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子戏
目录
因演唱行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及河南淮滨、固始、商城、息县等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主调有老生调、喜娃子、苦娃子三种;花调有[下陕西]、[放鹦哥]、[打货]、[祭塔调]等六、七十个。传统剧目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一百多出,比较流行的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解放前用锣鼓伴奏,解放后增加了丝竹乐器。
嗨子戏又称咳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唱段开头用“咳”或“哎嘛”起腔,唱句间也用“咳”作虚词甩腔而得名。同时,因其道具、服装比较简单,一副花筐即可装完全部行头,走村串巷,画地为“台”即可开锣演唱,因而又称为花篮戏、地扑笼子、灯扭子戏、地出溜子、山歌班子等,息县等地还有称“娘当妖”的,流行于潢、商、固、息、淮各县和安徽的阜阳、六安一带。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朝中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解放后,嗨子戏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1958年阜南嗨剧团成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平均演出280余场。
1978—1981年,年演出场次高达300余场,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由于多种原因,阜南嗨剧团于1982年撤消,民间班社活动也迅速萎缩,且后继乏人。阜南嗨子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进入21世纪,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阜南嗨子戏得到了重点关注。
嗨子戏音乐体系由唱腔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为主,曲牌为辅,帮腔合声,打击乐间奏,唱、帮、打三位一体。嗨子戏的曲牌音乐亦叫杂调,是直接采用民歌舞《地灯》的音乐,共30余种,常用的有凤阳调、彩调、打长工、开门调等。
乐队由3人或5人组成。
嗨子戏代表性的戏有《小家庭》等,
主要戏班有潢川县的罗成五担纲组合的戏班。
嗨子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演高台、草台,有时打地摊,唱拉灯。
所谓“唱拉灯”,俗称“露水灯”,就是在新正月里,戏班在这个地方连续演了日场戏、夜场戏,趁太阳未出又赶到另一个地方演戏。
戏班走时,观众摆成阵,鸣放鞭炮送戏,称“送灯”。接戏班的民众也摆成了阵迎戏,叫“接灯”。一送一迎,增进了艺人与农民的友好情谊。
陈湖嗨子戏还有一条老规矩,每当开戏,正戏演出前先演一段跑大灯作为垫场戏,行话叫“跳加官”。可能是先造个热烈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好感。 在封建社会,戏曲演员在贵族豪绅眼里是下九流中的“门头客”。
每当灾荒年景,陈湖艺人生活无奈,个个手持道具作为拜门求食的乞讨标记,过着饥寒交迫韵生活。解放后,艺人翻了身,在政治上做了国家主人,在生活上得温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艺人还住进了新式瓦房。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陈湖嗨子戏也在艺术上不断提高。
1984年全县业余戏曲调演中,演出的折子戏《探窑》获优秀演出奖。
由群众自编自演的嗨子戏
《法官情怀》
《考官》
《咱们的好干部》
等剧目在阜南县广为传唱
唱词简洁,寓意深刻,用那些源于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和群众身边的勤廉人物事迹,抒发了群众崇廉、爱廉的情感。
“嗨子戏”发源于阜南县境内的淮河岸边,是解放前那些逃荒人抒发内心情感的一个戏曲剧种。由于嗨子戏里多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解放后就慢慢被群众所淡忘了。
近 年来,廉政文化的春风吹绿了淮河两岸,也启发了群众想用“嗨子戏”创作廉政剧的热情。
公桥乡公桥村的周国平老汉是个老“嗨剧”迷,一说起嗨子戏周国平老汉就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常常跟着家人走一路嗨一路,但那时唱的很悲惨,都是骂当时欺压百姓的地主恶霸,如今政策好,国家免了农业税,种田还有粮食补贴,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心里高兴,唱腔也由原来悲愤的“低”调慢慢变成了今天的“高”腔。“嗨——廉政花儿竞相开,人民群众乐开怀……”周老汉还当场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如今,“嗨子戏”在阜南迅速传唱着,在农村、在社区、在田间、在地头,人们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嗨出了心中的喜悦,嗨出了浓浓的干群鱼水情。
2010年,安徽省阜南县的“嗨子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5[2]
综述
潢川嗨子戏,信阳市全境均有流传,以潢川、固始等县最具代表性,又称花鼓戏、花篮戏、地灯戏,因为它起腔多用“嗨”字,故正名为嗨子戏。
特点
潢川嗨子戏是由潢川民间原始歌舞小戏“地灯”演变发展而成,演唱使用方言俚语,具有“唱、帮、打”三者结合的特点,
