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朱家齐

朱家齐,(?一1938年),祖籍四川,其父于清末经商遭变故后携家眷到竹山柳林居住。朱排行第二,长得五大三粗,性格狡猾凶悍,气力过人,枪法出众,赌技高超。清末,朱靠赌博赢得大量田产,兼营商业,家道从此发达。

目录

朱发财后,便蓄意扩充势力。他一方面借行医治病、“仗义疏财”骗得周围百姓的信任,另一方面巴结权贵以充当自己的“保护伞”,同时以红帮大爷的身份在川、鄂、陕边境地区收罗门徒,结交流氓匪霸,发展地方武装。民国初年,县府见朱势力急剧膨胀,便采用以匪治乱的办法,委任其为第八区民团团总。朱受封后,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充实力。不久,朱的武装发展到近千人,拥有500多支长、短枪。时从河南、陕西流窜到竹山南乡的悍匪老王大、崔日旦等均对其纳贡朝拜以求立足,小股土匪过境须向其交“买路钱”,挑盐商贩则须向朱交“保护费”。

朱家齐家门朱家齐家门

1916年,朱家齐在屏峰寨设厂造枪,同时大肆兼并土地种植鸦片和黄连。时有洪坪人覃元伟因缴“烟窝税”与朱发生摩擦,欲凭借武力与朱对抗。朱从襄阳镇守使张联升处借得一营官兵剿灭了覃的武装,还将其亲眷逮捕送县监押。朱既消灭了对手又借机劫得大量财物。

1921年农历10月,四川巫溪乡绅周彦刚(系覃元伟的儿女亲家)为给覃报仇,纠集 1000多人的武装绕过朱在南区设的防线突袭县城,劫狱救出覃的家眷后撤至柳林、九湖一带屯驻。朱家齐再次从张联升处搬来救兵并借助竹山人杜子翼的武装围剿周部。周在九湖被击毙,部众被遣散。朱剿覃平乱“有功”,得到张联升嘉奖,被授予“庸南屏障”金字匾额,奖给步枪30支,势力进一步扩大。

1922年起,朱以修路为名,设立花盐捐,对过境运棉花、食盐的商贩大肆勒索,经救年而积累一笔巨款,修通了从白河口至新码头一段30里长的山路。朱博得热衷公益的美誉并从中大又捞了一把。

朱家齐成为南山一霸后,为处理公务,聘请城关人熊辉作文牍。熊为人精明,善于结交,到柳林不久即有了较高的声望。于是朱心生妒嫉,欲除之而后快。时逢有股川匪欲借路过境,朱便派熊与之谈判,暗中则指使自己的大女儿在途中设伏打死了熊辉,对外则宣称是土匪所杀。其后,又对熊的儿子熊光文倍加关照,将其收为义子。知情人因慑于朱的淫威,皆噤若寒蝉。

其它信息

1927年,川鄂边界的农民武装“神团”暴动来到柳林,继而沿堵河向北发展,直攻县城,后被杜子翼联合官军击溃。暴动平息后,朱家齐以团总名义“处理善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乡”,对盲从参加神团或与其有牵连者肆意勒索,借机大发横财。柳林一带的好田好地多被朱据为己有,其地亩陡增数倍,租课达3000多石。

南区的黄连、生漆资源丰富,向为竹山土特产出口大宗,朱家齐将其外销权垄断。猎户打死的虎、豹、熊、猴,药农采集的珍贵药材都得廉价卖给朱团总。

朱还靠张联升的路子为儿子朱廷爵谋得了竹山禁烟稽查处长的“美差”,使其子借职务之便大量聚敛不义之财。朱还让佃户们用租课为自己代养生猪(借口运粮不便),然后或宰杀交肉或运往四川换回鸦片销往各地,从中反复盘剥。时在白河口、洪坪、三村河、中沟等4个联保办公处,均有朱的粮库。

1936年,竹山驻军35旅3团团长王子愚、副团长熊南强等人见朱坐镇南山、家财力贯,便想方设法与朱套近乎,意在捞取“油水”。后用计将朱擒押县城收监。朱廷爵立即赶到县城四处求人说情,交现洋5刀’元保释其父出狱。

朱家后果

朱被羁押期间,早已洞悉父亲被害真相的熊光文乘机谋划,欲报杀父之仇。1938年秋,熊率兵趁夜攻破屏峰寨朱宅,击毙朱家齐父子,烧毁了朱家大院。至此,朱家齐结束了称霸竹山南乡数十年的生涯。

相关新闻

竹山老故事:解放前竹山四大家族:独霸一方 城关镇杜氏

在中华民国的历史,“蒋宋孔陈”的故事人尽皆知,他们权倾全国、富可敌国,几乎操持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而在竹山,清末至民国时期,同样有举县皆知的四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城关镇杜氏、田家坝王氏、擂鼓台朱氏、得胜铺袁氏。

