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来凤县仙佛寺景区

仙佛寺在来凤县城东7千米的酉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我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仙佛寺建凿于(东晋)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开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冈石窟(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和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是我国开凿年代最古远的石窟寺之一。仙佛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

目录

仙佛寺仙佛寺
仙佛寺石窟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雕工古朴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

全寺陷栖崖壁之中,重檐三叠。干栏式庙宇直伸河沿,凭栏远眺,远山如黛,丘陵起伏。石窟中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高的5米余,矮的10多厘米,且神态各异,雕工精湛。大佛坐于莲台之上,高约5米半;中间的大佛旁有小佛4尊,两侧的大佛,伴有小佛2尊,小佛高约2米。南有石窟群,刻有1米高的小佛19尊,整座石窟全长35米。古寺上依绝壁,下临深潭,寺外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夏日也非常凉爽。每当皓月当空,影映清潭,凭栏观赏,更觉景色宜人。 仙佛寺两岸曾经有数百小型佛雕,后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打掉。

寺外石级延至秀美的酉水河边,河中深潭谓之“佛潭”,皓月当空,青山明月,影映潭中,称为“佛潭映月”。千百年来,仙佛寺香火兴旺,远近善男信女来此拜佛求神,常年不断,文人墨客也多慕名而来。

仙佛寺绝壁

仙佛寺仙佛寺
佛潭西岸的这道绝壁,长约200米,在其中都凹进去约40米长的位置,由北向南,雕凿大龛三个,中龛一个,小龛18个,共有31尊佛、菩萨、供养人造像。

第一大龛(kān 供奉神位的小阁子)呈倒U字形,高约6米,龛顶至地面13.6米,龛中为一佛二弟子。佛坐像通高5米,须弥座高3.4米。二弟子立像通高4.1米。

第二大龛龛顶距地面13.85米,龛高6.3米,龛中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坐像高5.3米,须弥座高3.7米,肋侍造像分别高为2.8米和3.2米。

第三大龛龛顶至地面14.6米,龛高6.2米,龛中造像为一佛二弟子。坐佛高5米,须弥座高3.4米,其身后浅浮雕头光和背光,边缘处涂红色火焰纹。二弟子通高3.8米,立于仰覆莲办纹饰的圆型宝座上。

中龛龛顶至地面11.3米,龛中侍立二菩萨,着宝冠,披缨络,手提净瓶,通高2.7米。

仙佛寺仙佛寺
中龛以南,顺次排列18个小龛,每龛一像,因岩石风化,面目衣纹模糊,每尊造像的名号待考,但其原始风韵犹存 。

仙佛寺石窟不仅是长江中游、两湖地区唯一的唐代摩崖造像,同时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在全长约200米的峭崖中间,凹进的石壁上有北龛、中龛、南龛和南侧中型龛等四个较大佛龛,大小31尊造像。其中,北端并排开凿着三大石窟。石窟呈拱门形,无后室和中心柱,窟内主尊为大型雕像,大佛的两侧凿有弟子或弟子和菩萨,三龛共十一尊。中间有中型龛一个,龛顶至地面高11.3米,凿菩萨立像两尊。右尊残损较甚,左尊通高2.7米。形态匀称,头戴宝冠,肩搭飘带两条垂于腿际,中间作结。胸饰三条垂式璎珞,腰束长裙,小腹夸张,两腿修长。右手持净瓶,左手上举,动态稳重,神情平静。南端为小佛像龛十八个,一龛一佛,大多是观音、地藏等题材。高15至2米不等,是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几乎无一尊保存完好。大龛龛顶距地面最高处14.6米,龛高6.2米。坐佛通高5米,坐高34米,头凿高起肉髻,两耳垂肩,身穿唐朝流行的双领下垂袈裟,右手抚膝。

《来凤县志》(同治版)记载:“咸康佛,在佛潭岩上,峭壁千寻,上刻古佛二尊,须眉如画……,左镌有记,仅余”咸康元年五月“六字,文多不可辨”。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两个“咸康”年号,一为东晋“咸康”,一为五代“咸康”。如果是前者,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则为江南摩崖造像之最:即使是后者,亦是千年以上文物。在佛教楹联集萃(引用)中就有湖北来凤的仙佛寺:水底有天悬日月,空中无地现楼台。出自:湖北来凤仙佛寺。

