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西安市育才中学

西安市育才中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学校前身为延安“保小”,1937年由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创建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1949年,学校迁至西安。1971年更名为西安市第37中。1983年,经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批示,省市有关部门研究批准定名为西安市育才中学。

目录

1937年2月1日

学校地处南郊小寨文化区,占地86亩,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62人。校园布局整齐、宽敞清雅,各项教育教学设施均按国家城市中学一类标准配备。

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敬业爱生、治学严谨、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教职工139人,其中专职教师101人。教师中硕士研究生32人,高级教师35人,中高级职称占教职工总数86%,还拥有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模范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近年来,教师发表的学术专著、教育教学论文240余篇部,其中有42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33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坚持“有教无类,个性发展”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在扎实推进新课程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菜单式特长发展项目”,满足了学生成长的多样性需要。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屡创新高。

学校的艺术教育由来已久特色鲜明。1991年首次创办了乐团班,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吸纳与调整、改革与创新之后,相继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及播音主持等专业,现已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学校特长生先后出访德国、奥地利、捷克、美国、日本等国参加比赛,获得9项国际金奖。参加了数百场专场音乐会、芭蕾舞专场和美术作品展,为学校捧回了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奖牌。已有千余名学生在这里接受艺术的熏陶步入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等学府。学校已成为全国高校艺术团队的重要生源基地。

2008年4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成为“陕西省中学生击剑训练基地”。学校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三届中学生击剑锦标赛和陕西省第二届、第三届中学生击剑锦标赛。自成立击剑训练基地以来,学校击剑队已获金牌38枚,银牌38枚,铜牌47枚。

校园文化

校徽:学校校徽由“育才”的汉语拼音声母“Y”、“C”组成,整体图案寓意着花园中的幼苗正在太阳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暗含“育才”之意。蓝色的“C”代表了良好的校园环境,绿色的“Y”主干代表了育才的众多莘莘学子,象征着青少年成长的蓬勃活力,红色的“Y”左上点变形成的太阳代表着红色血脉,薪火相传。下方的“1937”代表了学校成立的悠久历史。校徽图案构思新颖,寓意深刻,虚实结合,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简洁明快,富有美感。由此派生出来的“勤奋、守纪、求实、创新”八字校训箴言,不仅是对校徽寓意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学校精神的精炼提纯。

校徽校徽

办学理念:全面加特色,合格加特长。

校训: 勤奋、守纪、求实、创新。

校风: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材为志。

教风: 爱岗敬业、勤勉奋进、善学乐教。

学风: 博学笃志、切问勤思、求真惜时。

校歌:《一代英才在这里崛起》。

办学目标:高质量,有特色,争一流,创名校。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纺织导报    下一篇 九龙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