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武汉东湖梅园

东湖梅园(武汉东湖磨山梅园)为全国四大梅园,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又是我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内有妙香国、江南第一枝、花溪、放鹤亭、梅友雕像、冷艳亭等景点,其中妙香国为中国梅文化馆所在地。东湖梅园创建于1956年,目前面积已扩大到800余亩,定植梅树2万余株。梅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磨山景区南麓,三面临水,回环错落,自成一体,周围有劲松修竹掩映,自然成为“岁寒三友”景观,是我国梅园胜地之一。这里山青水绿,风景秀丽。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繁花似锦,暗香四溢,前来赏梅、咏梅、画梅、摄梅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东湖梅园的园林景致可谓“天然去雕饰”,它依山环水,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在园中,既可欣赏到烟波浩渺、水鸥点点的东湖湖光,又能领略到高耸着楚天台和朱碑亭的磨山山色。占地1200余亩,地栽梅花2万余株,东湖梅园现有梅花品种近320个,其中已进行国际登陆的品种有152个。

目录

梅园简介

东湖梅园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就已建成“冷艳亭”、“暗香桥”、“水清桥”“梅花岗”、“梅花观止”等景点。1998年,磨山管理处投资改建梅园大门,1999修建了国内一流的梅花展览馆“一枝春”馆。2002~2003年间,东湖梅园新植梅树近千株,其中大梅树200余株。2004年,东湖梅园扩建工程纳入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梅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园林小品的修建,依据总体规划及第九届全国梅展的要求,梅园内新增展馆“香云别苑”,园林小品花溪、码头、栈道、亭桥及“梅友”雕塑,新修园路1000多米,并进行了入口广场的改造及园林绿化布置,面积扩大到800余亩,总投入达1500多万,2009至2010年由大连万达集团捐赠600万,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共同兴建东湖古梅园。建有青梅煮酒、梅妻鹤子、李白呤诗、李清照等梅花传奇人物雕塑四组;毛泽东浮雕一组、蜡梅地景、梅花景观4处;金石篆刻12处。全园共栽植从全国各地收集的百年以上梅花和蜡梅近200株,最高树龄达800年。2010至2012年间新建了东门、小北门,完善了停车场、洗手间等旅游基础设施。所有这些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梅园单季观赏的弊端,东湖梅园已不再仅仅是梅花展览专类园,而是集旅游、休闲、科研、科普、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

这里洋溢着浓郁的楚风楚韵,一年四季风情万种!

春来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来万人湖滨戏水,南国海滨风光;秋来枫叶满山红遍,桂花十里飘香;冬来万千候鸟,满湖觅食欢唱。

这就是著名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

东湖梅园珍贵品种

东湖梅园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建有全世界最大的梅花资源圃,培育种植珍贵梅树品种320余个,20000多株,是全世界梅花品种最大、最多、最全的梅花培育基地。

下面介绍几种东湖梅园内珍贵的梅花品种:

龙游梅:东湖梅园中的梅花珍品,枝干罕见的自然弯曲,姿态似群龙翻滚,枝芽淡绿有棱,花色玉白,具有浓香。

梅花观止

梅园主入口内的大型写意地景,太湖石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梅花观止”为著名画家周韶华所书。一座高耸的太湖石碑,周围栽植近十株大型梅花桩景,配以其它植物材料,是园内最大的梅花写意地景。“梅花观止”既是梅花前辈的心愿,也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东湖梅园的奋斗目标。

古梅园

位于梅园入口左侧,是由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提议并捐赠600万元,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共同兴建于梅园的园中园。占地150亩,分古梅花区和古蜡梅区,由 “梅花香径”、“美人谷”、“浣花溪”、“中国梅文化馆”及“梅花传奇人物彩塑”等景点组成。全园共栽植从全国各地收集的百年以上古梅花和蜡梅近200株,最高树龄达800年。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相逢是一种缘,相知相伴更是缘,生命是缘、朋友是缘、擦肩亦是缘,今天我们都因“梅”结“缘”。

冷艳亭

冷艳亭位于梅花岗中部最高处,为重檐攒尖五角亭,始建于1984年。“冷艳”二字恰当地体现了初春寒冷季节,梅花红白相间、暗香四溢的画境诗意。

三友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红梅傲然怒放,青松坚强不屈、翠竹高风亮节,它们具有相近的品性和气质,人们称其为“岁寒三友”。

梅雪争春

东湖梅园位于长江流域,早春梅花开时,常遇瑞雪。每当瑞雪压枝,梅花怒放之时,轻摇梅枝雪花飞舞,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友

一位是梅花界的泰斗,一位是被颂为"梅痴"的梅花专家,有了他们几十年前的结交,才有了东湖梅园的今天辉煌的成绩。

芳溪

位于中国梅文化馆周边,结合现代园林造景手法,配以各种水生植物,流水潺潺;从上俯视宛如一条苍龙盘绕在中国梅文化馆旁,显示出中国梅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枝春馆

“一枝春”馆白墙、青瓦、朱柱,飞檐重阁,曲廊起伏,小桥流水,占地4400平方米,建成于1999年,是一组具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古典式建筑,通过亭、廊、室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一枝春馆”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传播梅文件和梅花科普知识的重要基地,有盆景馆、梅文化馆、品种馆、科普馆等。

中国梅文化馆

为明清江南园林式亭院,其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内搜藏了大量的名人字画、书诗典籍,是中国梅文化精神之所在,其配套工程有芳溪、放鹤亭、惜红桥、“梅友”铜雕像等景点。

