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村战鼓舞
吕村战鼓舞在河南安阳县吕村镇,起源于殷商时期,属河南省非物资文化遗产。
目录
吕村战鼓舞是河南安阳县吕村镇独有的舞蹈文化和民间艺术,因其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它起源于殷商时期,以战争为素材,用鼓为表扬道具,以多变的舞蹈队形为表演形式,突出表现出古代武士卫国杀敌,驰骋疆场的壮观景象,是舞蹈领域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瑰宝。
吕村战鼓舞代代相传,久演不衰,一直深受群众喜爱。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吕村战鼓舞曾参加河南省第四、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均获得一等奖。九十年代初,由于男性青壮年外出打工或经商,村里培训了一批在家妇女参加到战鼓舞队列中。为了烘托气氛,又增设了1.5米宽的大鼓9面,创新了大鼓打击和表演方法。小鼓表演中较多的前后对打,变成前后左右对打和四人对打,增加了对角换位的队形变化,使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吕村战鼓舞文化内涵丰富,音乐节奏紧凑,动作刚健粗犷,表现阵容强大,队形变化多样,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催人奋进。表演时四个鼓手一组,也可有多个组合成庞大表演阵容。有小鼓领舞,配合大铙、大锣、大镲、小镲、扣镲、尖子号等铜器,时而金鼓齐鸣,时而轮番对奏,烘托出热烈紧张的气氛。队形时而是“狮子滚绣球”,时而变成“霸王鞭”,时而又是“凤凰展翅”。舞姿步伐,有形似马队的马步、对打、侧打;有形似步兵的左右弓步对打。歇步侧打形似战刀的鼓槌击法,有单槌对击,有双槌对击,有单槌双槌交替击打等。吕村战鼓舞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刻画了古代武士卫国杀敌驰骋疆场的壮观场景。队员服装是打衣形式,男黄女红。背上靠旗三面,则似古代武士背后防箭护具。
战鼓舞的音乐分为四段,主要由六大部分16个鼓点组成。
第一部分的音乐是召集马步将官,称为“聚将鼓”点。第二部分的音乐旨在清点人数,称为“三点卯”点。第三部分的音乐是为了整齐队伍,称为“排兵布阵”点。步兵布阵有长蛇阵、方格阵、太极阵;骑兵布阵有八卦阵、相对并列长蛇阵、霸王双鞭阵。第四部分的音乐表现二虎相斗的场面,称为“两军厮杀”点。步兵厮杀代表步兵面对面,左右互相打击进行厮杀;狮子滚绣球代表步兵在方格阵中追逐打击的场景;大鼓表演采用跳步、跑步、蹦步等步伐,形似敌对双方围绕土堆、柴垛等障碍物相互追逐打击。马队撕杀的凤凰单展翅、双展翅代表敌我双方厮杀动作;霸王鞭转占领两厢点,形似骑兵与正面、侧面之敌厮杀。
第五部分叫“穷追猛打”点,表现敌人作垂死挣扎无还击之力,而我方将士前后左右追杀敌人的场面。第六部分“普天同庆”点的鼓点稍快,形似战役结束,相互介绍杀敌过程,最后鼓手以弓步亮势结束,把以征战形式的战鼓舞艺术表演得淋漓尽致。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篇 王悦群