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章炳炎

章炳炎,著名楚剧演员,工小生。身段俊秀,表演细腻、真实,扮儒雅风流人物楚楚动人。代表剧目有《百日缘》、《酒醉花魁》、《吕蒙正赶斋》、《碧玉簪》、《左维明巧断绣鞋案》等。

目录

中文名

章炳炎

别    名

原名章得贵,艺名筱桂芬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省孝南县杨店镇高兴人

职    业

著名楚剧演员

出生日期

1893

逝世日期

1967

主要成就

楚剧的形成和发展曾与李百川等合作改革楚剧唱腔

代表作品

《百日缘》《酒醉花魁》《碧玉簪》《二度梅》等

人物生平

章炳炎,艺名“小桂芬”,1893年出生于孝感县(今孝南区)杨店镇高兴村。他幼时家贫,8岁多时才得以入私塾,12岁学木工,16岁师从花鼓戏名艺人杨喜贵学唱花鼓戏,初期习花旦,首次在汉口法租界登台演出《翠花女检过》。后改小生,经过多年的磨练,1914年他21岁时,以一出《吕蒙正赶斋》的黄孝花鼓戏名噪江城。同年,与他人一起创立了汉口第二家花鼓戏剧场——玉壶春茶园。

章炳炎楚剧大观园

1921年,各类剧种相继进入武汉,有的还深入租界“雅演”,黄孝花鼓属乡土小戏,其单调的情节和声腔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开创花鼓戏发展的新空间,章炳炎与李百川合作,以“楚歌社”的名义,赴上海拓展花鼓戏市场,兼学其他剧种改革经验。一年后回到汉口,为振兴“楚歌”,章炳炎与李百川等议定,必须突破原有花鼓戏声腔之囿。不久即聘请汉剧琴师严少尘共同为花鼓戏谱工尺、配过门,一改让人帮腔为胡琴伴奏,为后来的楚剧声腔继续改革奠定了基础。改革后的成果体现在新编《碧玉簪》一剧的演出过程中,该戏上演后吸引了无数戏迷,汉口百代唱片公司还灌制了章炳炎与李百川合唱的《碧玉簪》,唱片行销全国,并及海外。

1926年,黄孝花鼓正式定名为“楚剧”,章炳炎对楚剧的声腔、装扮改革实践并没有停止。在扮相上,他借鉴京、汉、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的“粉饰”技法,吸取话剧“念白”技巧,做到雅而不俗。在饰演吕蒙正时,他创新了10种“出指”动作,如“羞指”、“云手指”、“换花指”、“赞美指”、“反手指”等,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愁潦倒的寒酸秀才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唱法上,他吸取汉剧有益营养,融楚汉于一体,在不脱离黄孝声腔基本格调的同时,保持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章炳炎独创了“一字清”唱法,唱时吐字清楚,嗓音浑厚,情绪饱满,乡土味浓;在唱功上,他创新了“气口”控制法,行腔做到收放自如。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章炳炎对楚剧的鼎力革新之举,收获了丰硕的艺术之果。特别在解放后,楚剧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60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章炳炎与沈云陔先生合演的《赶斋》、《泼粥》后,对他的演技给予了充分肯定。1964年,《赶斋》、《泼粥》还和陈伯华主演的汉剧《二度梅》共同拍成舞台艺术片《留住汉宫春》,在全国上演。

主要特点

章炳炎为人诚恳、务实,在追求艺术中,博采众长,勇于革新,表演艺术精湛,人称楚剧小生中“一杰”。其主要特点是:

扮相上,他借鉴京、汉、越、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粉饰,采用话剧现代手法,做到雅而不俗,给人以美的感受。

唱法上,他吸取汉剧有益营养,发声共鸣,咬字准确,融楚、汉于一体,不脱离黄孝声腔,突出了乡土气息曲调,使观众甜甜入耳。

楚剧楚剧

唱功上,他气口控制得法,行腔收放自如,并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灵活多变。如《碧玉簪》洞房中大段唱词,他音色优美,颇有韵味。在与李百川的对唱中,腔调协调,有起有伏,配合默契,真可谓“珠联璧合”。

做功上,他讲究形体动作,使身段优美潇洒,对手、眼、身、步亦不疏忽。他戏路较宽,注重刻画人物,准确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吕蒙正赶斋》一剧中,他饰演的吕蒙正一角,朴实丰满,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演得惟妙惟肖,入情入理。

