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
目录
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初年,是南县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从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湖南的长沙花鼓戏就是在这种地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南县“地花鼓”的启蒙期是对子地花鼓。它的发展期为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南县北河口、牧鹿湖等乡镇马戏团盛行,后与对子地花鼓揉合,演变出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即竹马地花鼓。清代道光年间,境内垸落雏成移民纷至沓来,闹元宵、庆中秋加围龙与之吻合,便把南县“地花鼓”推向了兴旺时期。解放后,欢庆土改和合作化人民公社成立的庆典,把地花鼓推向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南县地花鼓动作朴实粗犷、表演活泼自然、生活气息巴酽、艺术风格独特,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
南县地花鼓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史料记载,共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五种形式。现除了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已失传外,完整保存留下来的还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表演形式。
“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角色为一旦一丑,起源时的旦角和丑角都是男人妆扮的(后发展为一男一女)。丑角以红绸巾系辫子或戴草帽蒂子(将草帽剪得只剩个顶子)、砣帽、酒蒂子(帽型像酒坛的沙包盖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蓝色或深黄色、黑色服装,手拿芭蕉扇、纸扇、或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划三道白粉,看起来像个“小”字,故称小花脸。旦角顶绸帕、搭系手巾,或扮仙头(用黑布仿制黄花少女的卷发并配有鲜花的古典发型)、巴巴头(按古时妆扮的一种发型),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绸子和被面布料做的大红色衣裤或衣裙,手拿丝织红绸或红布手帕、酒杯为道具。二人载歌载舞,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等十多种曲调、词意表演玩“套子”转“窝子”,特别是注重用扇子和手帕子来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性格。
“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丑一旦的服饰妆扮与歌唱内容、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基本相同,但在表演程式上加了走“8”字,挽“云手”,走“磋步”等“套子”,要求手、眼、身、法、步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另增加主人公必须是骑马武士妆扮,头戴红色仙头或戴白色礼帽,身穿白色或红色武打衣,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竹制铺上各种颜色的彩竹马,与地花鼓的丑、旦穿插配合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斗的马夫,多的时候用过十匹马,一般也有三五匹马,走“8字绕圈子,玩套子,以表现威武场面。
“围龙地花鼓”是场面最壮观的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略有不同,更加丰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有围龙、舞龙配合表演,龙头龙尾联接十一节或十三节龙把子,配合地花鼓舞出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通过丰富套路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
南县地花鼓在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中,以其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它作为湖区人民过年过节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不论是吹奏乐还是打击乐,不论是演出的服饰还是艺术形式,不论是手、眼、身、步的艺技还是演员专用手帕、花扇的运用,都规范在固有的表演程式中,呈现出四大基本特征:
一是表演技艺讲究规范。首先是锣鼓牌子的规范。地花鼓的锣鼓,一般是“长槌”转“桥钹”然后“挑五捶”进唢呐吹过门,专用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妞”、“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祖师爷是怎样唱的,师傅、徒弟一代传一代,传承不走样。其次是唱词的规范。“地花鼓”的唱词一直保持着以七字句为主体,每句七字,四句为一段,音节为“二二三”。如“正月望郎正月正,双脚跌跪妹跟前,十指尖尖来扯起,娣妹过的什么年”。学起来易记、听起来爽口、看起来活泼。再次是动作规范。地花鼓的动作还见功底,丑、旦的手脚功夫十分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手分“梢、肘、肩”三节,脚分“梢、滕、胯”三节,头分“头、腰、胯”三节,表演时必须做到三节协调。“六合”分“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就是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做到精气神三者柔合;“外三合”就是外在的动作协调,神形兼备。把生活中的“开窗”、“搬凳”、“倒茶”、“摇桨”、“插秧”、“跨沟”、“打伞”、“望月”、“骑马”、“牵年”等动作规范于艺术动作之中。
