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

新疆喀什市老城区犹如置身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 迷宫式城市街区。2015年7月20日,国家旅游局向喀什老城景区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目录

莫尔佛塔

位于喀什市东郊20余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其南面隔恰克玛克河古河道与几公里外的汉诺依古城相忘望。这是我国西域古疏勒国都附近一处著名的佛寺遗址,是唐朝中晚期的建筑物。2001年莫尔佛塔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广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据说此处原是一片公墓,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1538年,其后人乌布力阿尔伯克将寺扩建,成为聚礼用的大寺。之后,又经几番修建和扩展,形成现有的规模和恢宏气势。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不分贵贱,依次进人。

艾提尕尔寺地位的显要还不在其规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加上本地的,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大礼拜之后,大寺内外游乐的人摩肩接踵,欢快的鼓乐奏鸣。穆斯林合着节拍,跳起了“萨满舞”(女性不能参加),狂欢至通宵达旦。

香妃墓——阿帕霍加墓

香妃墓香妃墓
香妃墓是阿帕霍加墓的别称,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后来因传说乾隆皇帝的香妃埋葬于此,于是香妃墓的名字被渐渐传开,取代了原名。事实上这里是一大家族五代72人的陵墓群,香妃墓只是其中之一,占地面积30 亩,始建于公元1640 年前后,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 部分组成。建筑都恢宏漂亮,又带有非常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这种绿色瓷砖、圆拱门窗的房屋非常特别,可以好好参观一下。主墓室是景区内最重点的建筑,也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穹顶旁还有漂亮的邦克楼。四楼一拱搭配上面铁柱高擎的五弯新月,造型和谐,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格外庄严峻拔。四周墙壁从上到下全都用深绿色琉璃砖贴面,上面绘有彩******饰与阿拉伯文古兰经警句。这些琉璃砖是300多年以前烧制的,时至今日依然光洁精美,可以好好参观一下。香妃的坟丘设在园区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相传香妃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爱妃,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香姑娘”。后因不服水土,病逝于京城(也有说是抑郁而终)。关于香妃的生前和去世后都有各种版本的传说,也更增加了这里的神秘之感,游客来此可以通过文字说明和导游讲解等,细致的了解关于香妃的传说故事。

盘橐城(艾斯克萨古城)

"艾斯克萨"维吾尔语为"破城子"之意。地处喀什市帕依纳甫路东侧,1954年,考古学家武伯纶曾来此考察,从种种迹象看,艾斯克萨古堡是公元74年-91年的17年间,班超曾经驻守过的疏勒国盘橐城。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喀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乐智慧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座落在喀什市南郊,占地965平方米,1987年重修,1988年重新开放。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台民居

维吾尔语的本名叫"阔孜其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因此地土陶作坊多,才得下这个称谓。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40多户4000多人,均为维吾尔族。高台占地86亩,内有40多条小巷,其中16条是死胡同。

乌帕尔新石器文化遗址

1972年在喀什市西南50多公里的乌帕尔一带连续发现的阿克塔拉、温古洛克、库鲁克塔拉、德沃勒克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统一被称为"乌帕尔新石器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西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明六、七千年前喀什噶尔绿洲上的原始人类与我国黄河流域存在着某种渊源。

汉诺依古城遗址

位于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地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最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起始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鼎盛于唐、宋时代(公元7世纪-13世纪)。1957年4月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文献记载

自魏晋南北朝至隋代,中国正史上都记载说:疏勒国,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其都城方五里。这些记载使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喀什古城的周长面积,但方位却未指明。《新唐书·地理志》中喀什噶尔古城一景 说:"疏勒国……王治伽师城,"又引贾耽《四夷道里记》云:"疏勒镇南北西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赤河(即今克孜勒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可知古喀什城在唐代称"伽师",这一称呼至今仍保留为喀什市最古老的居民区"恰萨",伽师--恰萨--喀什,其实不过是同音异译。根据《新唐书》的地理描述古喀什城在唐代应在今喀什市东北的汗诺依古城一带。到喀拉汗王朝时期,喀什噶尔城被称为突厥语的"欧尔达坎特"--王都。据当时的《突厥语大词典》记载:"克孜勒--横穿喀什噶尔的一条河名;吐曼--流经喀什噶尔中部的一条河的名字。"这说明克孜勒河与吐曼河在当时就是喀什噶尔城附近的两条河流,与今日位置很接近;这也说明在喀拉汗王朝中晚期,古城已开始从汗诺依一带向西推移,基本位置应在今吐曼河以北的今飞机场区一带,但面积与城区建设情况尚无资料确证。

