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行政起诉状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行政法规,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提出的书面请求。

目录

行政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尾部三大部分组成。

(1)首部。依法写明:①标题:“行政起诉状”;②原、被告的基本情况。原告为自然人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则写明名称、所在地址,另起一行写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2)正文。依次包括:①诉讼要求,即要求撤消、变更或履行某种具体行政行为;如造成损害的,可同时请求赔偿。②事实和理由。围绕诉讼目的,写清行政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事件的原因及处理决定,着重对照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等阐明“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这一重点问题。按照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原告一般可不写证据材料;但如果认为其掌握的证据材料对自己有利的。也可向法院提供。

(3)尾部。写明:①致送的人民法院;②起诉人姓名或名称,起诉日期并签章;③附项:本状副本份数,提交证据情况。

制作程序

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依照行政诉讼法第42条和第43条的规定,起诉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原告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决定受理与否。起诉状既可以由原告自行书写,也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人代为书写。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决定受理后,将直接引起行政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结构形式

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

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3.正文。正文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容和写法另作论述。

4.尾部。包括附项和落款。要写明起诉人的姓名、日期,在附项中写明本诉状副本份数。

正文的内容及写法

正文内容包括三项: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

1.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正文的第一项内容,即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行政案件的特点,原告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有:部分或全部撤销处罚决定;变更处罚决定;提出赔偿损失等。

如例文一,诉讼请求有两个:(1)撤销被告发出的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2)责令被告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

诉讼请求要表述明确、具体。原告可以针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权益受损害的程度,依法提出恰如其份的请求。

2.事实与理由。这部分要写清楚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事实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起诉状必须写明被告侵犯起诉人合法权益的事实经过、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指出行政争议的焦点。如果是经过行政复议后不服提出起诉的,还要写清楚复议行政机关作出复议决定过程和结果。

理由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分析,论证诉讼请求合理合法。例如,对被告侵犯起诉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案件,原告要着重论述被告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不真实、证据不充分;或者违反了法定程序,所适用的法律有错误;或者被告纯属超越职权范围、滥用职权的行为;或者该行政处罚

过重,侵害了原告正当权益等。其理由应根据案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但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必须准确,理由务必充分。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这部分内容要求原告就诉讼请求、列举的事实、阐述的理由所举之证据,应当详细、分明,以便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核对查实。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行政诉讼管辖    下一篇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