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恰克恰克

“恰克恰克”是一种由两人或多人参与完成的互动性极强的对话。根据内容和语言特点的不同,大致分为攻击型、绰号型、谚语型、故事型和歌谣型五种类型。“恰克恰克”却依然在维吾尔民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011年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申报的“恰克恰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发源于伊犁并在伊犁广为流传,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向新疆各地及中亚各国传播。伊犁的恰克恰克艺术以州直八县一市为中心,逐渐辐射到博乐、哈密、库尔勒、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区,并进一步传播到了哈萨克斯坦国的部分地区。

恰克恰克翻译成汉语意为笑话,有些人也把它称为“拉提帕”,即“幽默”的意思。恰克恰克是一种曲艺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具一格的口头文学魅力,源于伊犁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习俗,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的一种讽刺文学形式。恰克恰克是伊犁麦西来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融入到了维吾尔族人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维吾尔族人的喜庆婚礼、朋友聚会、节庆娱乐甚至相互聊天时,你都能听到恰克恰克引起的爽朗笑声。恰克恰克的语言简练、短小精悍、讽刺性强、幽默诙谐、风趣活泼,这些特点使恰克恰克极易于传播。有的恰克恰克是即兴产生的,根据当时的环境、气氛即兴编排创作而成。

伊犁恰克恰克的产生与维吾尔族人的性格分不开。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喜欢幽默与说笑,性格开朗、大方、直爽、乐观,这种性格特征为恰克恰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与他们的历史交融在一起,由以前散漫、业余的民间说笑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恰克恰克专业曲艺艺术,并登上了表演舞台。维吾尔人将说恰克恰克的人称为恰克恰克大师或恰克恰克匠人。在伊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恰克恰克犹如潺潺细流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恰克恰克大师,如纳斯尔丁、阿凡提、毛拉·再丁、赛莱·恰坎等,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实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与历史环境,在当时及物质文化匮乏的年代,给维吾尔族人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伊犁的维吾尔族历史中,还有一些说恰克恰克者被伊犁人民所熟悉,如包维汉·库尔、买提它也尔、吾甫尔灯葫芦、图尔逊·铁依普、祖尔东·努斯来提和亚库甫吹牛大王等,他们一方面在各种场合讲恰克恰克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渴望,另一方面又对身边的恰克恰克爱好者言传身教,积极培养他们,使得伊犁维吾尔族恰克恰克流传数百年,依然广为人民喜爱。

在维吾尔语中,“恰克恰克”(“qakqak”)用来表示笑话。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而说的具有幽默性的话语”。“恰克恰克”表演就蕴藏于这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活动之中。根据传说,在维吾尔古代宫廷中就曾有专门表演“恰克恰克”的艺人,如今在诸多民间口头文化面临生存传承危机的情况下。

主要内容

攻击型通常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展开一场比拼智慧和幽默的战役,在场的“恰克恰克奇”们都会围绕这个主题,极尽搞笑逗乐之能事,幽默讽刺,句句紧逼,使得每一次发言就如同一次激烈的进攻,整个过程始终处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当中。

绰号型,在维吾尔族民间,把人名与绰号连用作为称呼的习俗由来已久,许多人都有绰号。而在绰号型“恰克恰克”中,就是在某个人的绰号上做文章,运用谐音、多意或曲解、联想等方法,来搞笑逗乐。

谚语型,在这种“恰克恰克”中,对话双方会通过精彩的谚语或俗语等形式的语句互相讽刺,对话双方中后者所说的内容必须能够对前者所说的内容进行有力的反击,亦或是能够利用对方的绰号制造幽默。此类“恰克恰克”要求恰克恰克奇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将大量民间谚语俗语等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够在“恰克恰克”表演中运用自如,出奇制胜。

故事型“恰克恰克”是由恰克恰克奇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通常会在结尾部分引出笑点,达到幽默效果。