确切记载

喀什古城基本固定在今址的确切记载,见于贝柳的《克什米尔与喀什噶尔》一书。该书称喀什噶尔旧城原在吐曼河以北,16世纪初被毁后才迁到吐曼河以南。被毁的主要原因除战争外,其次就是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进行过的挖地掘金的荒唐破坏(见《拉失德史》)。1514年叶尔羌汗国推翻阿巴拜克日后,本当定都喀什噶尔,就因为旧城残破不堪使用才迁都叶尔羌(今莎车)。在叶尔羌汗国成立两个多世纪后,据《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记,"国初(即清朝1644年立国后),其酋(指叶尔羌汗国驻喀什噶尔总督)于塞尔满庄(在今喀什市西郊)之东北筑城"。这座城即今喀什市恰萨与亚瓦格两大居民区的范围,城区"不圆不方,周围三里七分余,东西二门,西南两面各一门,城内房屋稠密,街衢纵横"(《回疆志》)。其范围包括今喀什市区东北郊,北临吐曼河;西沿今解放北路;南界为今新华书店南侧的协尔克阿克奥达巷,再延伸至今阿热亚路到东端的阔纳代尔瓦扎巷;东边沿今吐曼路西侧的布拉克贝希直至亚瓦格东端。此城南面与东面原有护城河环绕,今地区电影公司、市税务局、市委大楼与市公安局正设在当年的护城河南岸。古城东面两门,为图休克代尔瓦扎(东洞门)与苏代尔瓦扎(水门)。东部城垣至今巍然屹立;西门在今艾提尕清真寺正东的欧尔达希克路口,当时称欧尔达代尔瓦扎(即皇城大门);南门设在今市委大楼与市公安局之间的路口上,称喀日克代尔瓦扎。喀什噶尔古城风光

清朝自1760年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之后,作为天山以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喀什噶尔城人口激增,旧城区居住不下,开始向今解放路以西拓展。1762年筑徕宁城,与旧城只隔不足1公里。到1839年,徕宁城与旧城之间的地带已全建为民居,清朝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祖赫尔丁(即史书中所称"阿肯木伯克早敦")主持了扩城工程,将城西墙移至今尤木拉克协海尔路,与原徕宁城相连,在今老邮电局处新辟南门,称"库木代尔瓦扎"(沙门),南关一带成为繁华的手工业区,形成了以艾提尕大清真寺为中心的一座新城。

喀什老城景区喀什老城景区

1867年,经前来与阿古柏伪政权会谈的沙俄大尉库罗帕特金实地测定,喀什噶尔城周边为8里长的不规则多边形,外有护城河与炮台,比清朝初年已扩展两倍有余。1898年,原徕宁城(后称"月城")也纳入城圈之内,城围周长已达12里7分,比同时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城围还长1里2分,其规模堪称全疆之冠。此时,原东城墙未动,北部从今亚瓦格路西口的市九小向西沿今色满路延伸至今喀什海关处,设有一座城门,称英代尔瓦扎(即新门);之后偏南从今公安处西墙绕过,到今农三师四十一团招待所北侧,然后沿今人民西路直达今市委大楼处与旧城南门相接,这一段城城至1949年左右还保持完好,当时的旧喀什城"规模宏大,气象雄伟…城内街市纵横,楼房层列;市场林立,犹如省垣(乌鲁木齐)南关"(《新疆概观》)直至1952年建市之际,在城墙外四周虽有零星扩展,但还是基本保持了1898年的形制;城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变迁史

古代变迁

对喀什古城最早的原始记录,是2100余年前西汉博望侯张骞所作的。但张骞所见到的疏勒城,在当时已是颇具规模,俨然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际市场。能形成如此局面的城郭,在此之前还应当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史学界有人曾指出,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称霸西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公元前659--620年),其势力范围已经达到今日的帕米尔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古疏勒城,大约也在这个圈子里。有无城郭虽不得而知,但中西之间的丝绸贸易在此时已经开始。由于中西通商经济的刺激,古疏勒城已初具端倪、或至少已完成了城郭形成的准备阶段,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否则,公元前2世纪张骞所见"有市列"的古疏勒城,岂非从天而降?