仙佛寺石碑回文诗

仙佛寺仙佛寺
佛潭历来以景色清幽为人称道,尤其是月上中天、佛潭映月之时,上下天光,银波荡漾,古柏笼烟,钟声袅袅,是来凤历史上十景之一。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现山门前的岩壁上还留下这样一首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宜人留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

这首诗措辞平实而意境悠远,更有趣的是,它是一首回文诗,倒念顺念都成句,将其拼折组合,可以演绎万首新诗。此诗倒过来读便成为:

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霞;天晚留人宜景好,艳争桂白菊开花。

原诗去掉头二字便成五言绝句:菊白桂争妍,宜人留晚天;潭中波漾影,树色月笼烟。

这首回文诗,倒念顺念都成句,将其拆并组合,可以形成几百首合律的新诗,相传昙真人曾留言:“吟诗一百首,铁船顺水走”,曾经有一位才子一口气念出99首,河面巨浪翻滚,铁船隐现水面,才子大惊失色,情急之下忘了最后一首,以至成为千古遗憾。

1986年来凤县文化局就仙佛寺回文诗演绎在恩施报上发文征稿,共收集演绎诗稿14000多首,经精选200首编辑成《仙佛回文诗演绎诗集》。如今仙佛寺未修复,每年香客都在十万人以上,尤其是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更是万人云集,热闹非凡。

历史沿革

仙佛寺仙佛寺
公元335年建凿仙佛寺

1938年来凤县长陈垣儒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大小寺庙176所,僧尼250余人

1945年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来凤分会,成为鄂、湘、渝、黔边区佛教中心

1956年 仙佛寺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经专家考证,始建于初、盛唐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长江中游、两湖地区现存唯一的大型摩崖造像

2006年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 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九江铁佛寺主持妙乐大师,带领弟子居士800余人到来凤,在仙佛寺举行了一系列佛事活动,推动了来凤仙佛寺建设的步伐

2012年,来凤县成立“艺术土家”推进指挥部,县民宗局、旅游局、仙佛寺管委会等10家单位统筹规划,快速推进,力争将仙佛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3年 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80万元,仙佛寺石窟保护设施建设获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

2013年 多方筹集资金,启动了仙佛寺景区建设

2014年 湖北恩施市来凤县东晋古刹仙佛寺迎来了重建开光法会暨观音阁奠基庆典隆重举行

交通信息

恩施距离来凤县136公里,可从清江宾馆和舞阳车站乘坐班车前往,票价50元。

仙佛寺位于恩施来凤、宣恩交界处的酉水河东岸。

来凤县距恩施市区136公里,可从恩施购物广场旁的汽车客运站前往。

旅游指南

仙佛寺游玩,安全很重要,因为此处多水,尤其是坐船时,一定不要玩水,成年人要照看好小孩。除此之外,周围多丛林,在烧香时也要注意防火。仙佛寺离来凤县城很近,食宿可以安排在来凤县城。从县城到仙佛寺很方便,“打的”就可以了。

住宿

来凤凤鸣山庄酒店土家特色与现代酒店结合的星级酒店,酒店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来凤县翔凤山内。

美食

油茶汤将茶叶、粉丝、黄豆等物,用油炸过,加煮熟的腊肉粒、豆腐颗和玉米泡,再加葱花、姜米等佐料,掺上烧沸的油汤,吃起来清香爽口:泅茶汤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疗饥醒酒,许多人四季不离,每日必饮,它是土家人待客的传统民族饮料。

零号土猪

零药残、零污染、零激素、零注水、零病害、零重金属

2009年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获得第七屇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等荣誉称号。

后期改造

湖北仙佛寺窟檐建筑设计项目——设计理念

湖北仙佛寺窟檐建筑的设计是符合举行法事活动及集会的仪式场所,在整个建筑设计中,远景将窟檐建筑表现出稳重开阔的气势,以佛教传统的文化为重要指导思想,再根据原始地貌,与周边的山水协调,相互辉映,体现出庄严灵动的佛光圣地的恢弘、大气。

打造仙佛寺心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中国古建筑是我国悠久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合理的结构形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巧妙多思的设计手法,都是古建筑的精髓。在做工上更是巧妙绝伦,木作、瓦作、石作、油漆作、彩画作、搭材作等各类做工都非常精细。远景设计院于2012年6月开始着手湖北仙佛寺窟檐建筑设计工程,经过先后多次踏勘现场、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    下一篇 慕容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