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2011年5月23日,哈萨克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是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哈萨克”意即在白天鹅或“脱离者”。哈萨克有自己的语言,用斯拉夫文字,或阿拉伯文字。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流传于世。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代表作品

著名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我的花儿"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燕子”,“亲爱的 我的宝贝”“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艺术特色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奎衣”主要是用冬不拉演奏,一般说这些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演奏的套曲。“安”(歌曲)又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而分成若干类。从音乐上讲,“安”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巴里坤草原流行的冬不拉乐曲有90多首,由这些乐曲演唱的歌词无计其数。古老的冬不拉乐曲如《黑走马》、《文雅的姑娘》,非常悦耳。

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用松木或桦木制作音箱, 形状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细长,有两根丝弦或钢弦,8-10多个品,可以独奏、合奏和伴奏,另外还有叮弦,库布兹(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斯布孜额。

按照哈萨克族的习惯,在祝贺新生婴儿诞生时要唱“祝诞生歌”;婚礼中要唱一整套的“劝嫁歌”、“揭面纱”等饶有风趣的“婚礼歌”;亲友离别时要唱“别离歌”;节假日亲朋相聚要相互对唱;亲人去世要唱“送葬歌”。从这个意义上说哈萨克人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歌声度过的。

职业的吟唱诗人被称作“阿肯”,因为他们经常是站在广大群众一边,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每年在牧群转移至夏牧场,草茂畜壮的季节,都要举行传统的“阿肯弹唱会”。这是一种演唱和诗歌即兴创作的大比赛,届时,各地的“阿肯”要在众人面前以自己拿手的歌曲曲调即兴填唱,互相盘问。根据双方对歌的情况,最后由裁判裁定胜负。

民歌体裁

哈萨克族民歌安泛指歌曲。这里指旋律优美、宽广,并有固定唱词和曲名的歌曲,又可分为“阔西安”(牧歌)、“巴拉克西安”(渔歌)、“安给西安”(狩猎歌)、“玛罕拜特安”(情歌)、“迪纳依安”(宗教歌)等。人们把唱这类歌曲的歌手称为“安奇”。安的歌词多数以11个音节为一句。节分344式和434式两种。演唱形式也有两类一类是独唱,旋律抒情、徐缓。另一类是弹唱曲,亦称冬不拉弹唱。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京族独弦琴艺术    下一篇 岭南印象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