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冀背桩
目录
中文名称:小冀背桩
产生时间:明末清初
发源地:新乡县小冀镇
代表艺术家:贾文汉
特点:惊、险、玄、妙
流行地区:北方
明末清初,小冀镇是新乡非常繁华的县属要地,其盛况在当时的中原地区都首屈一指。那时候的人们很敬重“火神爷”,每到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镇上的人们都会在大街小巷上载歌载舞。也正是那个时候,镇上的曹老三、王举人、王怀庆等有识之士将扮演古代人物的桩背在肩上,并起名为背桩(有碑文记载)。
到了咸丰年间,这种“背着大人”的庆典活动改为“背小孩儿”,每到庆典时候人们都会在整个小镇里精心挑选出一些4--6岁的儿童打扮成戏剧人物,在小冀寨墙内行走穿花。逐渐的这一民间艺术便被传播到了整个北方、乃至神州大地。
在小冀,自古以来全镇只设一个“背桩会”,其中"总会首"是在民主形式下由群众自发推举的德高望重者担任。同样只设一个职位。小冀背装会另外的一个习俗,就是被挑选到的小孩要连续三年“上桩”,这些孩子不仅要求年龄在4—6岁、长相俊美,而且他们在表演时候的衣冠道具、招待吃喝全部由自己开支。但在数百年的迷信岁月中,镇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歌谣:“小妞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挑着相。”因此,虽然在上桩过程中的几年花费不少,但“采”小孩时黄裱贴子下到哪家,哪家都是百分之百服从,并且会感到荣幸和自豪。
背桩原用一根长约五米的独木杆,由二人或四人肩抬,以下桩成年男子扮“八仙”,选4-8岁孩子扮“仙童”;八仙在下,仙童在上,利用一套特制的铁架道具(由一付Ν型和Х型的铁架相连接),将两个人上下连为一体,使受力点落在成年男子肩上,将“N”字的右竖延长,制作一只高高擎起的假手,把仙童固定在“手”上,假借服装的掩饰,看上去,分明就是八位仙人各自只手托一仙童翩翩起舞。这种真真假假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上桩人物有戏剧角色或各种滑稽人物,下桩以各种步伐和技巧,在锣鼓声中有节奏地穿花跑场,表演肩、背、头部的变化动作,进行滑稽表演。背桩有上下各一人的双人桩,也有两孩童一成人的三人桩,由原来的几路单人桩,发展壮大成多路双人桩、三人桩,最高达6米。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