二是表演形式十分丰富。南县地花鼓的表演形式是丰富多采的。表演的演员少则两人,多则五六人、七八人、十几人、几十人。表演的服饰有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兰色的。表演的道具有花扇、手帕、板凳龙、长布龙、稻草龙、蚌壳、竹马、马鞭、酒杯、筷子。演奏的乐器有堂鼓、手鼓、汉锣、大钹、小钹、云锣、碰铃、唢呐、大筒等,歌唱的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采茶调”、“辞东歌”等。特别是表演的形式十分丰富,有“对子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竹马地花鼓”还有“板凳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等。“对子地花鼓”在每一个场面既可以出现一对丑旦,也可以出现多丑多旦场面,至于“竹马地花鼓”、“蚌壳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的表演则是异彩缤纷、各具特点。“双龙戏珠”、“渔翁戏蚌”、“竹马戏芳”,场面壮观、威武,气氛强烈、高昂,让人们享受劳动之后的愉悦。
三是调式和板式简洁。地花鼓的常用曲调虽然不少,但调式和板式都不怎么繁杂。这是因为地花鼓表演动作的简洁,也就形成了其声腔固定板式节奏的简洁。如“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送财歌”等,曲调结构上都是平衡对称,每四句为一组,每一句为四个小节,包括最后八个小节的花腔也是四个小节为一句,总体上可规纳为方整性的平衡对称结构。这种声腔结构便于记忆,无论唱多少段,反正每段是四句,每一句是四个小节。依照唱词的情、声、音、字等有机的结合,形成固定的板式(节奏型)以表达填词的规律。小旦、小丑可以依据每段唱词的内容以适合人物思想感情,动作不断变化,在“内窝花”、“外窝花”走“8”字的基础上加入“左摆右摆”、“前进后退”、“探海”、“劈岔”等大量的简洁动作,表演更赋予审美价值。但任何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又未脱离其调式和板式的简洁性特征。
四是演出的场地和曲目比较灵活。逢上大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地花鼓的队伍也来凑热闹了。只见丑角牵着旦角踏着锣鼓的节奏走村串户,东家屋里有屋场,就在屋场上耍,东家屋里是打鱼的,就在渔船上玩,下雨天东家搬出扮桶或方桌,小丑小旦就在扮桶或方桌上打起花鼓来。看的人多,光打一个“十二月望郎”是脱不得符的,东家在桌上或扮桶上加一条板凳,“地花鼓”就加演“拖板凳”。东家若是在屋檐下或在渔舟停靠处树起一根竹杆挂着烟酒,“地花鼓”就得加演“辞东歌”,然后,小旦站在小丑的肩上,去摘取东家赏的彩礼。至于“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就更受群众欢迎。东家要为马和龙挂彩,玩“套子”耍“合子”都放鞭子、打“包封”。总之,“地花鼓”机动和灵活的形式,把喜庆与欢乐送到了千家万户。
根据普查掌握的资料,南县地花鼓主要分布情况是:南洲镇、乌嘴、中鱼口、游港、三仙湖、下柴市、八百弓等地区(主要是对子地花鼓、围龙地花鼓)。北河口、牧鹿湖、浪拔湖等地区(主要是竹马地花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冲击,地花鼓这种民间文化现象逐渐被现代文明所淹没。
由于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地花鼓的基本队伍已逐年瓦解。就我们掌握的信息,能够完整地演绎地花鼓的传承人仅有杨梓贵、薛正民两人,而且都年近八十高龄,情况十分堪忧。
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保护、抢救机制,地花鼓艺术仍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无人传授,无人求学,就连我县的十多个民间花鼓戏职业剧团也没有地花鼓演绎人才。抢救、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专业人员通过对地花鼓的调查、发掘、考证证明,南县地花鼓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这种民间艺术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它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
南县地花鼓根据省专家们认定,属于中国民间舞蹈类。①它的舞姿优美,活泼诙谐,动作规范,贴近生活。②它采用的曲调丰富,演奏采用吹奏乐和打击乐合奏,曲调有“十二月望郎”、“十月看姐”、“采茶调”等十多种曲调。③它所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是表现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和男女爱情生活。
①发掘、抢救和保护地花鼓,对于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南县地花鼓已经是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正在申报国家级保护名目,这是一个大好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重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一个大好时期。把地花鼓做大做强,实现地花鼓搭台,经济唱戏,对于宣传南县,推介南县,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很好的宣传作用。
所属地区:湖南·益阳·南县
文化遗产名称:南县地花鼓
遗产编号:Ⅲ-9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益阳市南县
遗产级别: 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