1981年-1989年间,河南省曾对该戏进行调研活动,有些音乐唱腔已收入《河南音乐集成》。嗨子戏的艺术特点是唱词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其行当分生、旦、净、丑。唱腔板式分4种:
一是苦嗨子,常用于叙事抒情;
二是喜嗨子,用于表现欢快的情绪;
三是平嗨子,多用于陈述性的唱段;
四是花嗨子,也叫曲牌或杂调,多反映民风民俗。
演出有正本戏和杂调3类。
发展历史
在地方戏曲的百花园里,息县包信镇陈湖村的嗨子戏只能算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可它历史悠久,且充满着乡土气息,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息县嗨子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和安徽省西北部的阜南、颍上、临泉及河南省东南部的商城、固始的嗨子戏形成年代相近。大约有180年历史,比徽班进京形成京戏只不过晚二十年左右。
艺术特色
陈湖嗨子戏不是外来流入的什么剧种,而是息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中独创的精神产品。它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因此,它与兄弟县嗨子戏相比,有名同戏不同之别。“戏”不同的根本区别是,陈湖嗨子戏的声腔音乐结构基本为长短曲牌连套体。这是因为它的前身是一个由民间歌舞形成的大灯班。灯班搬上舞台后,虽吸收了兄弟嗨子戏的一些曲牌,但更多的是吸收了淮北民歌。例如,调情歌,走女家,四季歌等息县本土的民歌。就所有嗨子戏而言,无论在清代或在今天,均为流传不广稀贵剧种,而陈湖嗨子戏自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陈湖嗨子戏既是本土生长的乡土小戏,那么它是怎样形成和得以延伸下来的呢?为搜集文史资料,1984年至1987年间,我同石成生、姜全超、李振环同志三次到陈湖村进行了调查,通过多次召集艺人座谈,不只弄清了上述问题,同时还了解了历代劳动人民对嗨子戏的热爱和艺人们刻苦求艺的辛酸经历。
陈湖是个小自然村,全村仅高、瓮、陈三个户族、现共有70多户农家。老艺人回顾,清嘉庆年间,该村瓮代族长瓮广泰爱玩艺儿。一年春初,他亲手办了一个大灯班。他自费缝制歌舞服装,自编竹质大灯,吸收本村20多名男女青年歌舞手,他当灯头,领着灯班串乡演唱歌舞,每走一处都深受群众欢迎。他玩灯颇有名声,如今当地还传诵着一首民谣:“瓮广泰、翁广泰,翻穿皮袄毛朝外,陈湖村里大灯手,名字响亮百里外。”
瓮广泰有了名声,很快传到了当时息县衙门里。据说,那个县令怕老婆,他的娘子是个戏迷,只要外面锣鼓响,她不看看,过过戏瘾,准得找场别扭。那时息县还没有戏班,县令娘子听说陈湖有个灯班,就派人接到衙门里搭 台玩耍,同时,还让灯班现学现唱各种戏曲小调,一连演唱了半个多月,县令娘子才允许灯班出衙。从这以后,大灯班改成了嗨子戏班,瓮广泰自然成了嗨子戏的第一代班主。瓮广泰去世后,继有陈星三等六代二族后生掌班。每代掌班人都由全村推举,条件是:品行好,有耐性,办事公平,具有领班与传艺的本领。众人的眼睛很亮,推举出来的六代班主都守本分。 当了班主,实际上成了瓮、陈两族的精神族长。大凡谁家有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也想叫掌班的过过耳朵。掌班人有一身正气,也给艺人们带来了好的风气。如两族人代代结亲,公婆儿媳们相互传世,班主生活有困难众世人兑款捐物接济。艺人患了病班主为其请医调治等动人事例难以言举。这样一来,大家艺心不变,戏班和气不散,才保住了嗨子戏这一剧种。
陈湖人爱戏出乎寻常,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有艺人;少则每家一人,多则二至三人。从少年到老年人人都能唱几个这土玩艺儿,这是老祖老先留给的金饭碗。从清朝到民国,经历了很多年,陈湖人就凭这张嗨嗨嘴顾活了好几辈人的苦命。再一说,乡里人也很喜欢它。春秋四季,腿插到地沿沟里劳动,哪有时间到城里看玩艺儿!嗨子戏班一到地摊,老百姓就过了戏瘾。
随着社会的变革,陈湖嗨了戏体制也在改革。
1954年改班为团,老掌班瓮文玉被推选为第一任团长,后推选陈洪宇为第二任团长。又修订了班规,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演出收入按技艺高低、出勤率多少分配。艺人们也非常同意这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计酬办法。
陈湖嗨子戏又叫嘿子戏、咳子戏等,因其唱腔多以“嗨”字起音,故多称嗨子戏。
为丰富嗨子戏的唱腔,建团 后,他们又从小茴乡聘了一位八旬高龄的嗨子戏行家来教唱多种曲调。
唱腔主要有主调和花调两大类:主调有老老调、喜娃子、苦娃子三种;花调有放鹦哥、西柳子、正三青、倒三青、打货等70多个调子。
唱腔结构也由原来的长短贡牌连套为主改为板式腔为主。伴奏音乐比较简单,没有管弦乐,仅有大锣、小萝、大面钹三件打击乐器,可伴奏气氛依然很浓。开戏前,打击乐紧凑,类似“急急风”,用以招徕观众。伴奏时,压低响声,和着演员的唱做念打节奏击乐,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陈湖嗨子戏的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相当生活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行当分生、旦、净、丑,以演生旦爱情折子戏见长。唱念多用本腔(真嗓),有时在部分高音区和甩腔中也用二本腔(假嗓)。
常演的传统剧目有:《吴三宝游春》、《方秀英坐楼》、《裴秀荚打店》、《贺氏嫂骂殿》等50多个正本戏、折子戏;
演出的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焦裕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