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永安

三国孙吴景帝孙休年号。公元|258年─264年,历时6年。

目录

司马昭
元年

皇象写《急就章》(249~258年间 )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三国时吴书法家,曾累官至侍中,青州刺史,是东汉章草专家桂杜度的弟子,擅长小篆、隶书,尤精于章草,有一代绝手之称。被唐张怀瓘列为神品。草书风格为“沉着痛快”,流传作品有《急就章》、《天发神谶碑》、《吴大帝碑》、《文武将队贴》等,其中《急就章》最负盛名。《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本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由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撰,因首句是“急就奇觚与众异”,所以取此句前二字作为篇名。现在保存的《急就章》摹本中以藏于松江县博物馆的“松江本”为最著名。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行规范,笔力刚健,于流丽中见丰满,于变化中见统一,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此后,章草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

玄学产生

玄学是一个真正的本体论哲学。在汉代基本上只有宇庙论、社会哲学和数术、神学,玄学本体论的出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相比之下,宇庙论之前的道家本体论则幼稚得多,是一种半直观、半艺术的哲学,而玄学尽管在发生期受到道家的很大影响,但在发展中演化出了独特的概念体系和范式。到了“化”成为主导观念的时候,玄学已不再是一种清谈了,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哲学。玄学的“化”和“自性”与魏晋崇尚自然、个体的精神是一致的。玄学与道家的本体论、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比,是更倾向于个体化,更倾向于现实的哲学。它的出世色彩其实是反社会、反文明的末世感。正始时代的何晏、王弼是玄学的创立者。他们将老、庄、易并列为三玄,并依傍儒学立宗。他们最引人注目的是用无代替道,并在体用不二、本末不二的前提下论述了无。他们的重点在无,但注意在有中把握无,在生活哲学上他们的无为论和性情论、自然论都是在当时社会政治压迫下的一个变态。他们论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言象意的关系,并用它来解释周易,要求放弃言、象来达到意,因而这实质上提出了魏晋玄学的意(神韵的形而上学范畴),在有无关系上,他们只是提出问题,其体系还有老子、汉代的特征,未能把有无放到象意的层面上。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诺斯替主义    下一篇 汉中米面皮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