西汉年间,当张骞来到疏勒国时,曾提到"王治疏勒城"、"有市列"。可惜他没有记下这座疏勒城的具体方位和周长面积,让人很难断定古疏勒城就在今日喀什市所在的位置上。虽然颇具权威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西汉分册中,把古疏勒城就标在今日喀什市的位置上,但似乎至今也未见到足以证明这一点的任何文字或其他旁证资料。

除此之外,张骞也没有指出除疏勒城外,疏勒国辖境内是否还有其他卫星城,只告诉我们疏勒国总人口为1510户;8647人,有军队2000人;这种统计的精确性,倒是很让今人赞叹的。这些住户和人口,当然不会都挤在疏勒城内;但包括军队的半数在内,城内人口即使只有总人口的1/5,也接近3000人了。其余从事农业的居民,都居住在首府附近的村落中。

所以,到东汉时期,《后汉书》中就有明确记载,疏勒国中就有了盘橐、乌即、帧中三座城郭,总人口将近10万;但是疏勒城却不见被提到,而当时疏勒国的政治中心似乎是在盘橐城的。是原疏勒城被废弃了或此时改名为盘橐城,史料缺载,也就不得而知。

据近些年有些专家考证,东汉的盘橐城旧址,即在今喀什市东南部的文斯克萨古城一带。证据是经考古学家实地考察,认为这是汉代古遗址。。但汉代疏勒国的古城遗址,未必就一定是盘橐城;清代的《西域图志》中就指此处为东汉乌即城,但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已。

现代变迁

1952年,从原疏附县城及近郊析置成立了喀什市。建市40年来,古城喀什又有了巨大变化,城区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随着改革开放与四化建设的需要,喀什市已于1984年2月20日被定为国家乙级开放城市;1986年12月29日又被宣布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一共有62个)。为了重振丝路昔日雄风,我国又开放了喀什市以西的红其拉甫口岸及其西北的吐尔尕特口岸,中西之间新的经济文化交流又将以新的姿态在这里进行。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景区管理

2015年2月8日,新疆喀什噶尔古城景区管委会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该景区的保护管理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喀什噶尔古城是新疆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也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喀什噶尔古城有2100多年的历史,喀什市是新疆首座历史文化名城。

时任喀什地区旅游局党委书记高翊称,喀什噶尔古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涵盖自然景观、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等6大类171个旅游资源单体,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的14项,具备了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资源条件。

喀什噶尔老城区共8平方公里,有居民22万人。原先老城区内人口密度及建筑密度大,居民房屋多为土木、砖木结构,基本不具备抗震条件,老城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基本没有,百姓生活不便。2010年国家正式批准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现今,老城核心区已基本改造完成。

时任喀什市委副书记、市长艾尼瓦尔·吐尔逊说,"改造后的老城很好地保留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传承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百姓宜居宜业"。他表示,喀什老城区正创建新疆第一个国家5A级人文景区,"创建成功后,游客的增多,将给这里的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揭牌仪式后,当日,喀什市召开了"古城创5A级景区"领导小组联席会。

喀什旧称喀什噶尔,几百年来一直是新疆南部的第一大城,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北、中、南线的西端总交汇处,历来就是中西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贸易非常发达,拥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缘优势。

交通指南

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业比较发达。

航空 在喀什至乌鲁木齐之间,每天都有大型客机,来往飞行,当旅游旺季到来,每周还增加四个航班,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喀什到乌鲁木齐每天都有航班,21:30起飞,23:00到达乌鲁木齐。

铁路 喀什是南疆铁路的终点站,主要列车如下:K888次14:42分从喀什发车,次日14:52到乌鲁木齐;K886次13:22从乌鲁木齐发车,次日13:16分到达喀什。

公路 喀什公路四通八达,全区12个县(市)均通汽车。从喀什市向东北有公路通往克州、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再向北通往乌鲁木齐。从喀什市向东南有公路通往疏勒、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和田,再向东可通往甘肃的敦煌和青海的格尔木,由叶城向南可通往西藏的阿里地区。从喀什市向南有中、巴国际公路,向北和向西有两条公路经吐尔尕特口岸通往独联体。 从乌鲁木齐坐傍晚5点的班车,第三天中午到达喀什。

除喀什市外,该地区其他地方的班车班次有限,交通可租用汽车或拦路搭乘过路车,但请注意安全。如果去塔什库尔干和红其拉甫口岸,请事先办好单位介绍信(如果未办理,可花十元钱请当地旅行社代开)并到喀什市内的色满路上的地区公安处去边防证(到了塔什库尔干还需办理另一张边境通行证进红其拉甫)。

市内交通 在喀什坐出租车起步价只要5元。从机场到宾馆,出租车费用为30元;从宾馆到机场,出租车费用为10元;到火车站也为10元。出了城市,出租车费一般为10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一篇 金伦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