门票票价

门票票价:成人票40元

学生票20元

老年票20元

持东湖年票可免票进入东湖梅园。在梅花节期间将开展系列赏梅优惠活动,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凭本人劳模证、身份证免票入园;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入园;60岁以上不满65岁的老年人凭老年证可享受半价入园的优惠;现役军人凭军官证、士兵证免费入园。

售票地点

梅花节期间可在:

线下购买:梅花大门售票处

线上购买:磨山官方淘宝店“东湖磨山票务中心“ 以及 美团、大众点评、同程网、携程网、途牛网、去哪儿网站有售。

乘车方式

游客可在市内可乘坐401、402、413、515、643等专线车到梅园站下即可。为了方便游客赏梅花,梅园设有三个出入口,游客朋友可以分别从梅园北门、小北门、西门进入。

梅花科普

梅花简介

梅花,是蔷薇科杏属植物,不仅具有实用的药用、食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古被中国人民所认识、熟知、乃至发掘、种植,更以其在寒冷的冬天傲雪绽放、苍劲老干发新花的的独特习性,被人格化,被人们以诗、文、书、画、雕刻、剪纸、摄影等艺术形式广为称颂,并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因而包涵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价值。

药用价值

1、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近代医学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

2、梅子入药《神农本草经》首先指出梅的药用价值:“梅实味酸平,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乌梅之分。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即记载了这种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乌梅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白梅则“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者,取梅肉揩擦牙龈,涎出即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见梅的药用范围很广。

3、乌梅肉具敛肺涩肠,杀虫生津功能,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食用价值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古人根据芳香油与水的沸点不同,利用分馏技术,将芳香油提取出来,用作食品的添加剂。

历代描写梅花的诗词

赠范晔

南朝·宋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梅花落

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文化底蕴

东湖还是武汉对外文化交流的胜地。1979年,这里开辟了友谊林。20多年来,先后有日本大分、美国匹兹堡、德国杜伊斯堡、英国曼彻斯特、罗马尼亚加拉茨等武汉姐妹城市的友好使者来到这里,与武汉人民一道,种下了象征团结、友谊、进步的雪松、笔柏、桂花、红枫等树百余株。

这里还是中国楚文化游览中心。东湖风景区经过50多年的发掘和建设,形成了系统的楚文化旅游景点。

楚城依山傍水耸立在东湖磨山北麓,体现了楚人喜爱居高临水筑城的特点。它是进入东湖楚文化旅游区的第一个景点。

楚市是楚人文化交流、商品交换的场所。青石路面,红漆门柱,黄墙黑瓦,一派楚地风貌。200米长的街市上,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加上吊脚楼式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

凤是楚国先民的图腾和吉祥物,他们把鹰、鹤、燕、孔雀等许多鸟的美好特征集合起来,创造了他们理想中的神鸟。凤标的净高7.2米,用15.8吨黄铜铸造,两凤站在百兽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华美。

由凤标抬头望去,是磨山第二主峰上巍峨的楚天台。楚天台是楚文化游览区的标志性建筑,按古楚国章华台“层台累榭,三休乃至”的形制而建,层阶巨殿,高台耸立,依山傍水,可与江南三大名楼媲美。从凤标登上楚天台要上345级台阶。楚天台内有荆楚文物、工艺品、楚国名人蜡像展,还有编钟乐舞演出。在这里,你一边歇歇脚,一边可以尽情欣赏、体味楚文化浪漫、瑰丽、诡异的风韵。

还有祝融塑像,祝融是楚人的远祖,是传说中的火神。他的职责是观象授时,指导人们生产、收获。这尊雕像体现了楚人崇火、拜日的民俗。

“惟楚有才”组雕,以古楚国八百年风云人物和重要事件为主题,以多种雕塑手法展现了楚国名君、名相、名人的事迹和古楚国的矿冶、纺织、艺术、农耕、战争和日常生活情景,体现了楚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这组雕塑技艺精湛,气势磅礴,是东湖楚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

东湖磨山脚下的离骚碑,用红色岩石砌成,高14.8米,宽8米,比号称“天下第一碑”的泰山“御京碑”还要高出1.3米,宽出3米。碑文选用毛泽东青年时代手书的《离骚》全文手迹,字体道劲隽逸,诗书双绝。

历史气息

东湖三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东湖磨山东山头上,史书记载刘备在此祭天。这便是有名的刘备郊天坛。刘备郊天坛被誉为“观日上佳,赏月绝妙,瞰景最全,祈福甚灵”之地。这周边还有卓刀泉、曹操庙、鲁肃马冢等三国遗址。

南宋诗人袁说友游武昌东湖时有诗云:“一围眼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来到清河桥头的烟浪亭,可以寻访古人游踪,体味宁静誉雅致,感悟生命的意境。

饱览了东湖秀丽的山水、珍奇的花木、浓郁的楚风和三国文化,你现在该对东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东湖风景区由六个特色景区组成,它们是:听涛景区,磨山景区,珞洪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和白马景区,景区总面积73平方公里。听涛景区是水上娱乐游览区,磨山景区是楚文化游览区,落雁景区是生态休闲游览区。

1982年,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东湖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2001年,东湖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称号。2002年初,东湖又通过了ISO14001环境论证体系。2013年,东湖风景名胜区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东湖风景名胜区正在成为代表华中最大都会、历史名城武汉形象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下一篇 奉车都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