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璧山露德堂

重庆市璧山县正兴场镇的金堂湖旁,矗立着一座饱经风雨的百年哥特式古建筑,这就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古教堂———露德堂。露德堂为法国哥特式建筑,古朴典雅,由经堂、主教楼、钟楼、修道院、教学楼、回廊、前后花园组成,集美学、声学、光学、建筑学等精华于一体,是川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全国罕见,是重庆璧山金堂湖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重要观赏点。

目录

露德堂露德堂
璧山露德堂位于重庆市近郊县城 璧山县 正兴镇内。由逃亡神父修建教堂,主教堂内,颜色有些变浅的画像记录着这座教堂的百年历史。露德堂源于法语Notre-Dame de Lourdes。

清光绪五年(1879年)法国天主教传入璧山,先在正兴传教,后来又在县城等地建堂传教。当时传教除了传教本身,往往还带有政治和经济目的。由此传教在一些地方受到了抵制。1898年,大足县就爆发了以矿工余栋臣为首的反教会武装起义,起义浪潮遍及附近州县,所到之处捣毁教堂,追杀传教士。余栋臣的反教会起义最后让软弱无能的政府买单,政府由此赔款,逃往重庆的马神父和一些教友随即赶回正兴,利用赔款修建教堂。

新教堂1899年破土动工,1902年建成露德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璧山露德堂  名字来源  Notre-Dame de Lourdes(法语)
  时 间  1890年  修建者  法国神父

名字由来

主教堂选的是露德圣母为主保,因此叫露德堂。圣母在法国路德镇显圣,于是就有了露德圣母的说法。

百多年来,露德堂历经风风雨雨。1948年,法籍神父将教堂田产卖掉,换成黄金汇出国。1953年,政府将露德堂改为粮仓。1958年,被正兴中学占用,1984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开放后,正兴中学将露德堂归还教会,1989年才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当时共修了12座哥特式教堂,目前保留下来的已很少。露德堂是经国家批准的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建筑介绍

露德堂—天主堂露德堂—天主堂
入口大门上方,横书“天主教”三字。进门一条长长石板路的尽头就是第二道门,跨入这道门槛,露德堂哥特式建筑才得以一览全貌。正中间是西式风格的主教堂,门正中上方直书“露德堂”三字。主教堂的两边,分别建有一座四方形的钟楼,钟楼狭小,垂直向上。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不仅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高超,更体现了一种意境,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苦海,奔赴乐土。

哥特式建筑源于中世纪。当时欧洲意识文化与文学艺术一蹶不振,却奇迹般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建筑文化——哥特式建筑,它以奇异独特的形象,将欧洲的建筑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当然,最有影响的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

踏入露德堂的主教堂,600多平方米,豁然开朗,中间是一个大的蓝色弧形穹顶,两边则分别是两个小的穹顶,支撑穹顶的是两排共十根大石柱。主教堂里的桌椅和人都有光线照射留下的阴影,而这十根石柱却没一点阴影,主教堂在采光设计上非常到位。

主教堂内的弧形穹顶设计有聚集声音的效果,无论在主教堂哪个角落说话,其他地方都能清楚听到。

主教堂是神父每天做弥撒和教友集中赶经,共同祈祷办理神功圣事的场所,堂内设备十分讲究。上方设有祭台三个,有耶稣、玛利亚、若瑟三尊塑像,两旁墙壁上是耶稣受难的14处画像。

建筑特色

露德堂露德堂
露德堂主教堂约600多平方米,两侧分别建有一座钟楼,配套建筑有大门、神父楼等,整体建筑群原占地12340平方米。被评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应该是指整体建筑群面积(大足石马天主教堂的主教堂长度45米多,面积700多平方米,比露德堂主教堂600多平方米要大)。

露德堂主教堂内为蓝色弧形穹顶,支撑穹顶的是两排共10根大石柱。上方设有三个祭台,中间是露德圣母,左边是约瑟,右边是耶稣。两旁墙壁上依次挂着耶稣受难的14幅画像。

阳光照射下,主教堂里的桌椅和人都有阴影,而10大石柱却没一点阴影,显出其采光设计的独到之处。

露德堂除了宗教活动(复活节和圣诞节都有活动)以外,现还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这举行婚礼。婚庆时会请唱诗班唱诗、神父赐福,别有一种浪漫情致。婚礼租金为1200元,其他请唱诗班、请神父的费用另算。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伊卡洛斯    下一篇 黄安坝景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