的费用,多则需要上百万元的费用,住户不可能负担得起。

“我最大的愿望是政府能够逐年对老公馆的保护投入一些资金,或者利用棚户区改造的机会,出台完善的保护方案,对这些珍贵的老公馆进行原址保护。”熊靖安表示。

乘车路线

在长沙市内乘1、2、112、143、167、803、901路公交车在中山亭站下车即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社会摇    下一篇 艾米·胡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