歌谣型“恰克恰克”使用的语言与维吾尔民间歌谣类似,相继表演的两位恰克恰克奇的对话必须押韵。这种类型的“恰克恰克”对恰克恰克奇的民间知识储备和语言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艺术殿堂级宗师——伊沙木·库尔班(1930年--- )。被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盛赞为“活着的阿凡提”。

“活着的阿凡提”——伊沙木

2008年9月末的一天,在伊宁市人民公园的绿荫下,维吾尔族笑话大师伊沙木和众弟子盘腿坐在草地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恰克恰克(维吾尔语,意为“笑话”),虽然听不懂笑话的意思,但他们开心的笑声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伊宁市文化馆负责人苏国晖告诉记者:“笑话大师伊沙木用毕生精力在伊犁乃至全疆营造起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维吾尔族恰克恰克文化,现已被州直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月份伊宁市将维吾尔族恰克恰克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刚才见到的情景是伊沙木和众弟子们正在配合拍摄申报片。

历史渊源

“活着的阿凡提”伊沙木

在伊犁说恰克恰克的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誉为“活着的阿凡提”的伊沙木。

苏国晖说:“伊沙木会讲很多维吾尔族传统故事和笑话,他的笑话继承了维吾尔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对维吾尔族机智人物故事的讲述形式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如依沙木讲过的一则名为《魔鬼》的笑话: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为了躲避妻子的凶脸,伊沙木来到了村头的十字路口。一位喜欢提问的年轻人到他身边逗他说:“伊沙木大哥,魔鬼这个东西到底是真存在呢?还是虚无的?”

“当然是真存在,”伊沙木回答,“我们家就有一个。”

“什么?”年轻人惊奇地瞪大眼说,“请您别胡说好吗?”

“如果不信请你到我家去!”于是伊沙木把年轻人带到家里,指着正在燃烧的炉膛说,“这就是魔鬼,这是他火红的大口,他的尾巴在房顶,要不要上去看一看啊?”

伊沙木之所以被誉为“活着的阿凡提”,是因为他用本民族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在他的恰克恰克中有一种内在的、独特的、浓烈的民族特色,而这些都源于劳动人民的本色,因为恰克恰克来源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本质。

伊沙木全名为伊沙木·库尔班,1930出生于伊宁县的一个小生意人家庭。伊沙木的父亲库尔班与祖父司马依都是当地享誉一方的著名幽默人物,很擅长讲笑话。库尔班非常喜欢伊沙木,在伊沙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参加民间举行的各种麦西来甫和亲朋好友的婚礼、聚会等。伊沙木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听到了不少奇闻轶事,并深深喜欢上了恰克恰克。

解放后,伊沙木成了一名演员,开始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伊沙木熟悉生活,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与现象。他思维敏捷,能说会道,有很强的表演才能,能在即兴说出一连串的笑话。他的恰克恰克声情并茂、简洁凝练、寓意深刻,能用开玩笑的形式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人们往往在被逗得捧腹大笑之后得到启发,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伊沙木还善于把自己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情感与恰克恰克融为一体,他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笑话。这些笑话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伊沙木的恰克恰克开始在伊犁的各类维吾尔文报刊陆续发表,传播到天山南北,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传承保护

恰克恰克传承至今,虽然广为群众喜爱,但受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在民间从事这一口头文学表演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的艺术家锐减,传承后继乏人,恰克恰克处于失传的边缘。伊沙木年高体弱,已不能在公众场合表演恰克恰克。因此,恰克恰克急需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使这种维吾尔族的原生态艺术形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谈到已采取的保护措施,苏国晖说,伊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致力于维吾尔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交流工作,建立了有关伊沙木恰克恰克的文字、图片、影像档案资料,并组织专家学者对已公开发表的伊沙木的恰克恰克作品汇编成册。未来五年,该中心还将举办恰克恰克培训班、培养专业的恰克恰克演员,并将在市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建立恰克恰克传承和欣赏点,并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恰克恰克比赛,出版恰克恰克研究著作,建立恰克恰克网站,全面推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申报的“恰克恰克”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凤阳民歌    下一篇 羌戈大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