朱家齐花园朱家花园

“杜门一出堵河寒,王家钱财堆成山。莫看朱氏权势重,还是袁族书香远。”数十年前的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竹山四大家族的特点和权势之大。他们或培植武装,独霸一方,或经商聚财,富可敌国,或左右逢源,身居高位,或耕读传家,文名远扬。其影响力遍布上庸,穿越郧鄂,波及全国。今天,让我们按照这首诗的顺序,透过零星的资料,穿越厚厚的历史烟尘,去回顾四大家族当年的历史轨迹——独霸一方——城关镇杜氏杜氏,当时在竹山是屈指一数的豪富之家。世居竹山城新街大梵寺与山陕会馆毗邻,院宅占地约二十多亩(原配件厂),住宅建筑仿北平四合院式样,建有亭阁、书斋、客厅、青石花雕的八字门楼。门首有总统曹锟亲笔题字“父子兄弟叔侄选拔”金宇匾额(标志晚清会试得中科举,或捐银两取得功名)。大门对面城墙上建修魁星楼,对人则以魁星楼代称杜家大院。宅东建有一进两栋两厢的“杜氏宗祠”,内设小学,名杜氏义塾。杜家在城关县门街、大街、南关、西关共有平房二十余栋,每年收租稞千余石。北平亦置有房产。

作为地方势力的体现,杜家的代表人物是杜子翼,发迹则由其父名杜树勋而起。杜树勋(1845-1938年)幼在竹山城关读书,1858年在武昌读书,1874年进京应试获进士衔。1875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杜树勋参加筹建工作。1880年(光绪六年)在北京筹建同乡会。1898年7月,在京师大学堂任职。此后,参加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资政院工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杜以湖北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先后出任北洋政府众议院议员。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众、参两院后,在临时政府任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建立讨伐军,杜在北京响应并支持蔡锷将军的活动。后继续在京任事,且与民初政要徐世昌、黎元洪、段祺瑞、曹锟等交厚。70岁寿辰时,上述人等皆致贺,所题贺联(辞)收入杜树勋《七旬荣庆录》(由北京永盛印书馆印刷)。

杜树勋的政治生涯,与民国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鄂、豫、川、陕、南京、北京一带为官数十载,在他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参议员前后名重一时,七十大寿时,京城二百多位名人和显赫政要为其赋诗题字,用大总统黎元洪、总理靳云鹏的话说,他是民国政坛上的“长乐寿年”的“武库”和“文星”魁首。

杜树勋的儿子们凭借先辈的权势和家财做官为宦,兄弟五人有四人在陕西、北平任职,唯独人称四老爷的杜子翼精心培植地方武装,发展个人势力,独霸一方。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兵祸连年,竹山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闭塞,政府鞭长莫及,这种紊乱的时期,是杜子翼施展权术极为有利的机会。民国初年,杜子翼以维护地方治安为名,出任了第一区团总,初拥有武装团练一百多人。他大力联络四乡有一定势力且掌握武力的头面人物,并豢养了一批亡命之徒,还组织了一个武术队,随身护卫。

1913年正月初二,杜借给县知事张冠斗拜年之机,打了张的一个门卫,意在显扬威风。张冠斗受辱后与杜争执,官绅权势之争遂发展成杜的团练与县府警卫的械斗,后经人调停,事态蛰息,但张、杜自此结仇。张冠斗先发制人,向省府密报杜私藏军火,图谋叛乱。杜被拘押后其父在京全力周旋,使其得以保释,不及半年又回到竹山。

杜遭挫折后即变换手法,拉拢执政者,广结夤缘,不久再度任一区团总。1918年,江陵人傅文焕来竹任县知事,为巩固统治,邀杜做自己的座上宾,杜的势力得到扩大。1921年,杜子翼帮助南区豪霸朱家齐消灭了敌对势力周彦刚,从此与朱结成同盟,进一步壮大了势力。

1926年,贺华、杨楚南、施季高等共产党员自武汉回竹开展农运。杜看到农民运动来势凶猛,便乔装拥护,伺机歼灭。施季高等顺水推舟,先假意与杜周旋,待1927年1月成立国民党竹山县党部时,突然宣布杜子翼欺压民众、鱼肉乡里的事实,将杜逮捕下监,一时四乡震动。

“四一二”政变后,全国出现反革命逆流。杜的侄儿杜达夫时任县自卫队二分队队长,率队驻田家坝。杜达夫以接受县人民自卫队改编为名于农历四月初八回城,与城内的县自卫队中杜的亲信(组成“敢死队”)里应外合,捣毁县监狱,救出杜子翼,接着捣毁县农会和县党部,县知事见势不妙外逃。事成后,县自卫队完全由杜达夫控制,杜子翼先逃往得胜袁璜卿家暂观动静,后由地方头面人物接回城主持县政。此时,竹房三县不断遭溃军、叛军和股匪骚扰,省府鞭长莫及,只好顺水推舟,让杜代理竹山县长并兼房竹三县民团团长。

1929年,武长青就任竹山县长,杜子翼恃其根深蒂固而对武轻漫不恭。4月29日,武以请杜商事为名,诱杜至县署擒拿押监,并历陈杜之罪行,报省府请求处决。待批期间,武见杜内外均势力不薄,怕日后局面难以收拾,便收缴杜家一笔不菲的财产后借口有病而溜之大吉,县府总务股股长袁焕斗遂顶了武走后的空缺。是年,杜所控制的常练队哗变,围攻县署,再次将杜子翼救出。杜出狱后,自认民团总指挥,收编保卫团,逼袁焕斗离开竹山,又一次大权独揽当上“土皇帝”。

杜独霸地方,早为上层行政当局所忌,县人亦屡屡请求对其惩治。1930年3月,杜被69师韩团长在竹山智擒并押解至郧阳。在副师长王怡群的力主下,杜子翼、杜达夫叔侄于五月初三被枪毙。

杜子翼死后,手下势力逐渐分崩离析,氏族虽仍颇有钱财,但为乡民所嫉恨,势力渐微,不足为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炸菊花    下一篇 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