章炳炎日常是“戏不离口,技不离手”,并以“练有益,成勿骄”而自勉。他从不以名角自居,甘当配角,提掖青年演员,被誉为“好老师”。

章炳炎对观众更为负责,做到克己为人。1950年防汛慰问中,因白天参加抢险,晚上演出时突然发烧,有人劝他停演,他执意抱病登台,完成演出任务,其精神难能可贵。

章炳炎很注重戏德,演出时,配角偶尔出现差错,接唱答对不上,他从不责备抱怨,而是克己宽人,自己刻意求工,为配角“兜漏”。

章炳炎具有高尚的品德。1931年,孝感家乡遭遇洪灾,章炳炎即为救灾义演两天;1933年,汉口球场街失火后,章又为救灾义演三场;1951年,章还为抗美援朝义演数日。他常对剧团、戏校有困难的同志给予帮助,并购买戏剧理论书籍赠给学员,使其提高艺术修养。

章炳炎一生演出楚剧剧目200余种,演出达1000余场。从1950年起,他还从事楚剧剧目的定本工作,经他之手审定的楚剧剧目有全本的《吕蒙正》、《送端阳》等31个。1967年楚剧大师章炳炎因病去世,终年74岁。

人物作品

代表剧目有《吕蒙正赶斋》、《卖油郎》、《碧玉簪》、《送香茶》、《送友》、《董永分别》、《山伯归天》、《豆汁记》、《左维明巧断绣鞋案》等。

获得荣誉

曾被评为“武汉市劳动模范”、“防洪抢险二等功臣”、“优秀教师”等。

相关报道

章炳炎与楚剧声腔改革

楚剧楚剧

楚剧是在鄂东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早期的花鼓戏演出的都是“单边词”和“散戏”,情节和唱腔都较简单。曲调只有“讶腔”、“悲腔”和“四平调”等三种;乐器也只有锣、鼓、钹等行头。1922年后,楚剧(时名为黄孝花鼓戏或灯戏)名宿章炳炎、李百川等人对楚剧的声腔、扮相、唱法唱功进行改革,使楚剧得到了新的发展,焕发了新的活力。今年是章炳炎诞辰110周年,笔者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章炳炎,艺名“小桂芬”,1893年出生于孝感县(今孝南区)杨店镇高兴村。他幼时家贫,8岁多时才得以入私塾,12岁学木工,16岁师从花鼓戏名艺人杨喜贵学唱花鼓戏,初期习花旦,首次在汉口法租界登台演出《翠花女检过》。后改小生,经过多年的磨练,1914年他21岁时,以一出《吕蒙正赶斋》的黄孝花鼓戏名噪江城。同年,与他人一起创立了汉口第二家花鼓戏剧场——玉壶春茶园。

1921年,各类剧种相继进入武汉,有的还深入租界“雅演”,黄孝花鼓属乡土小戏,其单调的情节和声腔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开创花鼓戏发展的新空间,章炳炎与李百川合作,以“楚歌社”的名义,赴上海拓展花鼓戏市场,兼学其他剧种改革经验。一年后回到汉口,为振兴“楚歌”,章炳炎与李百川等议定,必须突破原有花鼓戏声腔之囿。不久即聘请汉剧琴师严少尘共同为花鼓戏谱工尺、配过门,一改让人帮腔为胡琴伴奏,为后来的楚剧声腔继续改革奠定了基础。改革后的成果体现在新编《碧玉簪》一剧的演出过程中,该戏上演后吸引了无数戏迷,汉口百代唱片公司还灌制了章炳炎与李百川合唱的《碧玉簪》,唱片行销全国,并及海外。

楚剧楚剧

1926年,黄孝花鼓正式定名为“楚剧”,章炳炎对楚剧的声腔、装扮改革实践并没有停止。在扮相上,他借鉴京、汉、川剧化装特点,融汇楚剧传统的“粉饰”技法,吸取话剧“念白”技巧,做到雅而不俗。在饰演吕蒙正时,他创新了10种“出指”动作,如“羞指”、“云手指”、“换花指”、“赞美指”、“反手指”等,把一个清高自负、主观迂腐和穷愁潦倒的寒酸秀才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唱法上,他吸取汉剧有益营养,融楚汉于一体,在不脱离黄孝声腔基本格调的同时,保持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章炳炎独创了“一字清”唱法,唱时吐字清楚,嗓音浑厚,情绪饱满,乡土味浓;在唱功上,他创新了“气口”控制法,行腔做到收放自如。讲究腔随字走,字随腔连,快慢、强弱、顿挫鲜明。章炳炎对楚剧的鼎力革新之举,收获了丰硕的艺术之果。特别在解放后,楚剧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60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章炳炎与沈云陔先生合演的《赶斋》、《泼粥》后,对他的演技给予了充分肯定。1964年,《赶斋》、《泼粥》还和陈伯华主演的汉剧《二度梅》共同拍成舞台艺术片《留住汉宫春》,在全国上演。

章炳炎一生演出楚剧剧目200余种,演出达1000余场。从1950年起,他还从事楚剧剧目的定本工作,经他之手审定的楚剧剧目有全本的《吕蒙正》、《送端阳》等31个。1967年楚剧大师章炳炎因病去世,终年74岁。【湖北日报】2003-10-30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德三    下一篇 至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